「那飄逝的是永恒的。」
--尼采
==================================
記得三年前寫過一篇文章叫《足印》(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ivan229/3/1239432525/20040624203433),開首是這樣的:
「沙灘上總會留下串串足印。如果這一串串的足印,由始至終都緊靠一起,是一種不言而喻的幸福吧。可惜你不難發覺,一雙一雙的足印,往往在某個位置,分道揚鑣。
人生,也不過如此。」
==================================
第一章 永訣
3月13日下午,上完第一節課後,接到醫院的電話,我馬上飛奔離開學校。在校門外的路上,我步履不穩,每一步都想走快一點,但每一步都很沉重。一種極大的酸痛感湧上心頭,不能自已地,淚滑下來。取了電單車,我差不多忘記了自己是如何到達醫院的。在大堂,按電梯鍵,等待,一堆人也在等,我無法站得好,來回走動,看看那五部電梯哪一部快點到達。當然,電梯一如既往地慢條斯理,但這一刻的慢,無法讓我忍受,我認真地考慮過跑樓梯,但九樓,跑會比等快嗎?於是,只好來回踱着,淚又竄出來了。
想在那短短的數十秒為過去數十年的不足做補償,我是否太貪心了?
奔到病房門口,看見一部幫助心臟復甦的機器。我不知那機器叫甚麼名字,但相信每個人都會在電視電影見過,就是那種像兩個小型熨斗的東西。電視電影是遙遠的,現在這鬼東西就在我面前,很讓我討厭!
然而,那又是我必須接受的現實。
醫生告訴我,一會兒,爸爸就會離開。
「一會兒」……這三個字,也太重了吧!
3時30分,爸走了。我握着爸爸的手,仍然溫暖,手,仍然很大,手指,比我粗得多。粗大的手與他艱辛的人生經歷有關吧,而這刻,這隻粗大的手,給我「安穩」的感覺,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很奇怪,但我就是覺得,爸爸的手跟我的手那粗幼、大小的落差,清楚地告訴我:我牽着的,是爸爸的手,它屬於我最親近的長輩,而不是別人。牽着爸爸的手的這刻,我握住了永恒。
他很安詳,睡着一般。終於,他不必掙扎了、也不必呼喊呻吟了(那可能是無意識的)。十六天的煎熬,完了吧,您應該很安好。
在旁的媽媽,哭成淚人,也說了些我預估到她會說、但我不願聽的話:
「你不如帶我埋我走……」
我攙扶着媽媽。我知道,爸爸把照顧媽媽的責任,完全地交托給我們了。爸爸,信任我們吧,我們會做得好好的。我也知道,那一刻起,我不可以表現得太傷心,不可以讓媽媽多擔心一個人。
接着的事,我們會辦得妥當,爸爸媽媽,您們都不必操心。這件事,不容許我們軟弱下來。爸爸,我們會讓您走得安心;媽媽,我們會讓您活得快樂。
身後事馬上跟進,有上一次姑姑的經驗,大致的程序我知道。當然,那種經驗沒有人願意擁有。
殯儀館的氣氛不可能讓人舒服,但我們都知道這幾天要面對它。我也知道,這幾天最難受的不是我們,而是我媽。我好想這幾天快點過去,不想難過,更不想媽媽難過。
當晚回家為爸爸挑選照片,選了一張媽媽很滿意的。相中的爸爸,面容飽滿些,眼神也較精神。我也喜歡。
有件事我不解:為何沒有宗教信仰的中國人在澳門辦喪事,只要沒有強烈的特別要求,就自動地以道教儀式進行?我尊重道教,但「殯儀館裏的道教」總給我異樣的感覺。人死,平安祥和是需要的,但「殯儀館裏的道教」擅於製造神秘氣氛。那吹奏的、那敲擊的、那誦經的、那昏暗的燈光、那香火迷離的場景、牆身那永遠濕漉的瓷磚、磚與磚之間那永遠黑色的污垢、那祭台前的兩個紙人等等所營造出來的氣氛,很容易讓人感到恐怖。我總覺得這恐怖感不是由死亡而來,也不是辦喪事者所必須承受。我猜想,爸爸也不喜歡那種氣氛,而媽媽,也會被這種氣氛感染得更難過吧。於是我又想起,道教源於中國,爸爸很愛中國、尤其支持共產黨,但中國發源的道教為何會讓中國人如此不舒服?反觀西方,基督宗教的那一份祥和,於「殯儀館裏的道教」好像永遠找不到。
而我們需要那一份祥和。
「我們是襯托,為治喪者造點氣勢。(大意)」道士說了句這樣的話。它一定程定了緩解了我的不滿。原來,那終究都只是個儀式。
「清明可以去拜他嗎?」媽媽問道士。
「可以!」他指指我,「拜自己老豆,你鍾意幾時去咪幾時去,點解唔得。」
「啱聽!」我說。不是嗎?關心一個人、疼一個人,根本是你跟對方的私事,不容許別人置喙。可惜的是,一直以來,中國的習俗枷鎖太重,背得中國人很累很累。我要放下!辦事其間,有些有心人告訴我們很多忌諱,供我們「參考」。如不能回家洗頭呀、一百天之內不可剪髮呀、完事後回家進門前要用柚子葉掃遍全身呀甚麼甚麼的,包羅萬有、堪稱「無微不至」。但我幾乎都沒有、也將不會遵守,除非讓我信服那一切對爸媽有意義。
送爸上山的車程中,車很堵,車程被大大拉長。這是因為爸爸不捨得我們嗎?噢!迷信的根還是在我這個中國人的心中扎了根。
我們在氹仔為爸爸選了個居所,景觀很開揚的。媽媽很滿意。滿意就好。
(精力不夠,時間不夠,原諒我未能一次寫完這篇文章。但很想為爸爸做點事,和及早讓關心我的人知道情況,所以還是選擇一章一章地寫。我會一直續寫,每章副題會以章節數標示,希望每位關心我的人都能讀到最後,謝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