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30 20:09:40| 人氣1,8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內教育--學校與媒體探討1(資管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管系 黃韋皓、林聖評


學校與媒體探討

學校
台灣教育的現況,成形於中華民國政府於1968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直至今日,六年學制的國民小學和三年學制的國民中等學校教育對於中華民國的所有及齡國民是屬於義務的。而大約95%以上的國中畢業生會選擇進入三年學制的高級中等學校或高級職業學校繼續升學。而高中,大學,研究所等等的各級學校遴選,現今大都依舊有名稱不同的考試遴選方式。

臺灣有172所大學院校提供高等教育。每年有14萬名考生參加1月底或2月初的大學學測,有11萬名考生參加7月1日~7月3日的大學指考;大約有73%的考生能夠錄取大學。另有18萬名考生參加5月中的四技二專統測。臺灣有153所大學院校設有研究所,但是每年也有許多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包括平均每年赴美國留學的1.3萬人。

1. 現有制度的問題
 提到教育理念,很少人會質疑或爭論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很可惜的是,我們現存的教育制度卻沒有針對新世界公民的培育作規劃,才會誤導出「教育即升學」的錯誤心態。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以在聯考中獲得高分,和進入名校就讀為學習的最終目的。他們所學的只是智育中的一小部份,而且,他們在學校所培養的能力,只是考試中紙筆測驗問題的能力,並不是在社會中有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目前的教育是有問題的。儘管我們的教育是以智力取向為主,但是,它的本質卻在這些制度面的限制下被扭曲了。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以智力取向為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否恰當,也值得商榷。以澳洲為例,他們目前正在推動能力取向的教育。他們主張應該培養學生下列八種能力:

一.蒐集、分析與組織資訊的能力;

二.表達想法和分享資訊的能力;

三.規劃和組織工作的能力;

四.團隊合作的能力;

五.利用數學觀念和技巧的能力;

六.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運用科技的能力;

八.體認文化的能力;

 他們並不是開設這些課程來教學生,而是將這些能力融入課程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再檢視學生是否真的學習到這些能力。這樣的課程設計,不把教育的最終目的侷限在課本知識學習的智育發展,不把人窄化為唸書的機器,也許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



2.未來的教育方向

 過去一年中,我們討論了許多的教育問題,這些成果都呈現在兩期的諮議報告書中。在此,我們可以將這些討論主要的方向歸納為五個要點,讓大家一起探討:



(1)放鬆管制,走向多元

 首先,讓大家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的社會長期威權統治之下,政府對很多事情的管制太多,使教育體系變得非常僵化和一元化。這些管制有部分是受限於過去的整體客觀環境。在四、五十年前,社會上真正懂得教育工作,或真正有能力從事教育改革的人並不多;即使在大學裡,受過高等教育、有良好的科學訓練和擁有博士學位的教育學教授,數目也相當少。然而,在最近幾十年來,整個社會有很大的轉變,受良好教育、可獨立思考的人愈來愈多。各地都有許許多多受過完整教育學訓練、長期堅守教育工作崗位、非常敬業的老師們,默默地在為教育界付出貢獻,這些社會力量相較於教育廳或教育部,是相當龐大的,可以為我們未來的教育改革奠定相當好的基礎。

 因此,以前需要管制的地方,例如私人興學、課程教材、文憑、師資的培育等方面的管制,在多元化的社會裡應該可以鬆綁。將權力下放到地方、各個學校,借重有豐富教育經驗和熱忱的校長及老師們一起推動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實全面性的教育改革工作。



(2)修改課程,實行小班制,把所有學生帶上來

 其次,在義務教育方面,我們都知道,國家既然要求所有六歲以上的小孩都必須接受國小、國中九年的義務教育,就有責任教育好所有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這些學童由於來自不同的背景和家庭環境,每個人的能力發展各有所長,學習的快慢也不相同,但現在的教育制度卻用統一的課程進度、統一的教材,強迫所有能力和性向各有差異的學生,以同樣的速度學習這些教材,才會產生這程僵化的一元化教育。

 這種教育忽略了學得慢的學生也有學習的權利,沒有配合適當的課程設計,讓他們可以慢慢地跟上學習,從國小開始就任由他們學習落後而不加補救,以致於有相當多的學生到了國中以後,根本無法繼續學習。這種只著眼於智育發展的一元化教育,將學生分成好學生和壞學生,是有待商榷的。有些老師為了教學上的方便,主張能力分班,但是這種作法,雖然可能會節省一些在課堂上和學生互動的時間和精力,卻無助於整體教育品質的提升,還會讓後段班的學生由於受到老師、社會、家庭的遺棄而自暴自棄,甚至誤入歧途而形成社會的負擔。

 這種僵化的一元化教育,不只會製造更多的社會衝突,同時,也會造成我們社會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所以,教改會主張,義務教育有責任將所有的學生帶上來,讓人人都能盡其才。要做到這點,我們的課程就要大幅度統整,要修改課程及實行小班制,讓所有的學生不必以相同的進度來學習。

 在減輕課程壓力的設計方面,可以將課程約略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和工具類課程。首先,在知識類課程,包括自然、歷史、地理等科目的學習內容,應該以引起興趣為主,由近及遠,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學習,然後拓展他們的領域。很多資料,如人口密度、各朝代皇帝的姓名等,都是隨時可以從書本或圖書館查到,並不需要強迫學生花腦筋死記。也就是說,很多知識只需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教他們學習和吸收新知的方法,讓他們終身都可以用這些方法充實自己。其次,在知識類課程的時數上,最好能從三十七小時減少到三十小時,留下一些空白的時間,讓老師和學生有更多彈性的學習安排,也讓跟不上進度的同學能慢慢趕上來。

 至於工具類課程,包括語文、數學等科目的設計,原則上應該是讓學生按步就班一步步地學,並且採能力分組的教學方式,配合小班制,把每個學生都帶上來。如果學生數目能夠減為三十人或三十人以下,老師才能夠不受限於批改作業的沈重負擔,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個別需要,儘可能把班上的每個學生都教好。當然,小班制要和課程的改革同時進行,才能達到一定效果。

 從另一層面來看,這種小班制的設計更能落實對弱勢團體,如殘障學生、原住民學生的照顧,也因此更合乎社會正義的理念。因為,這些學生在一般的學習過程中,通常會因為體能或來自於不同社會文化背景,必須有更長的時間適應學習環境,以致常有進度落後的現象出現。因此。未來的教育如果要讓學生都快樂地接受教育,就必須有這種全面性的考量。



(3)打通升學管道

 第三,要實施課程的改革和小班制,讓義務教育可以把每個學生都帶上來,也必須打通升學管道。否則,我們的學生還是會在升學主義下,承受極大的折磨。台灣目前雖然有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國中生能夠上高中、高職與五專,但是高中、高職教育的發展卻有失衡現象,兩者比例為三比七。理論上,占半數以上的高職學生所學習的實用技術,應該相當有助於提升整體的科技水平;但可惜的是,如此大量的高職畢業生的升學管道,在現有制度下卻被堵住了,而且他們就業時也不容易找到十分理想的工作。這對未來急需提升科技發展水平的社會而言,是個不利因素。

 所以說,一旦科技提升、對人才品質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時,就必須高中、高職的分類延後,讓高職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學習機會。或者,創辦綜合高中,讓各校發展出不同的特色和重點,供學生自由選讀,才能根本提升科技發展所需要的高級人力素質。

 另外,高中升大學的管道也必須暢通,教改會在這點上與教育部有不同觀點。教育部根據經建會的資料,認為現有的大專數量已足夠,但教改會卻不認為如此。我們常聽人說,大學聯考的錄取率有四五%或五0%,或者,也聽說唸大專的人占社會上十八歲青年的四三%。這裡所謂的大專,指的卻是包括二年制的專科學校和四年制的大學。目前十八歲的高中、高職畢業生能夠進入四年制大學日、夜間部的,只有一九%,如果再包括二年制專科,也只達四三%。

 這種比例相較於美國可進大專者佔十八歲青年的七0%,進四年制大學可達五0%的數字來看,顯然還是偏低。歐洲國家進四年制大學的機會是十八歲人口的三0%,日本與韓國也都超過三0%。在美國,任何一位中學生如果願意升學,均可進入大學,台灣學生則是想唸卻不一定有機會。所以,應增加四年制大學的數量,或各校的容量,增設公立大學、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以紓解升學的壓力。總之,大學的數量必須增加。除了量的增加外,教改會也希望大學在自主後,各個不同的學校能夠利用不同的理念,來辦理各式各樣不同的大學,讓有不同特色或能力的學生,能夠有最適才適性的選擇,落實人盡其才的理念。



(4)提升教育品質,落實專業自主

 第四是教育品質的提升,必須從提高師資素質,以及改革學校制度本身著手。教師素質的提升,是教育改革成功和教育品質提升的最主要關鍵。我們希望,社會上最優秀的人在獲得適當境育後,都能夠從事教師工作。在未來的新世紀中,教師不再只重知識的傳授,而是和學生共同學習,發展出亦師亦友的關係,幫助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另外,師資的來源也要多元化。過去由於升學主義,學生只想知道一個標準答案,往往無法充分發揮他們求知的興趣和創造力。這樣的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人力,恐怕很難應付未來更複雜和多元的時代需要。因此,要培養出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新世紀的老師應啟發學生探索的能力,幫助他們學會尋找資料、分析資料、討論問題。老師的角色要作轉變,和學生的關係應該從以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絕對權威,轉變成亦師亦友的輔導關係。

 師資除了來源要多元化,老師的專長也應多元化。未來的教育體制應該讓每個學校有更多自由來設計教學課程,讓具備不同特色和專長的老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各校除了一些基本課程外,不必硬性規定必修課程,可以自己發展最需要或最適用的課程。有一次,我邀美國化學系學生討論時,發現臺灣學生所知皆相同,三個臭皮匠仍是臭皮匠;而美國學生所知卻是各有所長,能夠「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是台灣過度硬性的課程規定所產生的後遺症,它不但限制了學生,也限制了老師自我充實的機會。因此,在學校裡或學校外,讓老師有更多的進修機會也很重要。如前面所提到的,未來如果能把上課時數減為三十小時,老師除了在教學進度上可以有更彈性的安排之外,也會有更多時間進修。在進修的項目裡,應注意兼重校內教學與輔導經驗的分享,讓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促進彼此的進步。此外,也應鼓勵老師主動參加各種校外研討會、活動,以學習不同領域的事務,增廣見識。這樣,才可以不斷提升本身的專業自主性。

(5)建立終身學習體系

 第五點是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這並不只限於成人教育。我們的社會太重視學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學校教育只佔了人生的小一部份(約五分之一)而已。過度重視文憑,而忽略了整個社會就是學校的觀念,使得很多人離開學校後便認為沒有學習的必要而慢慢退步,慢慢地跟不上時代。事實上,教育不應該只侷限在學校,社會菁英和一般大眾,尤其是學生家長也都負有教育責任,甚至可以說,教育是家庭、社會、學校共同的責任。所以,我們應該推動終身學習,建立一個讓每個人都可以終身學習的社會。整體而言,所謂「終身學習的社會」是將整個社會當做教育體系,讓學校只是校育體系的一部份,更重視教育與家庭和社區的關係,讓每個角落都是終身學習的環境。唯有這樣,才能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整合在一起,讓教育改革成為社會改革的一部份。



3.教育體系延伸

 長久以來,學校一直是教育的中心,學校教育長期擴張的結果,使整個社會過度依賴學校教育,造成教育資源太過集中於學校,以及學校體系的過度膨脹。學校之外的教育不受到重視,也無法獲得有利的資源。當學校教育把多樣而複雜的社會生活,濃縮為平面的課本面內容,學童原本活潑好動的創造力就因此被抹殺。在硬性的制式學習設計中,學習者被迫在個體差異的時間表內,按照整齊劃一的進度來學習,無法依照本身的學習能力來作充分吸收。學生在學校中學習幾乎都必須依賴老師,才能有機會進一步學習,否則就會被牲犧在預定進度的壓力下,甚至失去升學的機會。也因此,原本是為發展個人能力和興趣的學習目的反而遭到扭曲,學習的價值被化約為學業成績、升學及文憑的獲得,文憑主義及升學主義反客為主的成為學校教育最主要的追求目標。這些現象是基本上都是由於教育被窄化為學校教育衍生而來的。如果能將教育體系擴充為整個社會,開闢更多的教育學習管道,好好地進行教育改革,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些問題,促使學校落實真正的教育目的,同時,也可以讓社會大眾享有終身學習的便利。

三、結語:教育改革的社會動員
 毫無疑問的,我們社會中有許多願意為教育改革奉獻力量的人,我們的社會也有足夠的財力來改造我們的教育。但問題是,我們是否能警覺到,教育改革對我們的整體社會和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儘快的展開這些改革工作。當然,我們也知道,過去五十年所累積下來的教育弊端,絕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間可以立刻說去除就去除的。但是,只要大家肯奉獻心力,一起來關心我們的教育問題,透過民主討論的方式建立改革的共識,就可以興起一股無法抵擋的改革浪潮,讓這些問題一一迎刃而解。我們的努力到下個世紀初,應該能鋪陳出一條康莊大道,讓我們的學童堆滿笑容,快快樂樂的上學去。我們深信,只有培養出有知識、技能而快樂的下一代,整個社會才能有足夠的發展動力和基礎,才能期望有更健康燦爛的未來!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1,8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