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2 00:24:53| 人氣1,06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小荳荳看教育+階級議題感想(彥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企管系 林彥呈

我為再看一次窗邊的小荳荳找了一個好理由:因為要做期末報告!於是很高興地從圖書館把書抱了回來,想到待會就要和小荳荳一起去上學,總覺得興奮的就要爆炸開來。但是每看完一遍、偶爾在發呆的空檔、胡思亂想時,總是有一分悵惘-好想就讀巴氏學園ㄧ般的學校啊!可是我已經長大了!以年紀來說,我可以算是個成人。但是我其實不太想就這樣便成一個成人。因為我覺得一個沒有自信的人,或著應該說一個對自己所鍾愛的事物沒有自信的人,成為一個大人是危險的!因此我覺得時間緊迫,應該要好好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雖然這件事據村上龍先生的說法應該要從13歲開始!可是台灣有多少家長能真正做到讓自己的小孩在13歲時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呢?以我自己為例,我甚至覺得我從13歲開始停止一切興趣的探索,汲汲營營為分數。現在我覺得我得了一個可怕的絕症,姑且稱之為「高分上癮症」-凡是我所從事的一切事物能夠被別人打分數,我便希望拿高分。沒得到高分我就覺得沮喪、生氣,可是當我在準備一個學科的考試時到底是為了喜歡它、對它有熱情,而去研讀、去爭取高分呢?還是為了爭取高分而去讀?這時候我聽到的是:不喜歡,也不討厭。也許應該說:我可以在其中得到一種成就感。大部份教科書的內容我讀的懂,因此我得的成績
不低。成績不低,因此我不焦慮。但現在不同了。在我做事的空檔我仍感焦慮。如果我仍是這樣對我從事的事物保持這種「不喜歡,也不討厭」的情況做下去,該會是多麼無趣而可悲的生活啊!這樣每天還有什麼可以期待的事呢?我想我會有這個症狀是有原因的。從小我便很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尤其是爸媽的
認同。從國中開始我開始在課業上下功夫。我拿了高分,段考完後上台領取獎狀;回家後爺爺奶奶知道了,喜形於色;我雙手接過紅包,裡面是我高分換取得來的獎金。這實在不是個好方式。但是我認為全台灣的家長一半以上都應該做過類似的事。不只是家長,學校也樂於做這種投資:模擬考前十名獎狀加獎金;進步10名獎狀加獎金......等。如果一位學生真的對一件事物有熱情,因該不須要金錢的誘惑。這種誘惑好像是讓學生不要懷疑自己正在做的事。因為努力做這事你有獎金可拿。有了獎金你可以買想買的東西。
我想從我經歷的開始談台灣的教育議題。我想我的小學提供一個還算不錯的學習環境。也許應該說因為我有點小聰明,所以那是個不錯的環境。老師之中
當然不乏只喜歡功課優良、不搗蛋、順從老師的學生,討厭成天打架鬧事、幾乎沒幾科及格的學生。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位自然科老師對我們說的話:『你們都愛說要用「愛的教育」。我說愛的教育只適合像XXX和XXX等人(指了台下正瞪大雙眼看著他的全班學生中的幾人,包括我)』。他又說:『你們都跟蕨類一樣賤,只樣陽光和水就能活。』老師對那些所謂的壞學生骴牙裂嘴的模樣,實在令人不寒而慄。雖然說我求學階段並沒有像那樣被對待過,但老師們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卻變成要時時提防、保持不遠不近的關係。我真正能放心與之交往的老師大概只有一位吧!我想起書中作者說:「或許決定荳荳一生的關鍵語是校長諄諄勉勵的這一句『荳荳啊!妳真是個好孩子!』」可是在台灣能配享這句話的大多都是像我一般順從的、成績前段的學生。另外,當巴氏學員的學生惹出作者筆下所為「傷身敗己的事」時(如看到報紙鋪在地上,遠遠起跳,漂亮地落下......入糞池......等),校長總是和學生自己來解決,盡量聆聽學生的話。聽小孩子說話是很重要的!對於巴氏學園的校長能聽小荳荳講四小時的話而不顯倦意,甚至還
津津有味的樣子,我由衷地感到佩服。可是我認為以台灣小學的規模要做到這樣是不太可能的!ㄧ班的學生太多了!老師也不是超人,真要做到像巴氏學園
一般,當真要每天不眠不休了!不過我的國小時代倒有一個我珍藏的回憶:練合唱團。我記的很清楚自己昰在小二下加入的。此後每天早自修的團練時間就是我最快樂的時間之ㄧ。至今仍然懷念歐陽老師微笑地看著大家,彈著風琴,讓大家做發聲練習。她的微笑是會傳染的。快樂像漣漪一般傳開,合著純樸的琴聲,
簡直就像歌劇「悲慘世界」中,珂賽特所唱的「雲端上的城堡」一樣!我比她幸福。我醒著即能到達雲端上的城堡,不用像她一樣在夢中享受幸福。小學中年級時有一段時間班導好像覺得我們這是在浪費時間,一度禁止我們去練習。經過
歐陽老師親自溝通,終於還是讓我們去了。在那裡每個人都能感覺到被需要;
享受團結一致、協調地演唱一首歌。更重要的是-我們「被信任」。老師信任
我們,我們也信任自己能近於完美地呈現一首歌。我想要當一個好老師和好家長真的不容易!一定要有很大的包容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昰要永遠保持「信心」,對孩子的信心。小荳荳的媽媽是很了不起的一個女人。她永遠不會在小荳荳說出長大後的願望後潑她冷水。她都會說「好」,別的也不多問,只負責把孩子不會辦的手續辦好。很多家長若聽到自己孩子說出想從事一個他認為在這社會上沒什麼出路的工作,通常都會說一些很辛苦、賺不到錢之類的大道理。雖然說讓孩子知道著個世界上目前的狀況好像也沒麼不對,但難道不能傳達一些正面、積極的人生觀嗎?難道不能對自己的孩子有點信心嗎?另外我也很嚮往巴氏學園上課的方式:若學生把當天的課程在中午之前全部做完,下午的時間就出去散步。因為我一直無法對書本產生很大的興趣,最喜歡的事還是在戶外散散步。要是有
樹和草皮就更完美了!我記得小學時代有閒又不能外出時最常做的事是:倒在
床上,什麼也不做!爸媽來問我在幹麻,我就說:我在休息!其實我回想不起來我躺在床上時到底在想什麼,該不會其實只是天生懶散而已。去年暑假去加拿大旅遊,聽導遊說當地學生下午三點左右就放學了,可以從事各種自己想做的
活動。不過學校同常會指派些參觀美術館或博物館的功課,或者讓他們繳交讀書心得。我覺得這樣的制度很好。一直坐在課桌椅上實在痛苦。對了!說到這裡我想對老師說:我在小學是有上「說話課」的!但我十分討厭說話課,因為總不知要說什麼。雖然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時從來不會沒話說,但一上台就腦袋一片
空白。而且印象中每堂說話課還有不同的主題呢!可是老時實在不如小林校長
一般和藹可親,或許我昰怕被老師罵、被同學笑吧!或許我是不知道老師想聽
什麼吧!在我心中和老師走反方向絕對不是件好事!
夏山學校這本書我大概只讀了三分之ㄧ,可是已經覺得我的頭快被問題
塞爆!我不停的問我自己:真的是這樣嗎?小孩子真的是這樣的嗎?我該不會
就是那種人吧?......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覺得我和他筆下的李四很像:
『很馴良、容易聽從命令、很怕批評,同時極想做一個正常和守規矩的人(雖然我開始覺得要做到這樣有困難)。他毫不遲疑地接受一切敎給他的東西,然後又把他的偏見、恐懼和失意再交給他的子女。』天哪!我不要成為這種人!另外,他在闡述張約翰的生活時也讓我有很大的疑問:尼爾似乎是反對對小孩的管制的。可是若不嚴厲地管制讓他要清潔,我不是整天都要幫他清理散佈各處的屎尿了嗎?夏山學校的「學校大會」制度也讓我大開眼界。沒想道ㄧ所學校學生能有這麼大的自治權,而且在大會中決定的事所有人也都心甘情願的遵守。另外
「個別談話」也是個很有趣的政策。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挺想和尼爾先生一般的人來個個別談話。

喔!現在電腦說已將近2500個字了!讓我們進入階級議題吧!現在台灣
越來越接近M型社會,中產階級外流,而在底層的人似乎越來越難脫離貧窮。我認為這樣可能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在同學的報告中有提到外籍配偶的問題。
其實我最近在學校「大吃市(夜市)」的素食餐館碰到一位外籍新娘(應該是老闆娘)。雖然她聽不甚懂我的話,但是她是位和藹親切、快樂的少婦。這是她
給我的整體感覺。我覺得像她這樣的外籍新娘還不錯,只是語言真的要再加強。台灣人近年來普遍覺得錢難賺;對未來抱持悲觀的看法;不婚族大增;晚婚、少子化更是顯而易見的趨勢。大家都想若有子女一定要讓他們好好讀書方能脫離M型社會中貧窮的那一邊。魯冰花中古阿明忿忿的一句:『有錢人做什麼都比較強!』也許真的是很多台灣社會底層的人的心聲。可是總覺得現在靠讀書來脫離貧窮可說是越來越吃力了!一方面是台灣經濟問題,一方面是資訊教育的普及、全球人才的流動。我們不再是只和同縣市、同國家的人競爭了!而是和全球的人才在競爭。我想光讀書是不行的!想跳脫階級還是要從事自己有熱情的工作。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1,06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葉蝶
1.「窗邊的小荳荳」對你有那麼深的影響,也很令老師驚訝,這是第一次拿這本書當作介紹閱讀,讓同學看看,可以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存在(包括夏山學校)。

2.台灣也有「巴氏學園」,是指貫徹這樣的教育路線的「森林小學」「種籽學園」等私立小學。像這樣的學校必須要獲得孩子家長的支持與同意,畢竟如此「自由」的學習,有許多家長是不放心的。而老師也要經過特別訓練。同時小班制,以及年齡上的限制,都是必須的。(教育必須從小做起,在孩子還天真,能捏塑、受影響的年紀)
3.瞭解自己的個性很好。許多選擇或做事、學習,如果只是因為想獲得他人的贊同或肯定,容易生出「比較」心理,那麼得失心會很大,受挫折的話也會特別難以承受。要學習調適,與保持彈性。

4.真的認可這樣的教育的話,或許應該嘗試去幫助別人。參與一些社會服務方面的社團,他們會到窮困一點的地方、學校去帶當地的孩子,做活動、玩遊戲或者教學,或者加入若干慈善團體的行列......嘗試看看,相信這些事情,給你的感動與成就感,是你在學習中得不到的。
2007-06-22 00:37:15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