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2 00:51:34| 人氣74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歷史變遷的再思考+教育(敏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企管系 吳敏華

教育
剛上大學,發現很多地方與過去的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課業上相當明顯,我們不像過去要天天與課本為伍,生活上唸書佔了很大的份量;在大學我們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
上這麼多課以來,發現很多的知識並非只有課本上才能獲得。授課並不是點唱機,有些課程或主題可以不用教科書,也不需要照本宣科,重覆片段的知識。教科書整合了摘要性,但是在專業科目上還是有其必要性。
一個人可以是讀了很多書,懂得龐雜或專精知識,卻很沒有智慧;一個農夫,也許沒有許多人所認定的知識,卻可能很有智慧,很懂得生活,蘇格拉底或柏拉圖與學生,孔子與七十二弟子間,從對話中談出「對話錄」、「論語」等人類智慧、文化的偉大結晶,他們並沒有教科書,相反的是因為這些談話而有了後來的教科書。
教學方式可以採取較為活潑、自由,甚至是隨意象轉換。教學就像一種藝術,一種生命活體面對面的溝通,包括身體語言、心智的良性互動,並隨時激發人生的新思路,上課可以是心靈的震撼、喜悅、折磨與享受。如果在課堂上得以形成一種智性與感性的洗禮,每次上課就都會有新的期待、新的心智「意外」發生。
大學生應該給予某種程度的刺激、鼓勵或訓練,使大學生朝向對社會公共事務得以發表看法,或積極達觀的適度參與,因為大學教育應回映社會現象與社會變遷,並可以揭出社會理想新展向,大學可以發揮區域功能、帶動社區文教等;同時,兩性意識和基本人權的啟發也是當務之急。
大學教育可以培養思辨或批判能力;瞭解參悟推理及享受生命,學得如何發掘、感應生命豐富的樣相,以及無窮盡的生機或可能性;實踐知識份子的培育、社會人格的養成與社會關懷;養成渾厚的人格,引導學生成為「懷疑者」而非「憤世嫉俗」、阿Q或逃避者。
在教育方式和內容上,第一:啟發原則,引導學生欲知的內在動力遠勝於知道些什麼。第二:分析、抽離或化約等抽象智力的訓練。第三::組織、整合能力的培養,體系階層的釐清與建構。第四:自然情操、土地倫理的養成。第五:時間(自然及人文歷史)、空間的敏感性。
教育改革是多層次、複雜面向且為整體性的時勢所趨,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從各種角度貢獻心力。台灣實施教育改革的結果,在許多人看來是失敗的。教育的問題受到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層面的波及,增加了教育改革的阻力,折損了教育改革的效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改革是沒有捷徑的,由於台灣是民主國家,所有的政策都充滿了妥協、退讓、以致於扭曲了本意。教育應該是為了使我們能夠朝向自己的興趣發展,為了學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為了慢慢領悟那些許許多多的人生大道理。



台灣歷史變遷的再思考
台灣經歷曠世罕見的變局,既達成中國從未有過的成就,也面臨未曾有的迷惘。現在的台灣富有而貧困,聰慧而糊塗,自信而心虛,林林總總撲朔迷離的現象,使得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未來有著強烈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政治上任何意見都可能引發猜疑揣測,社會上任何謠言也可能激動人心。
在爸爸和媽媽那一代是過著物資相當匱乏的日子,沒有像現在有便利的交通工具,自小練就一雙健壯的快腿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生活條件的粗糙反而使生活與教育打成一片,不像現代的青少年,教育與生活脫節,成為雙重負擔。上一輩有比較多機會親近大自然,在原野中磨練應變的巧思和技能,不像現代青少年被書本知識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比較快樂,而我們這一代動輒苦悶,甚至發洩苦悶而危害他人。上一代的人孩提時代都要幫忙家裡的事情,很小就擔負責任,懂得付出,不擅於突顯自我,不輕易表達要求。雖然比較服從權威,但是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多出自天性至情,不全是矯柔造作。生活單純,社會沒有那麼多誘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堅持勤和儉是成功的根本,還有俗諺所謂的「甘願做牛,免驚無犁拖」。而現在的我們則牽涉到複雜的社會勢力和政治規範,有傳統美德的人不一定活得有尊嚴,也不一定為大家所欣羨。
過去的人受到獨裁統治,但是並沒有把他們壓垮,反而使他們信從當時反獨裁、爭民主的鬥士,早先追求民主的思潮和運動是本省人與外省人共同奮鬥的。感謝歷來無數坐牢、甚至犧牲的民主鬥士,使我們今日得以遠離特務恐怖,遠離專制獨裁,品嘗到政治自由的滋味,但目睹不同黨派的政客爲一己、一派、一黨的私利,不惜歪曲歷史、擴大族群對立,便不勝悲憤感慨。
台灣是人類歷史文化的一環,不論從時間、空間或人文的角度來看,我們都不應該把「台灣」孤立起來定為封閉的單位,來研究台灣歷史或文化。真實的台灣史或台灣文化應該建立在各地區的歷史研究和各族群的文化研究之上,所以所謂台灣史或台灣文化應以範疇更小的鄉土文化和鄉土歷史做根柢。相對的,如果把台灣史或台灣文化只限於台灣一島,那也是「掩耳盜鈴」的作風,不但不符合事實,而且缺乏足夠的格局以迎接台灣的新時代,不太可能開創台灣的新局面。
任何人對廣大世界和悠久歷史的理解都是由近及遠的,以自己作圓心,氣局狹窄、智慧淺陋者在自己站立的一點沾沾自喜;氣局寬宏、智慧高明者卻可以無限延伸,說穿了,在於自己是不是畫地自限而已。如果台灣有志氣,要成為世界性的經濟大國,那麼要先自問我們有沒有世界性的傾向,以及具有世界歷史文化知識的基礎。ㄧ個具有世界傾向的地區,它不但不會排斥世界,更不會拒絕了解與台灣有深切民族文化關連、現實政治利害的中國。
以中國文化為主導。從大文化體系來說,台灣漢人文化固然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但國民政府並不發展她的多元特性,而把台灣文化當作地區性文化,甚至抱持相當忽略或鄙視的態度。現在之所以有人以排斥中國文化為前提來提倡台灣文化,作為獨立建國的文化基礎,大抵都是這幾十年的政治情勢造成的。先有國民政府的「二二八」,後有中共的王朝心態,嚴重地刺傷台灣人的自尊。推而擴之,由反中國政權進而反中國文化,有人要割斷中國文化的臍帶,有人想努力證明台灣民族非中華民族。追求理想政府是每個人天賦的權利,要求政治的獨立無須先證明文化無關或民族不同。狹隘的台灣民族或台灣文化將是台灣未來的致命傷。其實從南島土著文化、中國大陸漢人文化,到近世以來的歐美以及日本文化,台灣都包含有它們的成分。
喧囂的時代真正需要的是沉著的聲音,,而不是追逐風潮的吶喊。台灣表面上是民主化了,自由化了,也多元化了,但台灣沒有自己,不認識自己,看不清自己。對台灣的過去我們有不同的圖像,對台灣的現在我們有不同的主張,對台灣的未來我們也有不同的打算。這些年來我們每走一步,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你說應往東,他說應往西。這就是我們的民主、自由與多元。
我們歌頌台灣在民主化、自由化和多元化的成就,但也深切覺得如果我們缺乏一種內涵,一種精神,或是一種意識,會擔心所謂的民主,所謂的自由,所謂的多元有可能變成摧毀台灣的利器。這種內涵、精神或意識,離不開關懷台灣、認同台灣的心,和發自內心之認識與融合一體的魂。這是一種文化覺醒的運動-台灣繼經濟發展、政治改革之後,迫切需要的文化覺醒。
未來「文化台灣」格調的高低,視野的廣狹,繫於我們對世界文化的了解程度,但在高喊國際化之時,台灣還是要建立自己的標竿,不是純粹拿別人的尺度來量自己的身子。
參考書目:
一、陳玉峰,「認識台灣」,晨星出版社
二、杜正勝,「臺灣心 臺灣魂」,河畔出版社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74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葉蝶
1.後一篇寫得不錯。

但很驚訝的是,如果是引自杜正勝的文章的話......(跟他在政治上「去中國化」的激進作為,以及將「台灣」當圓心,故台灣地圖得轉90度來看,以及「閩南」=台灣的大閩南主義的種種作為......)這樣,也許又讓我們成為一個「懷疑者」,去思考一個言不符實的學者與政客的衝突,如此才導致國家諸多政策錯亂、莫衷一是......
2007-06-22 00:50:30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