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歷 • 社會轉型 • 歷史記憶——侯孝賢電影題材
正如美國電影理論家李•R•波布克在其著作《電影的元素》中所述:“儘管大多數導演仍然是製片廠雇傭來把各種的劇本拍成影片的技術人員,但是當代最有影響的電影藝術家卻是根據自己的哲學和興趣來攝製影片的……從總體來看,他們每個人在素材、主題的選擇上都顯示出某種一貫性。
《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 《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尼羅河女兒》(1987),雖然表層的東西(主人公、情節等)不同,但是具備內在的一致性,即都是關於成長體驗、關於青春的題材,勾畫主人公的一段經歷及心路歷程..這五部影片題材的一致性第二方面則體現在它們均帶有濃厚的編導的自傳色彩。
《童年往事》是侯孝賢本人在台灣南部的成長過程:1948年,不滿半歲的侯孝賢隨家人由廣東梅州遷居台灣花蓮。家人原想客居數年,不料因政治原因無法重歸故土,上一代人帶著深深的遺憾辭世,第二代人長于台灣。這樣的家庭背景無疑影響了他的創作,《童年往事》是成長經歷的真實寫照,影片籠罩著淡淡的卻揮之不去的鄉愁。
《戀戀風塵》拍的是編劇吳念真的家庭背景,以他的一段經歷為藍圖;《冬冬的假期》則是編劇朱天文童年在鄉間的生活。 《悲情城市》開始,歷史記憶成為侯孝賢電影題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悲情城市》講述的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至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逃臺之前,一系列政治歷史事件中,林氏家族所遭遇的風風雨雨。
《戲夢人生》(1993)紀錄了台灣處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布袋戲藝術大師李天祿坎坷的一生。《海上花》(1998)則以十九世紀末的舊上海為題材。
前五部影片中,追述個人的成長經歷的同時,也表現了台灣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換過程,但當時台灣的政治體制,像經濟問題引發的社會爭議:勞資雙方對立,城鄉失調,經濟犯罪;八十年代初政治衝突事件與社會運動造成緊張局勢等政治的敏感問題在影片中基本未涉及,因此,《悲情城市》對在台灣一直以來被視為禁忌的“二•二八”事件的首次觸及,在題材上可以說是一大突破。《好男好女》( 1995)再度表現了“二•二八”事件。 侯孝賢影片題材最重要的一致性在於都是以“台灣”為題材,“為台灣人的生活、歷史及心境塑像。”
人文觀照 • 批判意識 •歷史反思——侯孝賢電影的主題
在《悲情城市》之前的五部作品揭示了“都市與鄉村的對立”的主題,在對鄉村生活與景觀不遺餘力的讚美之中,滲透了對物欲橫流的都市物質與文化失調的批判意識。《風櫃來的人》(1983)中,漁村的一切是平靜、悠閒的,主人公阿清和同伴們成天無所事事,精力過剩便常打架生事:惡作劇、逃票看電影……;進入高雄的生活則忙碌而灰色,黃錦和鋌而走險,其女友成天求神拜佛;阿清他們在街頭被騙……在兩種生活的並列展現中,編導的傾向性不言自。
《冬冬的假期》(1984)描畫了如詩如畫的田園風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導演對田園的欣賞盡在其中。《尼羅河女兒》(1987)則是台北霓虹燈下泥沙俱下的流行文化:午夜牛郎、賭博……導演對不健康的都市文化的憂思寓于當中。 在這五部作品中,侯孝賢試圖探討社會轉型對個人生活的影響,特別是年輕人的經歷與心態。
侯孝賢經歷介紹
1947年出生於廣東省梅縣,國立藝專電影科畢業,1973年進入電影界,擔任李行的場記、助導,並從事編劇,作品有《桃花女鬥周公》、《早安台北》、《蹦蹦一串心》等。自1981年《就是溜溜的她》起開始擔任導演,並與陳坤厚搭檔,由侯孝賢編劇、陳坤厚擔任攝影師,兩人輪流執導,拍攝一系列頗為賣座的商業片。1982年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因為影片的清新風格與環保概念,博得當時新派影評人的一致讚揚,成為「台灣新電影」運動的一次前奏。而在新派影評人以及文化界人士的影響下,侯孝賢開始擺脫過去商業電影的窠臼,以比較嚴肅的態度拍攝電影。
1983年侯孝賢與萬仁、曾壯祥合拍的《兒子的大玩偶》(改編自黃春明的三篇小說),為台灣新電影開啟新的紀元。同年拍攝的《風櫃來的人》,是侯孝賢由過去直覺的拍攝方式轉為自覺創作的一部重要電影,本片與之後的《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等片皆為侯孝賢自傳性電影階段,他在這些影片裡所關注的青少年成長、鄉土題材與所發展出來的美學風格成為台灣新電影的重要標記,對當時與以後的台灣電影影響深遠。在《尼羅河女兒》(1987)輕觸當代台灣灰色寓言之後,侯孝賢由鄉土題材轉而處理歷史題材,《悲情城市》(1989)、《戲夢人生》(1993)及《好男好女》(1995)合稱「台灣三部曲」,影片所處理的歷史涵蓋日治時期、二二八事件以及九○年代台灣的當下。其中《悲情城市》於1989年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不但奠定侯孝賢國際電影大師的地位,也為其後的台灣電影開拓出「國際影展路線」。1993年的《戲夢人生》為其創作歷程中的一次顛峰,其最著名的長鏡頭、固定鏡位、空鏡頭等,在此片徹底發揮。1996年的《南國再見˙南國》試圖回歸創作初期的直覺,捕捉台灣當下的現代節奏。1998年的《海上花》突破過去寫實的基調,以細膩富麗的電影鏡頭述說一則世紀末的滄桑寓言。到了2001年的《千禧曼波-薔薇的名字》則更加擺脫以往的影片風格,以同情的觀點捕捉現代都會年輕世代的浮世風景。
****************************
◆作品年表-導演作品
年份 片名 英譯片名
1981 《就是溜溜的她》 Cute Girls
1981 《風兒踢踏踩》 Cheerful Wind
1982 《在那河畔青草青》 Green,Green Grass of Home
1983 《兒子的大玩偶》 The Sandwich Man
1983 《風櫃來的人》 The Boys from Fengkuei
1984 《冬冬的假期》 A Summer at Grandpas
1985 《童年往事》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1986 《戀戀風塵》 Dust in The Wind
1987 《尼羅河女兒》 Daughter of The Nile
1989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1993 《戲夢人生》 The Puppetmaster
1995 《好男好女》 Good Men,Good Women
1996 《南國再見,南國》 Goodbye South,Goodbye
1998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hai
2001 《千禧曼波》 Millennium Mambo
2004 《咖啡時光》 Coffee jikou
2005 《最好的時光》 The Best of Our Times
延伸訊息-得獎紀錄
年份 事 績
1983 以《風櫃來的人》獲得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
以《小畢的故事》和朱天文、丁亞民、許淑真一同獲得第二十屆金馬最佳改編劇本獎。
1984 以《油麻菜籽》和廖輝英一同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
1985 以《童年往事》和朱天文一同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
以《冬冬的假期》獲得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第三十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盧卡諾影展特別推薦獎。
1986 以《童年往事》獲得柏林影展國際影評人獎;第三十一屆亞太影展評審委員特別獎。
1987 以《童年往事》獲得鹿特丹影展非、歐、美洲最佳影片。
以《戀戀風塵》獲得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攝影獎及最佳音樂獎。
以《尼羅河女兒》獲得義大利都靈影展評審特別獎。
1989 以《悲情城市》獲得第四十六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第廿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台灣導演協會創辦的「年度傑出電影導演獎」首屆導演獎。
1993 以《戲夢人生》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5 以《好男好女》獲得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夏威夷影展最佳影片;新加坡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1998 以《海上花》獲得第三十五屆金馬獎評審團大獎。
2004 以《咖啡時光》榮獲釜山影展「亞洲電影人獎」。
2005 獲得第15屆東京影展「黑澤明」獎。
2005 以《最好的時光》獲得第四十二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獎及年度最佳台灣電影獎。
◆作品年表-編劇作品
年份 片名 英譯片名
1975 《桃花女鬥周公》
1978 《煙波江上》 Love On A Foggy River
1979 《秋蓮》
1979 《早安台北》 Good morning , Taipei
1980 《就是溜溜的她》
1980 《天涼好個秋》 Spring in Autumn
1980 《我踏浪而來》
1981 《蹦蹦一串心》
1981 《風兒踢踏踩》 Cheerful Wind
1982 《在那河邊青草青》 Green,Green Grass of Home
1982 《俏如彩蝶飛飛飛》 Six Is Company
1983 《小畢的故事》 Growing Up
1983 《油麻菜籽》 Ah Fei
1984 《冬冬的假期》 A Summer at Grandpas
1985 《最想念的季節》 My Favorite Season
1985 《青梅竹馬》 Taipei Story
1985 《童年往事》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