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5 13:17:03| 人氣11,55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朱天文、侯孝賢電影及眷村文學-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這次要報告的是眷村文學及作家朱天文及導演侯孝賢,關於眷村文學我之前完全沒有接觸,所以全沒有概念,至於朱天文呢?也只是大概知道它是朱西甯的女兒及朱天心的姊姊而已(有看過朱天心小說古都的片斷),對於他的寫作風格及文學作品完全沒概念。侯孝賢導演算是比較熟悉的了,上學期的國文課有看過侯孝賢導演拍的電影,發現侯孝賢拍的電影並非好萊塢式的,並沒有炫麗的打光,完全採用自然光;也沒有澎湃激情的電影配樂,以當下環境的聲音來詮釋電影的當下,也因為如此,並不是許多人喜歡侯導的電影,但,我反而覺得,在看遍了商業化電影,氾濫了我們的視覺及聽覺後,是否應該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最真實的感動及思考呢?

台灣現代小說發展重要歷程:(2-28)

日據時期---賴和 鍾理和 楊逵:此時期為1895-1945
反共時期---朱西寧 司馬中原:此時期為1940-1950,特色是反共
西化時期---白先勇 王文興 陳映真:此時期為1950-1960,強調技巧及寫作結構
鄉土時期---黃春明 王拓 洪醒夫:此時期為1960-1970,鄉土文學
政治時期---朱天文 李昂 朱天心:此時期為1970-1980,黨報禁,解嚴政治巨變
多元時期---邱妙津 廖鴻基:此時期為1980-迄今,同志,海洋,原住民文學

何謂眷村文學:(3-28)

凡是在行文中提到眷村中之人、事、物、生活型態、文化或以之為主體,或以之為情節背景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劇本,都可以包括在「眷村文學」此一文類中。
以眷村為創作題材的文學作品,主要還是出現在近十年。也就是在眷村中成長的外省第二代作家逐漸立足於文壇之後,才慢慢有完整且具原創性的作品出現。讀者大眾在一般的報紙副刊或文藝雜誌上看到一些與眷村生活有關的散文作品(如希代文叢『我從眷村來』所收錄),這些文章大部份只是一些作者生活於眷村之中的感言,或是對眷村日常生活的零星敘述,不是一種有企圖的完整長篇創作,有些作品以極小部分的比例來描述眷村,目的可能用來作為對比,或鋪陳該文的情節(如朱天心之<新黨十九日>),眷村並非創作的焦點,則可稱為文學中的眷村。

眷村文學類別:(4-28)

以詩歌形式表現的眷村文學,如苦苓在《外省故鄉》一書中所收錄的〈新生代〉〈眷村〉、〈召集令〉等作品。
散文則有夷青所選編的(我從眷村來)等合集,與為數眾多的散見文章。
在戲劇方面,侯孝賢所導演的朱天文同名作品《小畢的故事》,以及1997年甫公演,由「台北故事別場」推出的舞台劇《花季末了》等,都可為代表。
小說則佔大多數,如朱天心的著作《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其他還有朱天文、袁瓊瓊、苦苓、孫瑋芒、張大春、張啟疆、張國立、愛亞、蘇偉貞、蕭颯等作家都有相關著作。

眷村文學以小說為多數:(4-28)

首先,由於小說因它的文類特質適足以表陳多層面的人事滄桑,使其較諸其他文學類型, 更能流露出小說家豐富的創作意識與思維過程,是一可以表現多重 面貌與探廣度的文類;而也正因為小說的可變性,讓其成為幾位小說家在書寫其童年記憶、思摩其心境流變時,最常援用的一種,進而共同累積出一定的創作數量。此外,小說作品往往呈現一種自我 思辨的過程,也不時與外在現實世界形成相互對話、彼此詮釋的空 間,這樣的特性,適足以用來觀照與小說家自覺意識,與台灣時代 環境皆息息相關的眷村文學。

眷村文學寫作背景:(5-28)

「眷村」是國共內戰、國府遷台之後的產物。自五0年代起,北起石門,南至恆春,遍及全台。它們多數依附於各軍駐地,為身歷烽火流離的戰士們提供了遮風蔽雨之處。在枕戈待旦,生聚教訓的歲月裡,數十萬倉皇渡海、驚魂甫定的軍人們於是安了家,落了戶。這些人原本天各一方,素昧平生,卻因政爭戰亂而開啟今生緣會,從此在同一聚落中胼手胝足,共建家園。反攻復國曾是他們的終極想望,故園舊鄉更是午夜夢迴時一致的心頭隱痛。
然而,歲月不居,反攻號角遲未吹起,政軍局勢已悄然丕變。老一輩的將士們征衫早卸,壯志銷磨,新一代眷村兒女則長大成人,走向現代都會。他(她)們自小被哺育以父長輩的戰爭記憶與鄉愁想像,在封閉無私的眷區生活中凝塑共同的家國情感;而時移勢易,當反共不再,復國不再;當目睹村中故舊一再地死生聚散、曾依憑成長的眷舍又先後拆遷改建;當竹籬外台灣優先、本土認同凌駕了大中國(虛幻)的精神召喚時,他們,又該如何為一己定位?

眷村生活原是軍隊生活的後勤,千百戰士百家可歸的感覺,固然馴化了聖戰使命,相對來說,軍隊精神又集體化、制度化了軍眷生活。似戰不戰,非軍非民,成長於其中的眷村兒女,所蘊藉的終極歸屬和向心力,自然迥異於村外世界。他們對眷村生活念茲在茲,書之不輟,遂使文壇自七0年代後期迄今,陸續出現了以上述關懷為重心的各類書寫,雖未必蔚為風潮,卻總也不絕如縷。

朱天文簡介:(10-28)

朱天文,1956年生。中山女高、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高一時即開始寫作,小說與散文均擅長。曾任編輯,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任三三書坊發行人,現專事寫作。

1982年,朱天文因為在報刊發表小說『小畢的故事』而與陳坤厚、侯孝賢結識,並親自參與改編電影的編劇工作,從此與其他新電影導演、編劇、影評人往來頻繁,多方參與「新電影」的發展,曾和柯一正、陳坤厚導演合作電影編劇。而自1983年與侯孝賢合作《風櫃來的人》之後,便成為侯孝賢長期的合作夥伴,合作時間近二十年之久。期間不斷出版和新電影導演所合作的電影劇本及原著小說,與電影各自成為獨立的作品,並在書中評介長期合作的導演侯孝賢這十幾年的作品影像變化及背後製作的過程,可從書中見其對於此一夥伴的影響。

曾獲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1994年並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著有小說集『喬太守新記』、『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電影劇本《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散文集『淡江記』、『三姐妹』…等。

朱家三姊妹的啟蒙老師就是赫赫有名的胡蘭成,他的作品《今生今世》、《山河歲月》在台灣的讀者不多,他在台灣的名聲,主要是因為兩個身分,其一是張愛玲前夫,其二是汪精衛幕僚。朱天文、朱天心、謝材俊等人當年成立三三集團,就是受了胡蘭成的影響和指導。

朱天文以《最想念的季節》步入文壇之後,產量還算穩定,但是受矚目的程度略不及朱天心,不過她後來也開始寫劇本,包括小畢的故事、風櫃來的人、好男好女、海上花、千禧曼波等,成為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編劇,最主要的合作導演當然就是侯孝賢。小說創作部份,後期最重要轉捩作是《世紀末的華麗》,最驚人的是下一本書《荒人手記》,這本書用典之廣泛、用辭之華麗,在中文創作中大概很難再出現第二本,我懷疑她自己應該也沒那種體力和專注力了,最近印刻會出版她的新書《巫言》,可以留意一下。

朱天文寫作風格:(11-28)

朱天文的寫作風格深受胡蘭成和張愛玲的影響。早期作品有濃厚的眷村氣息,寫出眷村的哀樂人生。作家和學者黃錦樹認為,朱天文的少作和其妹朱天心類似,以浪漫愛情和個人狹隘生活經驗為主要題材,1990年的《世紀末的華麗》標示了朱天文寫作生涯的另一階段,從此之後朱天文的文字世界流露出滄桑與荒涼,而其創作美學與信念在1994年獲得時報百萬小說大獎的《荒人手記》裡更見進一步發揮。根據評論家王德威的看法:「瀰漫小說中的情色慾望,其實是轉嫁了她當年的政治慾望。而兩者基本上都是美化了的詩學慾望。」

黃錦樹比較朱天文與朱天心兩姊妹的創作歷程,認為:「儘管經歷政治解嚴極大環境的急遽變化,朱天文的世界觀並沒有像朱天心那樣產生嚴重的斷裂,而是不斷的藉由書寫來強化及精粹化她的早期世界觀」;而這個世界觀即是胡蘭成強調的「禮儀之美」。

朱天文與侯孝賢的地下情:(12-28)

上賓館四小時,到底能做什麼?國際知名導演侯孝賢上月與多年編劇好友朱天文共赴賓館被某週刊拍到,面對這樁八卦緋聞,正式讓這段二十多年的地下情浮上檯面。
昨日一早侯孝賢工作室相關人員獲悉該緋聞曝光之後,一概不回應,侯導長年的工作夥伴更訝異侯導會被跟拍,侯導昨日則外出連絡不上,自家電話無人應答,朱天文自家電話則轉成傳真及留言,兩人低調的個性,一如這段在業界流傳甚久的曖昧關係。

眾所周知,朱天文是侯孝賢多年的御用編劇,台灣新浪潮電影時期,朱天文就不曾在侯導的作品中缺席,從「小畢的故事」開始,兩人就奠下深厚交情。
朱天文曾表示,她寫給侯導的劇本,基本上就像是在做秘書的工作,其實劇本只是用來給工作人員看的,不是給導演看。
因為侯孝賢太清楚劇本,隨時用電話討論,從文字上的合作愉快,私下的互動也良好,加上合作長達二十多年,等於只要是侯孝賢的作品,背後就有朱天文的文字為他幻化成影像,這麼多年的默契,難免日久生情,才子惜才女的緋聞也不脛而走。
據側面消息得知,其實侯孝賢的紅粉知己不只一人,但都是相交十年的老友,只是大家礙於檯面上侯導是已婚身分,彼此都很有默契地不說破,而且侯導身邊有紅粉知己這件事,早就是舊聞,也難怪消息曝光後,業界人士多半不便發言,也不覺得意外。侯導雖然多情,但對家庭絕非無情,從來都不想離婚,更不會拋家棄子女。
侯導去年底開拍的「最好的時光」,由於該片有拿輔導金,必須在近期內交片,侯導日前拍完時裝部份的戲份,現階段已進入古裝戲份的拍攝。
緋聞加上拍片進度壓力,不知侯導是否還能如期交出「最好的時光」,相信屆時絕對是大家更關注的焦點。
名導侯孝賢與編劇家朱天文被拍到同進賓館四小時的照片曝光之後,文化界人士沒有一片譁然,反倒認為這是舊聞。不過與家人同住的朱天文昨天都連繫不上。 文化圈有關「侯朱戀」的傳聞,已經有二十年,盛傳自從朱天文出現在他生命以後,侯孝賢的事業與家庭都發生重大變化。據了解,「壹週刊」其實已經有許多具體證據,因為考慮兩人在文化界的形象,幾次要被排上版面都被壓下,不過因為這次已經拍到兩人進賓館的照片,「壹週刊」最後決定要刊出該報導。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11,558)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