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22 20:08:35| 人氣9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BBS上的哲學教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個人於前年(2000)九月底在敝校BBS站開了一個哲學版(開啟思維的窗,在教師版內),一方面可以做為作為師生交流的管道,另一方可以補充課堂教育的不足。根據這一年半來頗令人滿意的成效來看(這一年半文章總數約有3000多篇,後因系統問題刪了許多文章。最高時曾達一個月300篇、一天10篇文章之多,而且絕少灌水文章,在敝校bbs站約300個版中,本版的文章被讀排名最高曾進入20名內,除了少數幾次在60名左右之外,平均都在20-40名附近;每天閱讀人讀約有500-800人,最高時達1千多人以),這個版的確達成我當初預期的功能,甚至還要更好。

作為一個「嚴肅」的版——一方面是教師版,一方面是哲學版——要如何吸引學生前來閱讀、發表、提問和分享心得,平心而論是個難題。然而,如果能克服了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能克服一部分哲學生活化的問題,也會使得哲學教育的推展更為容易。

我的作法是向同學們提出一些有趣但具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其次再轉錄一些和人生體驗有關的小品,這樣不但顧及邏輯思考,也顧及了感受和體驗。我不願意初學者一開始就把哲學只定位為英美哲學式的邏輯分析、只定位為歐陸某些學派的形上思辨、或只定位為東方哲學式的功夫境界。畢竟這些都只是哲學的一部分。雖然我的站名叫做「開啟思維的窗」,似乎只注重思考,忽略了體驗和感受,實際上我對思考的定義是兼指抽象的邏輯思考和具體圖像思考(這和體驗和感受有密切的關聯)。感受和思考,此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而,我在版裡的一篇小文章中曾將哲學定位為:對思考的思考和感受的感受,就是怕同學先入為主地只將哲學片面化——不論是將哲學化約為純邏輯思考,或化約為圖像思考都不是對哲學活動的真正認識。

如果哲學是對思考的思考和感受的感受,那麼哲學教育就在於教導同學學會如何思考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自己的感受。我們常常思考某些問題,卻不常對我們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加以思表考。我們常常感受某物某事,卻不常對我們自己感受事物的方式加以感受。哲學教育就是希望能教導思考者和感受者能反過來對我們的思考加以思考,對我們的感受加以感受,就這個意義而言,哲學是一種逆向的活動,而哲學教育則是希望能教導人們學會這種逆向的活動。

然而,由於課堂人數眾多,每學期兩個學分的哲學課(不論是哲學概論、倫理學、邏輯或人生哲學),除了介紹每門課的基本問題和理論流派之外,還要從影片觀賞中用抽象的哲學理論去討論具體的問題,有些課還要安排專題討論(如倫理學討論自殺安樂等問題),最後還要培養學生有閱讀哲學原典的能力,如此一來,上課時間根本不夠;更何況,即使時間夠,學生也不一定敢當面提問,因此,教育的效果會打一些折扣。

理想的哲學教育當然是像蘇格拉底那樣一對一的談話,頂多五六人。但是現行的教育經費並不允許哲學教育(像某些課程那樣)享有一對一的上課方式。在這種情況下,BBS就發揮了輔助正課的功能,敝校的同學時常透過發表文章提問、分享心得、寫信或直接用水球和我交流,有時效果(至少在回答問題的即時性)甚至勝過正課;再加上網路上的匿名特性,更使得平常不敢提問的同學勇於提問和發表,增加了討論的熱度。這些都是哲學教育在BBS上所獲得的成果。當然,這些都只是兩個月來的初步檢定,作為參考是可以的,若要下定論則為期尚早,仍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和修正。(寫於2002.3.23,未修改)

台長: 賀達雅
人氣(9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翻譯雜感•綜合•其他 |
此分類上一篇:笑與主體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