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島微旅行、文化理解和偏見排行榜
2023年首屆世界客家博覽會「台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為主題,發現美,領略共榮,深刻扎根,成為這66天的遊憩密碼。
A展區的「客家文化三階段」如底稿,三大區塊展現台灣客家文化從傳統到現代,過去、近代、當代的演變。最初的「適應台灣」,在宛如斗笠的竹織穹頂下,展牆呈現文獻整理,初步揭示客家文化與歷史;再透過書本造型裝置的「豐富台灣」,回顧客家文化如何與台灣的歷史交織、累積,進而豐富出不同的文化面向;最後,透過迴轉壽司吧檯般的參觀與休憩裝置「共享台灣」,展現客家族群在教育、地方創生、文化等各領域的當代樣貌。
尤其是參觀一段時間後,心有點滿、腳有點痠、身體有點累時,戴起耳機聆賞現代客家音樂,心被填滿、腳在復原,身心靈也重新充電。如果有更多時間,找一把復古長條凳看影片,是很棒的心靈宴饗!傳統行業的薪傳整理、年輕人回鄉的再造創新、許多融進現代節奏的影音創作和客委會的分區整理,都很有趣,特別喜歡2023年浪漫台三線的宣導影片,盤踞在休旅車頂的石虎,領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各種生物,美得像大自然的詩。
B展區的「客家進行式」是台灣的整體速寫。第一次參觀,可以當作環島旅程的微縮版,從雙北地區的「都會客展區」出發,流動與掙扎,隱形與奮鬥,認同與甦醒,是客家雛形、台灣意象,也是所有從原始到聞名的具體象徵;接下來走「台三線展區」,桃園、新竹、苗栗到台中,北部丘陵地區的山林拓墾,從陂塘、物產到產業變動的滄桑,「浪漫台三線」的客家文藝復興焦點;繞進南投、雲林、台南三個「獨立展區」後;通往「六堆展區」,高雄繁複的「觸動未來客」青春活力,對照屏東平原簡單的水晶燈般金黃稻浪;最後走向「台九線展區」,地景和人文交織的花東拓墾,洄瀾花蓮的豐饒和原客台東的蒼茫,溫暖中帶著無限悵惘。
第二次參觀,可以放進更多整體文化的理解。從傳統的「台三線展區」、富庶的「都會客展區」到深沉的「台九線展區」,這是客家文化的大俯瞰;再細膩領略「六堆展區」和「獨立展區」,這是客家風情的小鏡頭。
接下來無數次的進出參與,可以放進獨特的個性,認識客家、理解文化、感受台灣、凝聚共識、表達渴望、想像未來……;還可以縱容偏見,為「都會客展區」、「台三線展區」、「獨立展區」、「六堆展區」和「台九線展區」排序,票選出心目中的排行榜。
有時間,就縱容自己的喜歡,多走幾圈。我們總是因為喜歡,發現了許許多多別人不知道的小驚喜。 2.文化之美,來自於多元撞擊和滲透融會
如果把「世界客家博覽會」擬人化,簡直是上班族的逆襲。周一到周四低調安靜;週五到週日鮮活喧囂,展場到晚上九點,全日點綴著光雕、市集、劇場、街頭演出……,光是「看熱鬧」就十分歡喜。如果想避開人潮「看門道」,平日展場只到晚上七點,要看的內容很多,第一次逛展,就需要一點點「前置作業」。
和創作坊夥伴們相約周一看展,人較少,看得自在;但因為提早閉館,時間規畫要用點心。我們以「環島微旅行」、「文化理解」和「偏見排行榜」三個層次做遊憩指南,先透過網路介紹和路線定位在腦中跑一遍。下午兩點半集合,先分發蛋捲和腰果包裝小袋,培養「戶外教學小旅行」的心態,重溫童年學習的熱切;以「世界館」做起點,半自助導覽一小時,有共同的關注,也有個別的駐留;「台灣館」環島微旅行全面導覽一小時後,再循著個性和偏好,深入探索,直至閉館;告別小點心和微旅行,到「桃客饗樂」美食市集享受熱食。
吃碗粄條後回到面對臺灣館L型外牆的「Mello Travels」小丘,傍著大狗狗欣賞光雕投影《回庄》的電影小敘事。穿過「時光風帆」、「風自遠方來」、「雙獅迎賓」、「石虎戲蝶」,走近青塘園的「森林光廊」,在水塘上的小涼臺看《客垠》,空靈的樂音浮盪在水色粼粼,襯著穿梭在古今虛實的幻鳥,白露微霜,宛如幻夢。夜風水岸閒坐,讓飽滿的腦子和深受撞擊的心靈鬆出一些縫隙。希望之塔和永恆之塔的小散步,挑起我們好多共同的記憶。那時,剛完成《崑崙傳說》,兩座塔的安定和怒張,宛如陸吾和白澤的對照;斜坡上大片的黃槿花繁,以及站在盛開的大花紫薇下的幸運傳說,都隨著兒童美術館的施工,全部剷平了。
爬上之字型的「藝術山丘」,近九點,夜慢慢靜下來。夢工廠廠長是創作坊團隊中唯一的「客籍代表」,笑說這特別的一天,是閩南人導覽閩南人看客家展。這陣子帶著幼兒、學生、朋友……,一遍又一遍出入台灣館,好像這些「客人」真的都不是「客家人」耶!想起總帶著善意看待世界的新平校長,充滿溫柔情腸的回應:「秋芳為客家、愛客家,筆下的客家,更客家。」
其實,我不是為客家、愛客家而寫客家。而是感謝這世間的文化之美,總來自於多元撞擊和滲透融會。看差事劇團《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的紀錄短片,串接五〇年代客家庄的勦殺證言及1989年的遠東化纖罷工事件,呼應《人間雜誌—客家專輯》,更以白色恐怖客籍家族悲劇展開歷史溯源,召喚壓迫體制下的身體記憶和悲傷又無可挽回的悲劇力量;一遍又一遍聽林生祥的《野蓮出庄》,看美濃反水庫運動後的青年返鄉,倔強,堅強,絕美,無論是不是客家人,我們都會為這世間這些、那些故事,有這些、那些努力發聲的故事而感動。
最奇異的影響是,這陣子喜歡選播〈野蓮出庄〉,餐桌上跟著也常常出現水蓮。 3.小鏡頭排行榜
喜歡在導覽後讓各種不同的參訪者各自探索,深入地景,區別出各自的「最愛」排行榜。
年紀極小的阿Mo,唯心至樂。在台九的花蓮重疊影音裡,玩得忘記了時間流動;其次是新竹煉金墻的科技互動長廊;同樣型態的新北桐花,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沒多久她就迅速離場?只猜想是不是科技炫目,不那麼吸引嬰幼兒?或者是頭暈?
芯丞是學生,特別認真,從大展區的「臺三線」、「臺九線」和「六堆」,到小鏡頭的屏東水稻、桃園埤塘和南投龍船,做報告如寫作業。
新竹團隊為了教學方便,出入展區,依序最喜歡「台三線」、「台九線」和南投雲林台南的「獨立展區」。
無數次盤旋在「雲林」和「台南」的我,始終無法決定,究竟誰是最愛?剛開始真的好喜歡「台南400.客與同行」,以百年祖譜擴散到物件、人物,從歷史起點聯繫起府城百工百業裡的14位隱「客」,結合農具、推車、清潔隊背心、課本、溫泉木桶、咖啡機、消防服、公文、詩作原稿,以一句淘氣又特別有道理的「金句」,吐露農民、消防員、理髮師、清潔隊員、早餐店老闆、醫生、教師、詩人、建築師、區長、咖啡師、高中生、國小生和溫泉業者的生命故事,編織文化脈絡,牆面上的大字,「台南有客家人嗎?」讓人看得驚心動魄,充滿歷史厚度。
隨著出入台灣館的次數越來越多,深深愛上其實沒有太多客家人的雲林館。「覓覓詔安-百年文化釀造的神秘詔安風味」的佈展巧思,結合農牧特產、食材分類和果菜市場的空間意象,呈現從土地到餐桌的生活聯結;與飲食作家盧怡安合作「上菜」的精緻餐廳,具體展示豐饒的物產與人文;最有趣的是,透過隆興閣掌中劇團的廖昭堂藝師重現詔安客語布袋戲,每個布偶的生命故事都受食物而牽引。詔安客約占全國客家人口1.7%,是台灣目前最少卻也獨特的一支客家族群,語言充滿閩南韻趣,聽起來,有一種混族群的親切感。
台中市的「沐山之客」,以沿大甲溪流域建立的淺山聚落「大埔客家」做表現主題,沉浸式的入山感官體驗,穿透時空通道,沐浴在山林的豐饒生態。宮廟科儀祈福的大甲溪之水為核心,以「圓」為概念;依山傍水,重現防禦型聚落空間;無論是包裹四周的籤詩、農村生活的一日散策或野生動物的24小時錄影,都透露出天地有靈、敬山愛水,在友善農耕中永續的感恩和謙卑。
找出心中的最愛排行榜後,意外發現,雲林、台南和台中這三個展場,策展單位都出自「樸實創意」,好厲害! 4.大展區排行榜
反覆散步閒走,「台九線」、「六堆」和「台三線」,成為以區域展場排序的最愛排行榜。
最喜歡待在「台九線」展區,在絕美的地景和悲傷的往昔中,冒出壓抑又無從遏阻的深邃和活力。從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開山撫番,漢人遠赴花東拓墾;經歷日治時期的河川調查與整治,客家族群在河岸新生地開拓出關山、池上的「人間淨土」。客家族群和原住民換工、通婚、互助合作到傳統活動相互參與,發展出多族群共生的人文風景;翻山越嶺的生存掙扎,透過科技藝術與自然媒材,串起洄瀾縱谷的豐美和挑戰,是追尋,也是回歸。
通過「浸水營」古道跨進台東,植栽仿作林道,重現漫著稻穀香味的曬穀場與大廣場,承接大家的疲累與休憩,互動與珍惜。逛台灣館,走累了,喜歡坐在這裡,耳邊傳唱的客家山歌,喑啞悲傷如夜黯鳴泣,布幕上的山海全面包裹著漂流的心,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多元層次,寄遞著台東的美,台東的好,台東的包容一切。
感覺上,客家議題有點滄桑,但是「六堆」展區卻呈現出跳竄奔騰的活力。「堆」是客家墾民組成聯庄自衛組織,前堆、後堆、中堆、左堆、右堆、先鋒堆,分佈於大武山下肥沃的的沖積扇扇端湧泉帶,是目前所謂「客庄369」中最早開墾的區域。高雄「觸動未來客」的時空行進,從右堆先民在1736年前後的拓墾歷史、1992年反水庫運動與加入WTO衝擊,梳理到2023年族群文化交融的現在。具有傳承意義的紙傘,音樂,文學,廟埕;在地鮮活的野蓮和白玉苦瓜等溫室農作,呈現出高雄四大客庄聚落各自的風土、產業與獨特厚實的文化。 屏東開埤做圳,孕育肥沃良田,大面積隨著參與而擺動的金黃稻浪,成為豐饒安家最美的意象。只可惜,精心打造的互動裝置,隨著看展的粗疏破壞,很快就變成「僅供拍照」。我們如何以一種落實在生活中的深邃感動,讓美學教養從拍照曬文的「到此一遊」,轉換成語境的理解和異質文化的相互靠近呢?
「獨立展區」不易形成大範圍的對照和感動,即使雲林、台南、南投的策展精巧動人,真正形成認知位移的,還是得靠全面又多元的大型展區。
「台三線」勾勒出從18世紀至今北部丘陵地區的山林拓墾,以樟腦、茶等物產帶領台灣貿易擠進世界經濟地圖,從陂塘、物產、茶金到產業轉型,呈現過去客家的拼搏,也嶄露「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客家文藝復興。桃園的真假埤塘吸睛搶鏡;新竹縣的信仰之塔,很常成為各種客家佈展的要角。偶然設計的新竹市「客家煉金術」,先由科技牆表現農耕織作、工業製造到科技產業的城市轉型;又回到高速高鐵為一棵老樟樹讓路的時空故事,呈現新竹城在新舊衝突中的努力,讓傳統與科技相互輝映。苗栗的「山項.尋」以光柵結合攝影呈現入山開墾「山項尋」的深意;結合苗栗山城丘陵地形與登窯,穿越「石虎秘境」,走入展場山林,尋見陶藝、木藝、文學與各種演藝痕跡;最後又回到台中山中,領略在傳統中固守的生命豐饒。
最後的「都會客展區」,客家族群的屯墾隨著1960年代後期都市化逐漸隱形,迥異於原鄉群居的認同失落,在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後再次甦醒。「台北市」的時光列車,透過文本採集、文化轉譯、文化IP授權和國際影展獲獎等具體事蹟,渴望「發聲.發生」;新北市的「客之繹術」以互動遊戲、多族群對談與沉浸式投影展現文化底蘊。
中央補助12億,市府自籌3億,總計15億的「世界客家博覽會」,展期66天,感覺很長,其實過得很快。15億,究竟是甚麼樣的概念呢?就是年薪百萬的菁英,一毛不拔,所有吃吃喝喝消費娛樂都得寄生人際支援,小心保養自己,不準生病、疲倦,隨時提高警覺,跟上時代需要,保持到120歲的高齡仍具有高度價值,這樣埋首工作100年的總收入,湊成1億,然後,收集15個不眠不休的菁英「天使」全力奉獻,最後終於達標。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怎能錯過這2023年的台灣集體記憶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