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年照例翻騰的初選
每到尾牙前,關於年度書的思考,最先浮起來的,總是各種各樣的小說島嶼。有一些小說很驚人,逼近陸塊,足以撐天立地,自成一個宇宙;有一些小說帶著創作者的獨特氣味,串連成列島;有一些小說在相近的議題間不由自主地飄浮、靠近,彙整成環島……,我們宛如在汪洋中孤獨飄流的一生,因為小說中的這些人、那些事,總算有一點喘息的機會,在大大小小的島嶼間靠岸、停留,在各種人生困境的模擬和答題中映照自己,無論能不能解答,仍然得在休整後帶著各自的難題繼續前行。
虎這年,從《擔馬草水》的春節閱讀開始,許多被遮蔽、被遺忘的悲憫和寂寥,在漫長的假期中釋放瀰漫,而後不得不接受。年中經歷疫情停課,清明、中秋連休,幾個計畫中和超越計畫的長假,循著《高度狂熱》、《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換身双子》,簡筆勾勒出橫山秀夫、三浦紫苑和伊坂幸太郎的書寫譜系,想著在這幾本書裡尋找年度推薦。
後來,愛上「學校沒教的事,就問大師」系列中磯田道史的《歷史是一雙靴子》,簡單的文化探索,寫的是過去,照現的卻是前路,即使沒有精準的答案,我們也可以找一雙比較合適的靴子,想辦法走得比「以前」輕鬆一點點。相對地,只看當下的《激流與倒影》,不斷徘徊的夢幻泡影,過去和未來糾纏,這樣艱難卓絕的真實奮鬥,光色耀目,卻又在暮年回眸時直視殘骸破碎,只如颱風掃過,翻騰於台灣文化波濤,強大而又脆弱。
這時,翻讀《跟著感覺走就對了:塔莎老奶奶的美好生活1》的簡單日常,成為晦暗中的微光,覺得特別動人。也許是連續三年的疫情閉鎖,讓我們從「佐賀阿嬤」的強韌戰鬥中學會珍惜當下,接下來的《創造你的生活樂趣:塔莎老奶奶的美好生活2》和辰巳芳子的《生命與味覺》,都表現出一種「品味瞬間永恆」的老奶奶生活哲學。
回到黃啟方從日常飲饌解讀蘇東坡的《人間有味是清歡》,慢慢擴大到細膩精緻的韻文簡史《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系列兩冊,和充滿個性的文字溯源異想《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365+1全新修訂精選輯》。古雅的韻趣和日常的熟悉彼此交疊穿織,這就是我最習慣的文字宮殿。韻文的閱讀和領略,和生活語境密切相關,隨著一遍又一遍的熟悉和把玩,慢慢累積,最後的年度推薦就纏附在《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和《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反覆心情「拔河」。
這兩本書,都是大部頭的系列整理,同樣出版於2021年12月,但又在雅與俗、經典與日常間形成反差。深入淺出的校園講座《天光雲影共徘徊》,努力做到生活化的柔軟和靠近;點到為止的網路說典《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則是在輕鬆趣味中,奮力在典故厚實中提供人文滋養和生活溫度。
如果要在一整年的閱讀中,找出一本案頭書作唯一推薦,可能,《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和真實生活更靠近一些。尤其歲末,聖誕節的歡慶漫天飛旋,讀一些舊典故,除了轉換心情顏色,還能帶幾分韻趣活用於閒聊和日常。 2.從「漫遊者」的自由慢行到「麥田」的種子落土
作者許暉旅居雲南大理,出生於1969年,主編《「六十年代」氣質》和《中國歷史的後門》,對身處的時空,以及流盪在時光中的脈絡,成為執著一生的閱讀重點和書寫核心。透過《身體的媚術: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亂世的標本:中國歷史上的亂世人格症》、《亂世之鞭: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30個人》、《悠悠鳳與凰:那些過往的愛情與陰謀》、《植物在絲綢的路上穿行》、《香料在絲綢的路上浮香》……這些主要著作的書名,以及從通俗論述轉進日常用語溯源和衍繹的《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日常俗語》、《100個漢語詞彙中的古代風俗史》,我們看到繞行在知識碎片化的後現代環境,帶著點懷舊情懷沉溺於小敘事,透過小鏡頭,張望、拆解大時代的運作和變遷。
台灣大雁出版基地的「漫遊者文化」,在2011年系列出版《這個字,原來有這樣的身世!重返漢字的演化現場,細數每個漢字的身世履歷》四輯、《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五輯、《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漫遊者」,意指「遊心於萬物之上」的一路觀察,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自由漫遊在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尋找適應未來的閱讀形式,以至於在近十年後的2020年,又發行了有聲書《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一日一詞,精選365》。
「一日一詞」,很容易讓我們聯想起台灣從1981/1/25到1998/5/28播出的《每日一字》電視教學節目,每集約5分鐘,一日又一日滲透成跨越時間長河的共同記憶;而後又衍生出各種媒體不同背景和不同目標的「每日一詞」專題欄目;慢慢又在後現代的資訊洪流裡,從校園、媒體到影音網域,各自發展成每日晨讀、夜話,或在特定時空中一點點又一點點的申論主題,伸展出各自歧異的魅力。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在「漫遊者」經歷漫長時間的散輯收錄,2021年12月,轉至「麥田」全新整編。「麥田」是城邦文化旗下的重要書系。2022年1月,麥田為中國學者曹雨的《中國食辣史》改版成《激辣中國》重新包裝出版,但台版將書中「大陸」一詞直接取代成「中國」,以至於出現了「哥倫布發現新中國」、「印度次中國」之類的字句,這本書在中國出版時已被刪去涉及紅色政治章節,在台灣也遭到篡改,最後在出版社公開致歉後收回重製,成為這一年兩岸授權、出版和意識辯證中值得注目的論證實例,引起更多關於版本取捨、包裝和行銷影響的多面思索。
隨著「麥田」改版,新書選用的書名很長:《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365+1全新修訂精選輯》,直白揭示了自由慢行的原始樣貌,經過修訂和精選,每一顆自由書寫的麥子,已然轉型成種子落地後的豐饒滋長。依據筆畫順序的「每日一詞」365+1,適合在2022年迎新開展,藉由紮實又有趣的國學短文,有時間,藉由一小段閱讀時光,重返歷史現場,過了一年,不知不覺就添增出許多不是「生活必然」、卻是「人生偶然」的雅趣和微光。 3.有了書,生活的滋味就不一樣
厚達571頁的《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365+1全新修訂精選輯》,拿在手上很重,不適合當隨身行走的「包包書」;但也不屬於書桌前的「研習書」,有太多重複的資料和反覆的典故,一口氣讀上幾個小時,難免雜沓累贅;但又不適合一本正經地依循「每日一詞」的暗示,幾百字的篇幅太短了,一天一詞,剛提起閱讀興致就放下,沒勁又掃興。閱讀時,還是得繼續翻讀幾篇,前後映照,喜歡的小篇章貼小標籤或摺個狗耳折頁;沒事時翻翻做過記號的小文,流連往返,深刻感受漂流在遠逝時空中活過又被遺忘的典故情韻;也可以在讀書寫作時相互印證,咀嚼典故,不再是不著邊際的文學浪漫,而是確實洋溢在現實生活中的流光餘味。
這本書,閱讀最初的趣味,來自於陌生的美感,也就是反轉平凡日常的偏見,不帶負面評價,直接回到字的原始意義,對字,多一點感覺。比如說,「墊背」是往死人身下墊錢;「人妖」是人為的災禍;「家累」並沒有任何拖累,純粹只是累積了家財萬貫;「家賊」不是為了偷竊,而是家生豢養的刺客;「買春」並不陰暗,而是買了酒,裝載著花開醺然的春薰。
再沿著過去的時空緩步優遊,看見各種不一樣的生活面向和古典情懷。從空間變化來看,地老天荒的「荒」,是遼遠的丈量單位;「胭脂」指的是匈奴聖山的傳說;科舉貢院的監管,從「天字第一號」開始;「奧」是堂屋西南,用來祭祖敬獻,奧援才成為神靈的暗中保佑;北方竹子珍貴,照顧著稀有的竹子,才懂得竹報平安的慎重。在時間流動上,也可以在不同制度和風尚中,感受有趣的差異,「牢騷」是刷馬時的哀歎;主人敬酒叫「酬」、客人回敬叫「酢」,形成「應酬」的飲酒禮節;古時債權人執左券、債務人執右券,所以想要「穩操勝券」,應該要先確定自己「穩操左券」;「殊」是身首分離的死刑,越襯出殊死戰的退無可退;作家,本來只是指持家,時髦一點可以說是「家政婦」,自王維以後,才指涉做碑刻的歌頌派創作者,此後才慢慢多出寫作的意味。
除了這些時空差異形成的後設趣味,還有許多生動清新的雜學知識。「鬼見愁」是一味中藥;「應聲蟲」是一種怪蟲引致的陳疾,需要精心調養;「湯餅會」的湯餅,原來是湯麵;「漫畫」指的是鳥的名字,接近我們現代的白琵鷺;「狼狽」不是兩種動物,而是老狼蹣行的窘態;從《山海經》神獸退化出來的「狡」和「猾」,變成詭詐犯罪的刑名。至於坐鎮《山海經》起點的神異招牌「招搖」,是北斗七星中的老七;當我們把視角遠眺星空時,「授人以柄」指的是彗星;「井水不犯河水」以二十八星宿的「井」宿來區別銀河南北,方便做天文學研究。
各種各樣的古典雜學,常常是許多小筆記的耙梳,各種各樣有趣的傳奇故事,簡短篇幅,就醞釀著無限可能的玄異傳說。《聊齋誌異》的馬虎;《神異經》愛說謊的「訛」和荒原愛說大話的「誕」;「孟婆湯」的「孟婆」是風神;《神仙傳》的董奉,以杏林創造出悲憫的土地;天地山川的祭祀,常常聯繫到八神,八神中的「陰主」,主管出現在渤海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所以囉!別忘了「方丈」其實是產出不死之藥的仙山。
透過這些典故溯源,讓不同時空的一些人、一些事,成為話題、釀造記憶,形成丈量生活的嶄新依據,實在是有趣又有意思的事。尤其,呼應著2022這一年的生活印記,拼貼漫長時空的《小說拾光》,剪輯光點,閃爍著翻新日常的陌生美感;出版「早安.經典」,趁著晨讀每日一詩,《有了詩就不一樣:來讀詩經吧!》《做自己的煉金師:來讀論語吧!》,回溯不一樣的生活面向和古典情懷;編撰《110年童話選之未來會記得》《110年童話選之現在很珍惜》和《一顆星子,這樣仰望星系----林文寶小徒弟的幸福路引》,享受著生動清新的雜學異想;以及完成《山海經》衍異的《太初傳說》三部曲,在玄異傳說中跋涉,成為一天又一天的提醒,這個詞,這個世界,這麼多計畫或計劃不來的奇幻光影,原來都含藏著這麼多意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