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7年「人生旅程參觀團,醫院站」,倉促來回,像天使的贈禮。長期希望「大家幸福」的信念,轉了個彎,心願變小了,就算是「當下幸福」的微光,也覺得滿好。
2018年送別父親;2019年阿姨離開,我們家的上一代,就這樣「沒有」了。日子還是得繼續,籌辦「小說拾光」寫作會,細細撿拾著花瓣般芬芳又會發亮的時光。時間,像一列穩穩前行在康莊大道的大眾列車,忽然岔進小徑,沒有那麼多家人、朋友,沒有那麼多團隊、學生,就是文字和我,安安靜靜的,咀嚼著流光如水,諸多滋味。
和季眉結緣,剛好在這歷史崖岸。從《100個傳家故事》套書開始,摘選諸葛亮的文學形象,特寫他的妻子、錦囊、帽子和饅頭,像伸出腳,踩踏著水浪,試試溫差;接著跳進《山海經》泅泳,《崑崙傳說》三部曲完成後,我喜歡的文字川流悠然轉彎,就在這些孕養我的文字山海裡,開始「早安,經典」的爬梳、整理,2021年初,因應裴溥言老師百歲紀念,《詩經》先行,而後瘟疫漫天,剛好適合讀《論語》,緩緩生養出支天撐地的力量。
☆春秋,時間的流動和凝固
孔子快兩千六百歲了!《論語》就是當年他的學生認真記錄的「教學日誌」,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年年為他盛大慶生,唱歌,跳舞,選擇最聰明的吉祥物「智慧牛」,讓大家拔智慧毛,尤其是「牛頭」和「牛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近三千年前,就是《封神》那個神話時代過了幾百年後,西周滅亡,周平王東遷後,王權沒落,地方勢力崛起。為了維持安定,由最強大的諸侯主持「歃血為盟」的儀式,先選出聖牛,祭拜天地神靈,接著割下牛耳取血,將血塗在唇上,再將牛耳放在珠盤上,讓與盟者相繼在唇邊沾一點牛耳血,表示「我們說的話,天地神靈都聽見,我們必將承諾守信,天地為證」。
幾千年來,盟主「執牛耳」,不只成為「冠軍」、「第一」的象徵,更重要的是,這種「向天地祈福」的神靈寄託,同時也代表一種為天下帶來平安喜樂的願望。幸福啊!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不知道經歷過多少人一起努力,更需要我們好好珍惜。
回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原始初民對天地萬物的試探,只能在有限的「知識」基礎上,任著想像力無限開展。殷商時期「天命所歸、不然就會受到天譴神罰」的思想,很容易放縱了「近神階級」,在私慾中慢慢腐朽。到了周朝,特別記取殷商覆滅的教訓,理解「神」的意志並不可靠,光靠祭祀祈禱,無法保證統治穩定,慢慢從「天命」轉向「人事」,開始重視人民生活的安定與富足,並且將重要的戰略土地,分封給周室血脈,希望通過這層層分封,建立不可逾越的階級分界,讓家國天下萬年長安。
可惜,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有王朝的「萬年長安」,都只是奢想。安定的日子過久了,王權鬆懈;宗姓諸侯間的親密情感,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層層分封,各自脫鉤開展。這有點像一家不斷在各地拓展連鎖分公司的大型品牌,總公司收益不錯,安逸享樂,放鬆了對各地的分公司的監管和輔助,一方面,大家不再依賴總公司,總公司的威權約束消失了;另一方面,得不到挹注的小公司,面臨經營危機時,變得脆弱惶恐,那些資源豐富、管理卓越,並且多元人才受到重要的分公司越加擴張,這就形成了諸侯爭霸、百家爭鳴的嶄新時代。
對於平安喜樂的願望,人人都有更多的想法,全力促成實踐和改善,諸侯衝突變多,階級的界線慢慢消失,孔子就在這個「世界正在轉型」的關鍵時刻,誕生在魯國陬邑(現代的山東省曲阜市東南)。魯國是周朝在萬里長征後封給周公的「分公司」,因為他必須留在朝中輔政,就由大兒子伯禽就任第一代「CEO」,先武後文,在齊國軍隊支援下,掃蕩叛亂,安定淮北,再用大量的典籍蘊養出無數學人,保留最完整的周禮,成為著名的「禮儀之邦」。
在這衝突紛爭、禮儀不斷崩裂的亂世,渴望「匡正天下」的孔子,詳實紀錄著自己國家的史實紀事,旁及同一時代的人事物評論。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14年(前481),這242年的編年史書,以《春秋》為名,寄寓「春酥萬物萌生、秋熟百物捲藏」的時間流動,同時也把歷經千年的流動,凝固在文字裡,從此,東周前半段的歷史就叫做「春秋時代」。
為什麼一定要叫《春秋》、不能是《夏冬》呢?因為啊,原始初民進入種植農藝時代,生活得到保障,卻又缺乏水利設備,夏季洪害、冬季冰封,只有春耕秋收才能代表生活的平安喜樂。這樣的時間領略,影響很多文學家在寫作時感嘆:「人生幾度春秋」,「春」代表一年初始,「秋」預言著一年的結束,時間的流動和凝固,以「春秋」為名,反覆吟詠著各自不同的生命故事。
後來,各國諸侯不再滿足於稱霸,開始兼併、混戰。三家分晉時,周王不但不能嚴懲這種臣對君的恐怖「霸凌」,還正式承認趙魏韓為諸侯,禮義崩塌,秩序瓦解,國與國間的戰爭更為頻繁,這段歷史,紀錄在《戰國策》,宣告「戰國時代」降臨,生活的挑戰也就更加嚴峻。
孔子師生的「教學日誌」,無論在教室或戶外教學,甚至是學生的社群討論,都在安穩的世界正面臨崩裂的關鍵時刻,堅持信念、珍惜生活,洋溢出強烈的「平安喜樂」的願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