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1-17 00:00:00| 人氣4,53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年看電影:10大推薦片單(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極簡淨,想列個10大推薦,很容易找到一些純粹的理由。

    電影不然。個性差異和片型偏好,歧生出各種各樣迥異而難以相互說服的10大片單。

    我的「偏食」閱聽,習慣先挑大明星、導演、動人的劇本,以及足以在心裡不斷反覆迴旋的意象。還是有一些電影,不認得其中的導演、演員,只是被雋永的情味打動,反覆重看,餘味無窮,就從「幕一落下就很想再看一遍」的《橘子收成時》,開始2016年的電影旅程

1. 跨界悲歌

    歐亞邊界、文明交接、中緯度過度到高緯度的影像音聲,這些跨界故事,多半帶著一種陰沉中的暖調,很容易在人性摸索中,凸顯出強烈氛圍,在歲末奔馳過上百部片單後,仍然清楚映現

2015年最強烈的「最愛」,應該是愛沙尼亞的《橘子收成時》(Tangerines),入圍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選來為「創作坊電影日」開片。  

這個獨立於1911年的年輕國家,紀錄著1992~1993時喬治亞(Georgia)與阿布哈茲(Abkhazia)兩個小國之間的「柑橘戰爭」,不以戰場為背景,不是貪愛橘子熟成帶來的財富,而是捨不得,不忍心橘子落地、土地被糟蹋的橘農和老木匠,捲進戰事,牽引出不同國度不同立場的庶民浮沉,不說哀喜,而悲歡天地無從避讓,電影最後深藍的海灣,静静等待著我們在記憶中慎重收藏著的璀璨金黃,感恩天地間的祝福,彷彿這個新興小國,在長期壓抑的殖民陰影裡,奮力珍惜著每一吋陽光、每一種可能。

    第一次看見那山路、那樹枝,那蜿蜒的海岸、那簡單的人群,立刻深深著迷。這多像我們的島嶼!這樣辛苦掙扎而大半都不如意時,仍然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堅持,静静擁抱著從來不說的悲傷,相信愛、相信身邊小小的溫度,所以,能夠相信未來。

    這時再對照華語電影,真的很希望,觸及屬於我們自己的厚度高度和溫度。《破風》比想像中更好,有點「台灣窗口」的味道,也看了《Kano》《我的少女時代》和《聶隱娘》。至於《太平輪:亂世浮生》《太平輪:驚濤摯愛》;《捉妖記》《鍾馗伏魔:雪妖魔靈》《情劍》;《迷城》《赤道》,《王牌》浪費了梁家輝和林志玲;《華麗上班族》《財神到》《失孤》《小時代4》;《狂野飛車》,都不是我們的成績,《智取威虎山》簡直變成了張涵予,無論是戲遇到人或人遇到戲,都很幸運。

     愛沙尼亞的《1944》,同時也透過刻畫不同殖民印記的荒謬對立,感傷思索,但又堅定確信,不論國籍如何劃分,我們都是愛沙尼亞。如果可以找到喬治亞的《庄稼之家》對照,暴洪氾濫的沙洲上,埋下一層又一層掙扎求生的人們,無論陽光多麼短暫,活著,就是為了耕耘、為了等待。

    亞美尼亞孤立在宗教包圍中的《切膚之歌》(The Cut);摩洛哥藉《午夜邊緣》拍出盤旋在北非、土耳其、伊拉克邊界的破碎拼圖;墨西哥出品、穿透幾個古老馬雅文明國界的《我要去美國》,都透出艱澀黝暗的生存掙扎。

    波蘭的《華沙諜影》,素描70~80年代冷戰時期,解密90年代關鍵轉折,提出自己的詮釋;俄羅斯的《女狙擊手》《奪命地鐵》極端遊戲俱樂部《致命羅旋》( Spiral),社會情境濃烈;《危樓愚夫》更暴露出共產政權下的貪賄顢頇,唯一的濟世清醒,反倒都成了愚盲。

    西班牙現代的《海上毒戰》和中古的《紅鷹》傳說,呈現求生邊緣的黑暗與光亮;描繪伊斯蘭聖戰爭辯的《無知的代價》(TheIgnorance of Blood),用鮮血交換自由生活的純真。

    巴西的《小丑漫遊記》,奇幻而憂傷;奧地利的富裕,在《投降內幕》(Anatomy Of Surrender)裡引誘著破碎伊甸園。義大利電影《我的意外女兒》《相擁一家親》,歡笑中帶著淚水;超能電影《少年透明人》小有遺憾;足球片《逆境球生》中的經典對白:「有時候,人生就是會這樣。」讓人別生感慨!

                     2. 貴族的殞落與堅持

    「老師,如果你不相信我們都是中國人,為什們我們在創作坊,讀了那麼多詩經唐詩宋詞元曲。」我的孩子們常常問。我總是笑答:「世界上這麼多人喜歡Froster,怎麼沒人懷疑,我們是不是美國人?永恆的美,本來就值得一生相隨。

      這就像美國文化源起於英國,硬要鑲嵌比對,併起來總是有所出入。

      創作坊的英倫小特派回台時,很喜歡嘟起嘴,圈出圓形嘴型模仿含混而帶著貴族造作的英國腔,好聽又有趣。英國電影在表現上,可不只是強烈的英國腔差異而已。在不可逆轉的帝國殞落、財政窘促、人性貪婪崩裂過程中,透過歷史厚度的薰染,一些些始終不變的忠誠和堅持,總是在一些有趣的勾勒、難以想像的選擇中,慢慢透出溫度。

     非常喜歡輕喜劇《渡假時在做甚麼?》,老人意志在紛繁世俗中慢慢被遺忘,純粹的愛、天真的歡愉和堅定的信念,為家庭生活和價值,帶來極大的省思和勇氣。

     誘惑醫生100》,透過偏鄉生活的困境,拼貼出階級差異與靠近。「階級關係」不是靜態的,而是因對象與場域不同而變動,品味的背後,其實是宰制階級的「文化偏好」,當所有美好的「興趣」,不再是階級的造作,而是深沉的撫慰,這就是美好的「除魅」,透過城鄉差異的滲透與逆轉,只要我們願意,常常可以看見不同階級相互接生竄長出來的無限活力。

    階級分裂、權威操作,是一列沒有剎車的瘋狂火車,沒有一個世代,來得及在啟動最初喊停。真實的生活,永遠不可能像電影最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只能期待一些好運氣,讓我們找出方法,學會「珍惜差異」,至少讓這列瘋狂火車,稍稍慢下來……

    電影,就是英國文化阻攔瘋狂的方法。《戰爭日報》《自由之丘》《迷失1971》這些對荒謬戰爭的反省,一向是英國文化的專擅;《皇家夜未眠》(ARoyal Night Out)為女王的皇室負擔做青春剪影;《垃圾男孩》(Trash/巴)的經濟掠奪,《姬械公敵》《特種進化》的科幻預言,《最後的旅人》的孤立,延伸從威爾斯科幻寓言的階級憂慮、弱勢關懷。

連世界最強大的CIA都是英國情報局一手培訓,諜報電影當然是英國精神象徵。終於看齊了大衛.海爾「強尼.沃里克三部曲」:《第八頁》(Page Eight)《強尼之危機四伏》(Turks & Caicos)《永不屈服》(Salting The Battlefield );暢銷連續劇轉拍的《軍情五處:利益之爭》,看起來應該是完結篇了吧?刻意復古的《紳士密令》重拍,既沒有快節奏的現代感,又掉了老片的味道;倒是柯林佛斯的《金牌任務》,頗有英式老特派的情味,所以,他的《魔法月光》和《別相信任何人》,詮釋出幾分貴族造作的熱鬧意趣。

                     3. 法國風情

    法國片算是我們最容易看到的歐洲電影主流。一直很喜歡好萊塢化後依然保留強烈個性的尚雷諾,《普羅旺斯的夏天》最對他的戲路,黑道片《原初》缺少強烈的「亮點」。

    在教師研習時,鄭重推薦《逆轉風帆》;創作坊的孩子們也一起看過這部電影,透過古典的滋養、世界的視野,再回到本土基礎,更能夠擁抱我們所相信的台灣可能。法文片名《En solitaire》,大陸直譯為《獨自一人》,英文片名語譯成《Turning Tide》,台灣因為男主角前一部《逆轉人生》(Intouchables)叫好又叫座,以後無論演甚麼腳色,應該都會被「逆轉」一下了吧?所以,參加「旺迪不靠岸單人環球航海賽」,片名就叫做《逆轉風帆》,如果參加環法賽,應該就叫做《逆轉腳踏車》了吧?

    對照世界地圖看「旺迪不靠岸單人環球航海賽」,更有一種融入說不盡的汪洋蒼茫感,孤絕與溫度、自尊和自信、想要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反複迴旋的光影之舞。電影散戲後,來自法國邊緣的楊,沒有拿到第一,但是,身處文化中心的法蘭克船,還是第一,交錯成動人的電影撞擊。羽豔感嘆:「窮人會世襲貧窮。」秉慧也說:「看完法蘭克的信,心裡酸酸的。」

男主角佛朗索瓦克魯塞(1955.9.21)跨過60歲後慢慢開運,《愛在法國巧遇時》不只和蘇菲瑪索來一段青春般的熱切純愛,還可以保持居家好男人的形象。

法國真是個人人得以嶄露才華的電影奇蹟世界。跨刀擔任配角的吉翁卡列(1973.4.10),可是花美男影帝;他的前妻德國人戴安.克魯格,法文講得好聽得不得了;2007年開始和《玫瑰人生》影后瑪莉詠柯蒂亞(1975.9.30同居至今,自編自導的《我的冠軍黑馬》,可以說愛情事業兩得意;電影中,為任性的吉翁卡列買下冠軍黑馬的老爹丹尼爾.奧圖,以暮年的眼睛,編導《愛似朝陽》,用兩種對立的觀點演繹青春愛情。

    瑪莉詠柯蒂亞詮釋達頓兄弟充滿人文關懷的《兩天一夜》,SOLO型精湛演出,讓人難忘,在數不清的敲門、碰壁之間,真實人生冷冷靠近……

     諷諭式愛情喜劇,是法國片大宗。《鱷魚的黃眼睛》改編得很緊湊;《蛋糕上的櫻桃》稍嫌老梗,女主角伊莎貝卡蕾是法國凱薩獎影后,在《聽我,看我,告訴我!》(Marie's Story)中一甩浪漫愛情形象,坎城導演尚皮耶亞莫斯為傳奇發聲,從失聰機構找到素人挑戰失聰、失明、失語角色,凸顯出堅強修女在死亡之前慎重選擇的人生使命,值得鄭重推薦。

      透過ModCinema World」的轉播,看遍《褓姆Hold不住》《全民替罪羊》《非常4女婿》(Serial Bad Weddings)《難兄難弟》《曼谷大冒險》《小淘氣尼古拉的假期》這些輕喜劇;女兒和綁匪聯手搶足球賽獻金的多重觀點翻轉《不安之家》;中產階級無理由犯罪的《殘酷琴迷》《致命箱》《聖殿騎士殺手》《監弒器》《鑽石13》,這些驚悚懸疑的大量反覆,可以窺見法國人的時間殺手。

                    4. 德國的紀律與省思

    納粹時期的諸多不可思議,人性的殘忍、扭曲、溫柔與祝福,人際的信任、熱情、堅強與勇氣,成為德國電影反覆凝視的檢視、辯證與提醒。

    很喜歡囊獲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柏林影展金熊獎與German Film Awards金獎的《偽鈔風暴》,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被迫為德國製造偽鈔、祕密組織的身分證和護照,總計偽造出134百萬英鎊,比當時英國的外匯存底還多出三倍,這些戰俘眼見任務即將完成,難免思索納粹是否會放他們一條生路?他們又能否拖延任務,等到戰爭結束救援到達?在個人生死和世界治亂之中,最能顯露出聰明人的智慧。

    沉默的迷宮》((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刻畫1958年、距離戰後十幾年的西德,一般德國人對第三帝國的猶太迫害所知極少,倖存者也不願談論,一位奧修維茲集中營倖存者,在路上偶然認出主動借火點菸的人,就是當年迫害他的納粹,從此在寧靜的海面掀起波瀾。對奧修維茲一無所知的年輕檢察官,眼見罪行被抹消,受害者的聲音無聲無息消逝,掀起當時德國人亟欲遺忘的二戰瘡疤,這就是1960年代中期轟動一時的「法蘭克福審判」,長達兩個月,兩萬多人列席旁聽,其中有不少中小學生,首次由德國人自己審判德國戰犯,代表戰後德國的自省精神。

    替身風暴》(Two Lives,則是德國、挪威合製的深沉省思,愛與死,生命與家國……,在簡單平凡的日常生活底下,越揭露越讓人唏噓。我們有幾個人在殘損不堪的人生過後,可以這樣自信地說:「遇見你,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還要八卦一下,劇中女配角可是與影史大師伯格曼維持長達42年情誼的傳奇女星麗芙烏曼唷!也是1979年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女主角入圍,柏格曼代表作「秋光奏鳴曲」中鋼琴家英格麗褒曼的女兒。

    聊到挪威電影,推薦《油海先鋒》,層次曲折,悲欣難抑;《尬車老爸》循著賽車地圖從南而北,極有創意的觀光行銷。順便看看鄰居丹麥的《慾望決勝點》,呈現物質文明背後的迷失;瑞典集資短片《功之怒》,從Kung FuKung Furyry,年輕人的Kuso和後設拼貼的覺知。

    比起來,和「替身風暴」相同素材的《潛伏者之妻》表現稍弱;《回不去的時光》原片名「Phoenix」,雖然戮力揭示德國國族再生隱喻,難免有德國人「消費」猶太往事的感慨。《村莊消失的那晚》在柏林圍牆矗立兩個月後,揹負著童年傷痛的女村長,領著全村村民越過瞭望台穿出邊界,鮮猛地傳遞出生命的堅韌和勇氣。

    德國賣座電影《男孩傑克》和《全球玩家》傳達出現實崩裂後的集體不如意,尤其是《血鷹》,正不勝邪,暴力主宰一切的收尾,讓人毛骨悚然;《眼見不為憑》《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復仇先機》則是全世界都風靡的驚悚潮流;難得的是,帶著格林童話惡搞趣味的《瘋狂鬼幽靈》,是一向不易讓我大笑的德國喜劇片中,很好笑的睡前電影。

                         5. 亞洲觀點

    2009年「三個傻瓜」風潮開始,一路追逐阿米爾汗(1965.3.14)的作品。很喜歡「旭日東昇」的南亞革命英雄模式,不同的民族,都有一些我們不容易懂的堅持,可以透過影像慢慢靠近。

    2012年,阿米爾汗發揮藝人的影響力,主持電視節目----「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採現場脫口秀訪談和記者實地報導方式,將印度長久以來為人垢病的社會問題攤在陽光下檢視。非法墮胎女嬰、兒童性騷擾、印度嫁妝問題、殺蟲劑濫用、醫療不當,社會不公的種姓制度……等。以寫實,殘忍,相較於印度寶萊塢過去的歡樂烏托邦主義,阿米爾走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路。

    節目一播出,佳評如潮,收視率累積超過五億觀眾,促成印度Rajasthan邦的最高民選長官已承諾要盡速判決違法墮胎的案件;促成兒童性侵法在印度下議院的通過;阿米爾罕並受邀出席議會委員會,就醫療體系作證……等,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可謂空前絕後,時代雜誌將Aamir選為2013年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並以「印度的良心」為他作題:「一個演員能否改變一個國家?」

    最初以「反殖民悲愴英雄」深植印度人心的阿米爾汗,回到平凡人生,正視日常生活,尤其是對教育的檢視,《心中的小星星》和《三個傻瓜》,讓他載譽全球。他主演的娛樂片《幻影殺陣》打破印度全球票房紀錄;一年後,這項紀錄,又被累積節目案例、提出深沉思索,深刻討論宗教詐騙的《來自星星的傻瓜》打破,這麼嚴肅、又可以呈現得這麼好笑的表演模式,真的非阿米爾汗莫屬。

    如果想追阿米爾汗電影,推薦閱讀進階表:

1.《三個傻瓜》

2.《心中的小星星》

3.《旭日東昇》→2005年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巴西聖保羅影展等各大國際影展參展。

4.《榮耀之役》→據說是《旭日東昇》難以超越的高峰→沒找到,這部我沒看過

5. 《幻影殺陣》→阿米爾汗拼貼好萊塢碎片,注入純粹印度的奇幻靈魂。

6.《來自星星的傻瓜》→鄭重推薦

    充滿期待的婚禮大和解《印度總舖師》,和比利時、澳大利亞和資的輪迴愛情《奇異之旅》(Lovers),都沒有脫出印度片歌舞常模。

    土耳其《冬日甦醒》,應該列為2015必看片單。荒疏奇峭的地景,疏離又膠著的人情,讓長長的三小時,成為短短的喟嘆,關於階級、黑白、善惡、對錯這些……永世不曾改變的爭辯、奮鬥和錯過。至於坎城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人協會在各大影展中頒發的會外獎項「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只是邊緣微光中的時尚加冕。

    伊朗的《愛在邊界》《我的腳會說話》,總是在貧窮窘促中找出路。

    日本的《金錢再見,前往貧困村》,正式向金錢宣示告別;《哪啊哪啊神去村》雖然不算頂尖,到也帶著幾分原著裡的熱切活力。

台長: 小蟹子
人氣(4,537)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幸福跨年紀事 |
此分類下一篇:2015年看電影:10大推薦片單(下)
此分類上一篇:2015年讀的書

育小甄
「老師,如果你不相信我們都是中國人,為什們我們在創作坊,讀了那麼多詩經唐詩宋詞元曲。」我的孩子們常常問。我總是笑答:「世界上這麼多人喜歡Froster,怎麼沒人懷疑,我們是不是美國人?永恆的美,本來就值得一生相隨。」

看著這一段不知怎麼地就哭了⋯⋯
2016-01-17 16:40:52
2016.2.28
【我是誰?我們是誰?】
剛剛獨立25年的愛沙尼亞,多年來,跋涉在「我是誰?」的泥淖裡,舉步維艱。
2015年入圍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橘子收成時》(Tangerines),對長期身分曖昧的戰爭沒有控訴,凝視收納陽光的金橘,忠於選擇,付出所有。
2016年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擊劍手》(Miekkailija),在戰爭的分裂與掠奪中,不能自由選擇的身份,成為原罪,直到逃無可逃,選擇安安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沒有了自己,卻種植出卓然怒長的蓬勃希望。
一如台灣,無論環境如何艱難,我們仍然可以,向著陽光走去。
2016-02-28 09:23: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