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9-02 09:28:13| 人氣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24

<慶十八-藕思>.19~24

19. 快樂與幸福是所有人類永遠的渴求,每個人有各自的嚮往與努力,這輩子也或多或少得到(有這種感受),但確實是您想要的嗎? 能真的感到滿足? 到了人生的最後,是含笑而終,了無遺憾? 或誠惶誠恐,臨表涕泣? 或甚至是不了了之,不知所云?

20. 讓我們理性而睿智的面對人生的無常──為了人生的聚散無常,所求不如願而悲傷,是難免的,但是,不久之後又淡化了,遺忘了。下次遇到類似的事件与情境,又悲傷一陣子,然後,又淡了、忘了……;所以說,「悲傷」也是無常的,我們就這樣陷溺於無助的「起伏」循環,重複著無知的得失計較?除了暫時的情緒宣洩之外,解決了什麼問題?「理性睿智」雖不容易,卻值得去嘗試──它能給我們另類的生命經驗,甚至是更豐富而深刻的體會。悲傷,是一種習性,在生活中自然發作,卻讓人難過;何不試著去觀察它的起因、過程及結局?經常這樣作,雖未必能「迅速驅散湧起的悲傷就像風兒驅散棉絮。」也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態度。

21. 所謂「擁有」,或許是一種錯覺吧?是我們經由感官而看到、聽到、嚐到、觸到、想到……的各種資訊──因為不曉得這是諸多因素/條件所合成的暫時現象,而起了貪愛、執取,然後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說:「這是我的!」這樣的「擁有」雖只是一廂情願的「感覺、想像」而已,卻給人某種實在感、安全感;一輩子以這些為依靠、為成就、為生命的意義、存在的證明,並且可以量化:越多越好、越久越香!然而,就在擁有的同時,又有相對的空虛与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我要的嗎?永遠不變嗎?」於是疑信參半、得失交替、苦樂相煎,何有一刻安寧?而事實上,我們自認為擁有的一切,不但當時抓不住,最後也必失去──或者說:從來不曾被我佔有、在我身上停留!只是心中一段又一段自編自演的故事、自笑自啼的記憶

    22. 宇宙中唯有「成佛」是真實之利,無上功德,此前之一切生活與修行,都是方便,也唯此是眾生的終極歸依及最高成就。世間之所以有諸佛之出興、有佛法之開示,有僧眾之專修,乃至阿彌陀佛之所以廣發四十八大願,建設西方極樂淨土,攝受一切眾生來歸,也只為了這個唯一真實而無上重要的目的:究竟成佛。《無量壽經》開宗明義: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佛教的主旨就是念佛成佛。「以淨為歸,以佛為念」→十方三世諸佛出現世間,弘揚佛法,救度眾生,賜以真實的利益,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23. 念佛人就是甘於平淡,安於平凡,一句佛號老實、重複的念到底—淨念相繼的念佛,不求變、不厭倦。讓這句”具足無上功德”的佛號,日以繼夜的薰習你的心,淨化你的業,與彌陀本願感應,得彌陀佛力加持,現生身心安樂,命終往生淨土。

    24.星雲大師作詞的<祈求>,意境很好,用在淨土宗對”阿彌陀佛”的憶念、信受,也很恰當,相應於”機法”二種深信:

我常常在自想 我來自什麼地方 我細細在思量 我將去什麼地方 憶往事 罪孽深重 怎不悲傷 望前程 十字街頭 只有彷徨(機)啊 佛陀 佛陀 偉大的佛陀 佛陀 佛陀 偉大的佛陀 我依靠在您的座旁 告訴我一個光明平安的地方(法)

 

台長: 象山慶
人氣(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念佛 |
此分類下一篇:《業思想概說》序
此分類上一篇:.13~1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