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rex_chiang/1/124632777359)
這一篇將把中國“經濟發展”做一結束,開始往“民生問題”去談。前幾天和在上海外商銀行工作的表妹聊中國經濟,由於她從小在國外長大,價值觀幾乎全盤受西方教育影響,她就認為中國經濟會一直持續發展,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例證之一就是西方世界不斷的對中國進行投資,中國不斷的高經濟成長率。
一直要再三的強調,文章只代表我個人對中國方方面面的觀察與想法,並不代表我的觀點就一定是對的…說不定我是錯的!是非對錯由讀者自己去獨立思考和判斷,我沒意見。尤其是對未來的會如何發展的看法,自然更是人言言殊,要怎麼看中國的未來,請大家各抒己見各自解讀,時間會告訴我們,誰的推測才是比較準確一點的。
所以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論點在此也要順便介紹一下,這種觀點乍看之下與我的觀點不同,但也能言之有理自成一格,足以平衡一下我的觀點,做為參考反證和對比。這種理論基礎和我假設的一個前提是相同的——在我此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曾提到,人口是決定經濟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更精確的說法是有消費能力的人口增長與否與經濟增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長期看好中國的原因就在於中國有廣大的人口,其消費能力還在不斷的提升,所以未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還能持續一段很長時間。
舉例來說,台灣經濟興盛了幾年?從國民黨敗退到台灣的民國38年起算,到台灣股市上萬點的民國78年為止,小小的台灣和2,300萬人口經濟的小國經濟居然可以連續增長40年!民國78年後的經濟增長就沒有以前那麼快速了,而且必須是跟上時代的行業才有高增長率,技術落後的產業就逐漸因為被低工資的地區取代而沒落了。
反觀鄰國日本呢?日本近二年經濟才開始慢慢復甦了,日本的經濟淒慘了十多年了,我都不知道在“零利率”的政策下,退休的人要靠什麼過活?其實每個發展中的國家都會碰到經濟發展的“天險”,碰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瓶頸,碰到經濟的成長天花板限制;而中國土地和人口遠遠大於和多於台灣與日本,所以中國可以持續維持高度經濟發展幾十年而應該沒有任何困難、也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論。
這派的說法是把中國極權政治和貧富不均的問題一筆帶過,或者認為在中國政府強悍的作風與敢血腥鎮壓的極權統治手段下,中國人民是鬧不起來的,或者不敢作亂的,因此政治仍會持續穩定。如果這個假設能成立的話,那麼中國經濟能長期穩定的持續發展的這種論點也就能成立了!
而我對此點假設則抱著高度懷疑的態度,我相信中國有一天會走向台灣民主的模式,因為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候,就會累積足夠的社會能量迫使政治發生改革。如果也像台灣一樣以不流血的方式進行政治改革,那麼中國社會將會混亂一陣子也是很正常的,在政治改革和社會動蕩的時期,經濟發展必然也會跟著停頓下來的…一如現在的台灣!所以台灣其實是中國民主化的一面鏡子,不能輕易被中國統一,以免中國失去一個有高度參考價值民主轉型的台灣經驗。
此外,中國經濟發展是一種脫序、過熱和畸型的高爆發增長,也必然會帶來一定的後遺症。舉例而言,中國現在正要發展風力發電,這是可再生能源中已經成功商業化的一種發電方式,歐洲也立法規定在2020年,歐洲的風力發電必須佔所有傳統發電的12%,這個計畫就叫“風力12”。由於目前風力發電的電價比傳統火力水力或核能發電貴,所以在發展風電初期政府必須補貼風力發電廠,補貼的資金則是從提高傳統電力的電費中取得,再補貼給風電廠,以鼓勵風電發展。
而中國的民營或國有企業為了搶下全國各地建設風力發電廠的項目(中國慣用語,台灣一般會說專案,工程,計畫等等),不惜以低於成本的低價惡性搶標!也就是得標後,在往後20年的經營期是虧損的!舉例而言,比方說風力發電的成本是每度電0.5~0.6元人民幣,搶標的人是以每度電0.48元的低價中標的!正常的報價應該是在0.5~0.6元以上才對!這種低價亂搶標的做法會把這個剛剛開始要蓬勃發展的行業給掐死的!不但搞的大家都沒飯吃,而且還會打擊中國自主研究風電設備的廠商!
那麼為什麼有人要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賠本生意?這種賠錢生意必須有二個前提為條件:一是錢可以從銀行借到…也就是關係硬的人就可以借到錢,在中國做生意用自己的錢當資金的只是小小民營企業,背景強後台硬的企業是到銀行搬錢就能做生意的!
二是只要有“項目”那麼“個人”就可名正言順的撈錢,就達到目的了。只要有項目就必須建設,有建設就必須採購,有採購就會有回扣,有回扣就會落我個人口袋,我這不就發大財了嗎!
至於公司拿到不賺錢的項目最終會因虧損而無法經營下去甚至倒閉…???那關我什麼屁事啊!錢是從銀行借來的,把虧損到要倒閉的公司還給銀行不就好了嗎?神經病!有什麼好著急的?錢是銀行的又不是我的,項目是國家的又不是公司的,而公司不過是我套錢用的空殼子而已!真是關我什麼屁事!
然後我以低價再去搞到幾個項目,又可以繼續從銀行搬錢,接著又能從中拿回扣,白花花的銀子就自然的落進我自己的口袋…這招就是中國相當知名的絕招之一…“空手套白狼”!我要是能認識幾個中國的大官,我早就發了…中國這幾招權錢交易的功夫我都很精通,可惜一直沒機會施展和發揮啊,實在是太埋沒我這種人才了!而且請各位注意一點,我並沒有觸犯任何法律喔!這可比陳水扁或馬小九的主人…馬英九高明多了。(不具公務員身份受賄在中國和台灣都是無罪,但在香港則是有罪!香港廉政公署可以逮捕並法辦商業收賄犯罪的行為人)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rex_chiang/1/124632777410)
如果一個國家的企業普遍存在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思想,有這種可以“空手套白狼”的體制(當然這種體制會不斷的改善和進步,但改革的速度不會那麼快)要說中國經濟能長期發展而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實在真的不敢太相信呢!
如果連這樣亂搞惡搞而經濟還能連年持續不斷的增長,那就太沒天理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外國如美國可以強盛幾十年,而且以美國來講到現在恐怕世界沒有一國能成為超越美國的強國!有一派管理的理論認為美國已經強到以後也永遠沒有對手…我不太相信“永遠”這二個字,但美國在幾十年內絕無對手是可以確定的!
我個人並不崇美,也不哈日,最多哈哈日本的小姑娘而已(看過日劇的“阿信”或韓劇“大長今”的人就知道為什麼…)。但我對美國能強盛這麼久的原因很感興趣,想想過去歷史中稱霸的強國,如今早已沉寂沒落了,為什麼就是美國能強這麼久?美國經濟雖也有起落,但落下的期間不會太糟,升起的時候則是超強!再看看日本,經濟也曾經強了一段期間,接著一口氣就淒慘了十幾年,幾乎差點一蹶不振到以為再也看不到經濟的春天來臨了!
所以如果找出美國強盛的原因加以學習,也許有機會能成為富國、強國。但是現在中國發展的路線和美國完全不一樣,除非中國能別出心裁另闢蹊徑找到與美國不同,但也能成為富國強國之路,否則以中國目前發展的路線與美國不同,恐怕還很難成為一個永遠的強國,而且未來有各種不同的難題將不斷挑戰和考驗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中國能否一一順利克服?這還是一個未知的變數!
再回頭看看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難道蔣介石父子統治台灣時就比現在的共產黨清廉?台灣當時的教育理念也比現在的共產黨好?過去台灣在二蔣統治時代,政府和國民黨就是貪污、無能、腐敗、與黑金掛鉤,一路到了現在的陳水扁政府還是如此;但是以前台灣的經濟依然是高成長啊!直到中國崛起後,台灣經濟才開始受到中國低廉勞力的磁吸作用產業逐漸外移後,台灣經濟才開始走向低增長率,當然台灣人口增長也停頓了,成為高齡化國家之一,雪上加霜的是又加上政爭不斷,所以台灣經濟黑暗期一直走不完…
台灣政爭的原因是有一派叫泛藍叛黨的不認“中華民國”只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心想把中華民國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派叫泛綠的亂黨也不認“中華民國”一意只想建立一個叫“台灣國”的國家…這二黨的共識就是不認中華民國,但都不得不套用中華民國的軀殼。
基本上台灣經濟就是被這二個胸懷異心的叛國亂黨…背叛中華民國…被這二大叛亂政黨的明爭暗鬥爭權奪利給搞爛的;所以才導致台灣經濟的嚴重衰退,台灣今天之所以會邦分崩離兮,上下離心離德,實乃因禍起蕭牆啊!什麼時候二大叛亂政黨能同心一起高喊“中華民國”萬歲,台灣經濟的春天就到了。
照上述的說法,經濟發展與政府的獨裁、貪污、無能、腐敗等無關囉?當然不是,台灣早期政治黒暗的問題不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中國現在也一樣,共產黨的貪腐還不至於動搖中國經濟起飛的趨勢。但台灣經濟到了一段程度,民智已開,社會積蓄的力量已經成熟,加上二蔣去世李登輝善用時代潮流,很快就讓台灣走向民主化。
但現在台灣卻因國家認同問題而造成政爭,直接導致經濟衰退…台灣經濟已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了,還能不叫做衰退嗎?所以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也會碰到與台灣相同的問題,要經濟發展就必須政治開放,但政治一開放就容易混亂(從獨裁過渡到民主時期時,政府的制度和法律都在解構中,法治觀念並不容易建立也不容易讓司法健全能不受政治干預);緊捉政治不開放嘛,經濟又會被掐死,就不易再持續讓經濟能高度增長…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面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難題…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政治控制超高難度的挑戰。
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總體而言我認為還是朝著經濟增長的方向走(因為一但經濟不持續增長時,中國可能會因為民生問題而天下大亂!)但要維持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的政治就必須面臨更開放的壓力;而且必須去解決諸多因為經濟畸型發展導致的問題;解決的好,經濟就能在社會安定下持續的增長。解決不好的話,一種可能是經濟增長開始減緩;另一種可能是促使中國政治民主化!這就是我的觀點與預測。
我相信傳統的天道,王道,人道和一切善意的作為;中國目前在這方面仍不脫霸王本色,沒有民主概念,那麼未來就一定會碰到很多問題的!如果中國這樣霸道的治國文化都能不斷的變的更強更大,那麼我們從小所學的“邪不勝正”,佛教說的“因果報應”,所有一切強調人性和善良的價值就統統沒道理了,統統都錯了!我把台灣小學教科書貼上來,如果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是錯的,那就把書燒了吧!因此我還是堅信論語中的治國哲學: 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rex_chiang/1/124632777431)
以下是三篇取自網路新聞的報導:
其一:
據新華社報導,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已從一個收入分配較為平均的國家,迅速成為貧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之一。 報導說,二零零五年中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達三點二二比一,如果將城鄉居民收入的計算方式、稅賦負擔、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等因素綜合考慮在內,實際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遠在三倍以上。
中國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已超過零點四的國際警戒線,百分之十的最低收入家庭財產總額佔全部居民財產不到百分之二,而百分之十最高收入家庭的財產總額則佔百分之四十以上。
另外,地區間的貧富差距也很大,中國東部最富省份與西部最窮省份的人均GDP差距達十多倍。(取自中央社新聞)
PS. 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其二:
十一黃金周照例是大陸的旅遊旺季,但大陸各地景點昂貴的門票讓不少觀光客望門興嘆。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思維下,大陸網站最近流行「景點逃票攻略」,包括布達拉宮、大昭寺、亞龍灣、大連海洋公園等景點都被一一破解,有心逃票者都可以不費一毛錢進場暢遊一番。
大陸入口網站「搜狐網」最近就掀起一場論戰,主題是「逃票是因為旅遊景點門票價格太高嗎?」結果正方人數竟然是反方人數的近三十倍,顯然逃票已經成為大陸遊客對抗高票價的自力救濟手段。
大陸網站上也流傳著「全國各大景點逃票攻略」,一名網友計算,如果一行八人經成都到青城山都江堰一遊,光門票錢就得花上近一千八百元人民幣,但東逃西逃,二百五十三元就可以搞定。
逃票可以分為幾個類型,以「巧取型」而言,布達拉宮可以「逆向行駛」,從出口進場,馬上就節省一百元人民幣。想進大昭寺,可做樸素打扮,買好「哈達」和酥油燈與當地民眾混在一起進場,足足節省七十元。亞龍灣海灘也不難混入,若干酒店都有「缺口」供直接進場,比從正門進入省了五十五元。
「豪奪型」就比較直接了,不過需要點身手。以桂林伏波山來說,可以直接越過入口左側兩百公尺處一點五公尺高的欄杆。桂林象鼻山可以從入口左側順著公路走上五十公尺,然後跳下兩公尺高的河堤進入。昆明世博園同樣也可以翻牆而入。
「管理鬆散型」的典型案例是西安大雁塔,竟然有大陸民眾染紅頭髮假扮老外,假裝聽不懂中國話就莫名其妙混進去了。大連海洋公園可以趁收票員轉身拿對講機時趁隙而入,當場省下一百四十元;雲南香格里拉松讚林寺的驗票員坐在小辦公室裡,可以根本不理驗票員直接進場,驗票員也當做沒事。
儘管各種投機取巧的逃票方式在網站上流傳,但是也有大陸網友認為,雖然票價昂貴是「搶錢」,不過畢竟這種「搶錢」是「合法」的,逃票卻是「非法」的。更有大陸網友展現出高貴的氣節,強調「凍死不為寇,餓死不為賊」。 (取自中國時報新聞)
PS. 偷懶一下,這篇新聞就當做中國民生問題的開始好了…
其三:
中國湖南省長沙縣日前發生暴力徵地拆遷事件,在未與業主談妥補償條件下,官方出動包括公安、武警等五百多人,強拆村民自留地的樓房,其中包括一棟台商耗資人民幣千多萬元興建的別墅。
香港「明報」今天報導,事件發生在九月二十九日下午,長沙縣官員率領五百多人,並出動消防車、推土機、挖土機,開進望新鄉灰埠村村民鮑正林、鮑細根家的自留地,欲強拆鮑正林家一棟三層樓房。
報導指出,鮑正林一家正站在屋頂抗議,鮑正林手拿汽油壺和打火機,企圖引燃拚死抗爭。村民與執法人員對峙,氣氛緊張。公安等人隨後撤走,但揚言「十一」國慶長假後將再來拆卸。
在鮑家抗爭下,拆遷人員將目標轉移到七十六歲台商鮑淑純合法報建的別墅。
報導說,當時鮑淑純人在台灣,別墅內僅有一名花園傭工留守,正在屋內睡覺。當挖土機發出巨大響聲開始挖掘後,傭工慌忙逃出,執法人員強行將別墅拆卸。
屋主鮑淑純在當地興辦生物工程公司,所建別墅於二零零一年辦理了建屋許可證,該用地為娘家自留地,佔地十畝,僅別墅即耗資三百萬元,加上其他配套,共計花費一千萬元,但長沙縣官方僅願補償數十萬元,雙方一直未達成協定。
據悉,長沙縣當局強行拆遷徵地,擬用以興建私人投資的機電市場,並非中國國家重點工程,徵地面積四百五十多畝,其中包括兩百多畝耕地。(取自中央社新聞)
PS. 中國的公權力和執行力很強,不是很多台商稱讚嗎?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rex_chiang/1/124632777462)
再偷懶貼一篇別人的文章…神啊,請原諒我的懶惰,因為別人的文章比較好唄!
挪威為何沒有 LV專賣店?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製造商Louis Vuitton(LV),目前正緊鑼密鼓,準備進軍挪威,在該國首都奧斯陸,設立第一家LV專賣店,挪威的平均國民所得高達約54,000美元 (約台灣的4倍),僅次於盧森堡,是全世界第二富裕的國家,這
麼有錢的國家,LV為什麼遲至今日才準備進軍?答案頗為耐人尋味。
挪威山明水秀,處處皆是大自然壯麗的景觀,在挪威人心目中,真正的富裕,不是擁有LV的精品,而是清潔的空氣與美麗的峽灣。聯合國,從1993年開始公布全球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根據健康的生活、知識水平、以及生活水準等三項指標,來評估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幸福指數,挪威從2001年開始,連續四年在全球排名第一,這個不愛名牌,酷愛自然的北歐國家,重新定義了21世紀的人生幸福保單。
挪威全國人口不過464萬人,天然資源豐富,是全球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僅次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總值,約占GDP的兩成。許多產油大國,都挾持資源雄厚的優勢,提供低價的石油,給國內民眾消費,挪威政府卻逆勢操作,採取高油價政策,在該國家加油的費用,大約是美國的3倍,因為必須負擔高額的稅負。在此政策下,挪威人自然培養出節約用油的習慣,據統計,挪威人平均一天消耗的汽油量,大約只有美國的六成。
挪威政府,同時對汽車持有人課以重稅,鼓勵民眾減少開車,以降低對能源的仰賴,政府全力發展大眾運輸工具,許多上班族都選擇用單車通勤,使得挪威汽車擁有率,在全歐洲最低,自用汽車平均使用年限,高達18年之久,這對台灣的愛車族來說,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挪威雖然盛產石油,但是政府體認到,油源總有耗盡的一天,必須未雨綢繆,於是在1990年成立國家石油基金,大部分產油相關收入,都進入此一基金,目前基金規模已超過1,900億美元,基金成立的宗旨,在確保對石油資本有效管理,並透過理性投資,來增值,以長遠、嚴謹的措施,將石油收入,轉化為金融資產,基金最終的目的,在回饋國家社會。
挪威政府,前年曾擬定一套石油基金道德投資準則,希望藉此規範基金投資標的,並且善加利用基金的影響力,推動企業治理。
去年石油基金決定出清歐美幾家軍火製造商的股票,此舉頗能反映基金的投資風格。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去年9月挪威政府決定為石油基金,設立道德長一職,以敦促所投資的企業,採取更高的道德標準。
這項首開全球投資界風氣之先的道德長一職,最後由年僅39歲,奧斯陸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少壯派哲學家亨立克‧西賽接任。
天下雜誌,在多年前曾經專文報導,挪威政府施政值得借鏡之處,譬如為了提升文化產業,任何挪威作家,每出一本書,政府便無條件購買1,000本以示支持,此外為了保護弱勢族群,社會福利制度完善,甚至連收容殘障人士的療養院內,都還設有游泳池與音樂廳,讓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的活下去。」
一般挪威人,每周工作37.5小時,每年享有5周的休假,婦女帶薪產假長達9個月,養老金可達薪水的七成,社會價值觀崇尚寬容,重視勞資和諧,政府細心照顧每個社會成員,展現追求理想社會的企圖心。
挪威政府更積極投入國際社會公益,響應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慈善基金會的「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援助計畫,為貧窮落後國家的兒童,進行預防接種。去年底,挪威政府宣布,未來十年將捐出接近10億美元的善款,協助落實此一計畫,令基金會十分感念。
挪威的國民生產毛額,大約為2,500億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 25,甚至落後台灣,這個北歐理想國的經濟表現出色,過去三年挪威奧斯陸股價指數,漲幅驚人,上周五才創下歷史新高,LV這次遠征奧斯陸這個精品處女地的戰果究竟如何,著實令人期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