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14 09:32:05| 人氣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8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唐六祖惠能大師(大鑑禪師)註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復次者。連前起後之辭。菩薩於法者。摠標一切空有之法也。應無所住者。一切之法。應當無所住著也。法華經云。十方國土中。惟有一乘法。謂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謂言心外。即別有法。遂生執著。住於法相。此同眾生之見解也。行於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謂除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煩惱妄相。取捨憎愛之心。世尊即以教法布施。內破一切執著。外即利益一切眾生。菩薩布施。皆應無住。不見有我。為能施人。不見有他。為受施者。不見中間。有物可施。三體皆空。住無所住。清淨行施。不憂己乏。中望報恩。不求果報也。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不住色布施者。謂智慧性。照見一切皆空也。梵語名檀波羅蜜。此名布施。不住聲者。清淨無罣礙也。梵語名尸羅波羅蜜。此名持戒。二乘之人。意謂從聲色起。遂向聲塵中分別。聞樂則喜。聞悲則哀。欲捨此聲而取無聲。名之為戒。菩薩無聲可捨。色若是有。聲從是生。色既本空。聲從何起。若能如是悟者。雖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雖在六塵中。六塵不能染。在在處處。心常清淨。不住香者。謂見色清淨也。梵語云。羼提波羅蜜。此名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惟恐貪著。欲行遠離。故名忍辱。正是捨色取空。不了中道也。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薩忍亦無忍。辱亦無辱。須是自性清淨。不生起滅之心。方始悟明心地。不住味者。謂眾生性。與如來性。無所分別也。梵語名毘耶波羅蜜。此名精進。了知舌根本空。為不住味故云。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或好或弱。不可生憎愛也。不住觸者。謂心無取捨也。內無菩提可取。外無煩惱可捨。梵語名。禪波羅蜜。此名禪定。二乘之人。認觸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離諸觸。色身既本無。諸觸何曾有。又云了觸即無生。不住虛分別。一切諸萬法。本來無所動。六祖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不住法者。謂照見身心法相空也。梵語名般若波羅蜜。此名智慧。諸法屬意。意屬識。此識是妄。金剛三昧經云。所見境界非我本識。二乘之人。分別諸相。皆是妄識。本識又何可得也。菩薩了知本識。究竟。故無外分。黃糵云。本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蕩然。清淨菩薩應如是布施者。謂捨除一切煩惱憎愛之心也。然煩惱本性。皆是妄見。有何可捨。經云。一切諸有。如夢如幻。一切煩惱。是魔是賊。夫見性之人。十二時中。凡遇逆順境界。心即安然。不隨萬境所轉。一任毀謗於我。我既不受惡言。謗黷返自歸己。所謂自作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執火炬。擬欲燒天。徒自疲困。終不可得。故古德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不住於相者。非但見色是相。一切種種分別。皆心為相。如是之相。皆從因緣而生。應知一切分別。皆如夢幻。遇緣即施。緣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諸相。法相既本無。故言不住相。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不也。世尊者。須菩提謂虛空我思量之。實無可思量也。不可思量者。既已覺悟。心無能所。即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豈更有可思量。但應如所教住者。乃謂諸學人。當依佛教。住無所住。必得悟入也。

台長: 人間遊子
人氣(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 |
此分類下一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9
此分類上一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