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0 01:47:21| 人氣5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聽其言,觀其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月18日

(《故事會說話》用新聞學的角度來告訴我們,怎樣寫一篇流暢而誠懇的文章。現在我想討論一下,「採訪報導」和「調查報告」該怎麼寫。)

  寫採訪報導或調查報告,光是文筆流暢還不夠。在深入而廣泛地收集資料和採訪以後,應該認真地思考、查證,剔除邏輯上的謬誤,才能找出事情的真相。這種文章看起來是合情合理的,具有信度(credibility),讀者看了就能接受,並且相信這就是事實。

「君子以德服人」,講道理、重視實質,是高貴的情操。中國人很有邏輯的觀念,不少人喜歡辯論。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人用錯綜複雜的邏輯推理,硬把一匹白馬辯論成「不是馬」。

在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有時候十幾年就可以換一個朝代。哪個官員不小心得罪了國王的人馬,就可能「誅九族」,連累幾百個人。讀書人不敢當官了,只好承擔著「清談誤國、害時亂政」的指責,躲到荒郊野外去採藥、耕種。這些讀書人不敢談正事,只能把聰明才智拿來「言不及義」,上天下海地辯論。

以秸康、阮藉為首的「竹林七賢」,是他們當中絕頂聰明的人。秸康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跟司馬氏的晉朝政權決裂。這些嬉笑怒罵的作品真是膾炙人口,替大家出了不平之氣,也替秸康奠定了「大文學家」的地位。不久,朝廷藉故把他問斬了。秸康在刑場彈琴跟大家告別,從容地赴死。

我告訴治國,他縱容恩慈頂嘴,久而久之讓恩慈養成了頂嘴的習慣。治國賴皮地說:「我造成一半,你造成兩半。」我狂笑了起來:「好能幹,一句話就犯了四個謬誤!」

這四個謬誤是:
一、辭典裡找不到「兩半」的用法,這是一個錯誤的詞。
二、我沒有縱容恩慈頂嘴,這件事不能推到我頭上。
三、「王八看綠豆」的邏輯不通,每個人犯了錯都得負責,這跟其它人的錯誤沒關係。
四、這種講法很有誤導性。

治國也有話說,我也犯了兩個邏輯上的謬誤:
一、用「能幹」的形容詞來指責他,用詞失當了。
二、諷刺他這個人不能幹,有點「人身攻擊」的意味。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不管是善意、惡意或者無意之間,各種資訊裡藏著太多的漏洞。你喜歡看書、聽演講嗎?因為言多必失,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本書、這番談話通過了出版社或聽眾的檢查系統,不一定就能通過你的檢查系統。

現代人急功近利,喜歡講引導(inductive)甚至誤導性的(misleading)話,是不理智而且不高尚的。我們處在這個「巧言令色」的社會裡,不要在資料海裡迷失唷。

怎樣才能找出真相呢?孔子教大家「聽其言,觀其行。」商人說:「貨比三家不吃虧」。記者必須進行交叉比對(cross checking),才能寫出擲地有聲的報導,其實文理各學科都教學生要交叉比對。

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交叉比對,該怎麼進行呢?

我向某甲打聽一件事,他想隱瞞真相。某甲並不傻,如果每一句都是謊話(不正確),會出現太多的漏洞,聽起來就不可靠了。某甲通常會講一部分真話、一部分假話,真假混淆,那聽起來才會合理嘛。

對於每一件重大的消息,我們都應該請教幾到十幾個人(包括自己),把他們的講法「交叉比對」。假設每個人提供的情報都是真真假假的,跟甲談完了,用甲的話來問乙。接著,把甲乙兩個人說的話整理出一些交集,拿去問丙,再用「甲乙丙的交集」去找丁聊聊,以此類推。最後,你會得到所有人意見的交集,大概就離事實不遠了。

「巧言令色鮮矣仁」,但是想找出真相並不難。

台長: 魏筱玉
人氣(5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