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9 14:00:12| 人氣2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要吃糧,找紫陽(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4月10日 耶利米書29~31章

  《趙紫陽為中國的改革撒種》

  凌晨,趙紫陽出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學生中間,眼睛裡閃著淚光,提著揚聲機說:「我們來得太晚了,對不起。」當局決定鎮壓學運,他阻止失敗了,已經心力交瘁,只能勸學生給自己一條生路。

當天晚上,趙紫陽心臟病發作,而且被軟禁起來。學生停止絕食卻不肯解散,半個月以後遭到鎮壓,上千個人喪命。趙紫陽從政壇上消失了,「胡趙之治」宣告結束,但是他已經替中國的改革開放,開闢了一條不歸路。

他是鄧小平路線的先鋒,冒險突破了半個世紀的禁忌,在四川改革農工產業,被稱為「糧神」。他因此調升到中央政府,擔任中央總書記兼國務院總理,繼續在全國推行四川模式的改革。他跟胡耀邦並列為鄧小平的左右手,中國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和推動者。八0年代的「胡趙之治」,是中共執政半個世紀當中最開明的時期。

經濟和政治改革往巔峰發展,中國社會形成「言者無罪」的環境,爆發了天安門學運,要求掃除腐敗,推行民主。趙紫陽主張用民主、理性的手段來解決,跟鄧小平的想法衝突,所以職務被解除了。

趙紫陽把最後的十五年奉獻給改革開放的理想。他不肯認錯,反倒建議加速政治改革,讓它跟經濟改革同步進行,所以始終沒有自由。他的名字變成禁忌,大家卻暗地裡叫他「中國的良心」,國家也朝著他制訂的方向在發展。

他的死,加速了全面性、全國性的改革開放。當局擔心群眾會掀起示威,在他死前幾天,天安門廣場和趙家門口已經戒備森嚴。


§ 加入中共,抵抗侵略

趙紫陽是河南滑縣人,只受過初中教育。抗戰爆發的第二年,加入中共,在河南當縣委書記和地委書記(縣市長)。

中共建國以後,三十歲的趙紫陽去廣東省服務,漸漸爬升到省委第一書記(省長),後來在文革期間被批鬥。1971年,他在五十歲的年紀復出,到內蒙、廣東和四川去領導黨政(當省委第一書記)。


§ 冒險突破禁忌

幾年以後,轉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當時文革結束了,中國社會處於崩潰的邊緣,「天府之國」一片破敗,連年地飢荒,經常有人賣小孩,換取幾十斤的糧票。趙紫陽突破了過去半個世紀的禁忌,在某些定點試驗性地廢除人民公社,大膽地進行農村和企業改革,給農工產業鬆綁。

在農業,推行「包產到戶」制度,農民擁有自留地。生產力提高了,糧食的產量暴增,農民得到溫飽。在工業,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工廠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來生產產品,中國頭一次走上市場經濟。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由四川趙紫陽和安徽萬里點燃的。百姓的生活改善了,「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的順口溜傳遍大江南北。

台長: 魏筱玉
人氣(2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