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網路下載)
『鏡花水月』:喻指一切虛幻的影像。李汝珍.鏡花緣一回:「小仙看來,即使所載竟是巾幗,設或無緣不能一見,豈非鏡花水月,終虛所望麼?」黃庭堅‧沁園春‧池:「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據說,唐代詩人李白,遊采石江,因醉入江中捉月而死。所以有引喻白費力氣,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是空虛幻想,不能實現。
明代謝榛在《詩家直說》卻用這個詞,來形容詩文裡面空靈、不著痕跡、不可捉摸的意境:「詩有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大智度論為了闡述「性空」理論,《卷六》中做了如下比喻:「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揵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意思是:一切法(事物),都如同幻影、火光、音聲、做夢、水中月影、鏡中顯相,並無實體。就像鏡中的影像,水中的月亮,看來好像有四大存在,其實觸摸不著,只是個幻象。如同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法,都從因緣生,緣生相生,緣滅相滅,一切法皆無本體,無自性;一切法當體即空,轉眼就成過去,了無蹤跡可尋。應該用【夢、幻、泡、影、露、電】這六種的比喻,去做「觀想」,是「虛妄不實」、「變異無常」、「生滅迅速」,你能這樣「觀想」,對「一切有為法」就更能「看破放下」,在現實生活上,你就不會處處與人計較,這樣你就不會「取著他」自生煩惱。聖人「用心如鏡」,物來顯相,物去不留。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把他捨得一乾二淨,不會拘泥於鏡中花、水中月。所以聖人的心能「解脫」能「自在」,這是因為聖人有「般若妙慧」的緣故。
歷來禪宗大家們,非常喜歡用「鏡花水月」參話頭,或隱喻,或破迷解悟。節錄於下:
《禪家龜鑑》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兩忘乃是真法。取境者如鹿之趁空花也。取心者如猿之捉水月也。境心雖殊。取病則一也。
《龐居士詩卷下》心王不了事,遮莫向名山。縱令見佛像,實以不相關。猿猴見水月,捉月始知難。緣事求解脫,累劫無出期。直須入理性,成佛更無疑。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十三》水月之姿。空花之表。谷響之聲。摩尼之寶。到處相逢即現形。往來六道無昏曉。一片身心只為人。若箇阿師何處討。
又。鏡像水月。太虛閃電。觸而動之。瞥然影現。
《普菴錄卷之一》認空華為實相。捉水月為真形。出生入死幾時休。汩沒輪迴何日了。
《舒州白雲山海會演和尚》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六》譬如淨月在虛空。能蔽眾星示盈缺。一切水中皆現影。諸有觀瞻悉對前。如來淨月亦復然。能蔽餘乘示修短。普現人天淨心水。一切皆謂對其前。
《景德傳燈錄.卷一四.石頭希遷大師》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凡聖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汝能知之,無所不備。
《全唐文.卷七四三.裴休》空門正闢,法宇方開。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徒令後學,瞻仰徘徊。
拈鏡花,捉水月。水月不真唯有虛影,鏡上拈花終莫白費,若能領悟超然獨醒。我雖不悟,也提一二:
照來顯相鏡非鏡 心明見性鏡是鏡
含苞待放花非花 心花怒放花是花
泛轉漣漪水非水 心潔意謐水是水
朔望殘新月非月 心潭影映月是月
鏡碎難圓需看破
花開花落是輪迴
水覆難收需放下
月圓月缺是因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