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分嗎‧‧‧
撞球,在某些世代或某些人的印象中,可能讓人聯想到打架、賭博、幫派等等。不過在這幾年,尤其在趙豐邦於英國奪下世界冠軍那年後,國內撞球館更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而撞球人口也迅速攀升。伴隨著體育頻道與有心人士的積極努力下,撞球的形象漸趨正常,越來越多人從事或欣賞撞球運動。但如今,幾年的熱潮好像有逐漸降溫的趨勢,讓我們想到了更多年前的保齡球熱潮。
撞球是一種有趣的活動。他的敵人是自己。雖然很多運動某些程度上也可以這麼說,不過撞球在這方面更是明顯。當你在打擊時,對手絕不可能阻止或實際的干擾你,當下只有你面對自己內心的一切,思考可行的解決策略,決定是攻是守。也只有當你自己失誤時,對手才有上場發揮的機會。與很多領域一樣,只要我們能深入,細細體悟與學習,通常可以領會出一番哲理與人生智慧。像是時常從武俠小說或漫畫中聽到的比喻,劍道初習為手中有劍,進而手中無劍而心中有劍,而後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而最後已無有劍無劍的分別。這種寓意其實在很多人生不同領域中都可以找到相類似的意涵。印象中喬丹曾說過:我失敗,所以我成功。是說他在關鍵一投曾失敗過很多次,但也因此成就他的籃球霸業。其中意涵頗值得玩味。你是否也從自己專長領域或他人不同領域中體悟出一番哲理呢。
其實國內很早期的撞球,一些前輩們多是從經驗中摸索,而教導與傳承也多是經驗為主。我想學習過或甚至教過別人的朋友,應該可以體會下面我形容的。當初學或教初學者時,基本姿勢或架竿出竿,都還滿容易說明。但是一旦到較進階的竿法或做球等等,就很不容易由語言說清楚。這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許多高階的技巧竿法,需要練習者親身體會。也因為這些技巧牽涉太多變數,而早期因為經驗為主,國內並無清楚明確的專業理論與術語的整理,所以用語言描述上會倍感困難。但後來慢慢開始有了一些理論與專業術語的建立,如AK點的概念、越多變的顆星公式等等,讓抽象的技術能盡可能的化為語言的描述,而有了相關的理論,我們的撞球水準也更跨進一大步,同時也進一步加速了我們探討更複雜或新穎技術的可能性。
其實上述形容的,與許多科學研究領域其實是相似。一開始多是由觀察累積一些經驗知識,進而歸納整理出一些規則。而隨著研究的發展,必須對歸納出的知識提出可能的解釋等,這也漸漸形成初步理論假設,接下來,當然需要精密的實驗來驗證所提出的理論假設。而當有了一些較確定理論後,我們也可能更有基礎來探討與發現更多議題,演繹推論更多可能的理論發展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早期前輩做的,就是從練習中不斷的摸索,歸納出一些可行的規則,在從各種實際的練習或比賽中,去驗證與修改這些規則。雖然他們不一定理解許多物理的理論,也沒有去深入細究或建立理論,但他們探究問題的方式其實與科學很重要的基礎方法並無差異。只不過他們的議題是撞球實際的技巧等等。科學不該由議題來定義,重要的是面對某個議題所做的程序與方法以及基本的態度精神。這不就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嗎,人人都是科學家。
在這,我們並非要強調,什麼都要有理論,或說理論就是一切。其實,現在有許多人對理論這個名詞有一定的反感。認為理論就只是紙上談兵,和現實根本無關,這種感覺在工商企業界是最容易看到的。之所以會如此,或許有部分原因,的確是在理論本身品質的問題,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們時常把假設推論等同於理論,只注重理論最表面的結果,而絲毫不思考背後的建構細節。
一個好的理論,必然是許多人對某一議題深入探究的解釋推論,更必須經過嚴謹的思辯與細密的實驗重複驗證,而在某些前提或領域中,能夠詮釋一些問題,並且可以引導出更多或更深入的議題。讓我們簡言之,好的理論都是前人的知識與經驗的精華,絕對有價值讓我們去思考與應用。理論與實際不該是兩條平行線,而是相輔相成的,希望我們能深入來思考這其中的義趣。
對撞球有一定經驗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有很多時候,心理層面的因素時常是比賽成敗的重要元素。在撞球場,我們除了印象中較負面的,如煙霧瀰漫,龍蛇雜處等等之外,其實撞球場也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倘若我們在空閒時可以稍稍留心偶而注意的話,或許也會有一番體悟。一些有關社會影響方面的理論或假設,也曾經利用撞球來進行部份實驗。例如:為何有些人在觀眾注目下,打的更好,而有些人卻明顯變差。社會閒散與社會助益等研究就曾對這方面進行過探討。如果我們對某些現象存有好奇與興趣,也不訪自己做做簡單的觀察歸納與推論,但請小心這些都只是假設層次。
開始時曾提到撞球的熱潮似乎有漸趨減弱的感覺。常常聽到許多人從各個層面與多種角度來談我們國家與世界的關係。或許我們從很實際的角度來說,我們國家是否有某些知識或技術是頂級的,是讓國際上各國一想到要學習某方面知識或技術時,就會想到一定要來台灣見習。有什麼知識或技術等,我們在地球上是處於領導的地位。我沒有辦法想盡各個領域,但似乎很少。就從運動來說,我們很重視籃球棒球,有些則是在世界級運動會有傑出表現後,稍有短暫的重視。那麼撞球呢?
我們並不是說一定要發展撞球,其他都不管。而是我們真的看到,國內的撞球水準的確已有世界級的地位,且也確實有一定的人口,為何沒有政府級的費心計畫來發展,而只靠民間有心人士努力,與靠著一波波熱潮來支撐。這真的是很可惜。簡言之,我們有一定的實力成為撞球領導的機會與能力,但需要大環境一起努力,如政府的許多層面的政策與規劃,企業財團的贊助支持與互相發展等等(近來看到Acer與王建民贊助合作,真的很不錯,一方面進行品牌行銷,一方面也幫助了體育宣傳與發展。真希望也有大企業能規劃贊助更全面的互助發展,如舉辦高額獎金高水準的國際賽事,讓我們的企業與撞球都在國際上有著第一流的品牌形象)。或許有人會問,撞球第一又如何呢?我們很難回答,很多問題都可以這麼思考這麼問,它可以有很多可能性,許多世事本來就是如此,不是嗎?但既然有這個機會,為何我們不試試看努力來好好玩它一回呢。也可能有人會想到,撞球在世界上又不是極熱門的項目,連奧運都還沒進正式項目。的確,但還是一個觀念,我們有能力與機會,那這些不就是我們努力的希望與方向嗎。我們當然可以順應潮流來規劃熱門運動(事實上我們做的也不完善。此外在這部分,某些人還是把問題放在前頭,體育好又如何呢?),但也不該忽視我們已有的長處與優勢吧。NBA也不是一開始就成為全球熱門運動,它也是經由許多領域一同努力經營,發展成如今的規模與成就。或許政府現在不太有可能注重這方面,但我們也不該就完全不刺激它與討論。有錢有能力等等的有心者,希望能整合各方之力,真的希望有朝一日,撞球也有全球注目的四大公開賽,而且是以台灣為首。
對撞球有興趣的朋友,應該都還有印象,即便白天上班上課很累,或明天還要早起,但一看到半夜現場轉播英國比賽實況,檯面上的球球變化,選手竿竿的精采技術與心理思考,都讓我們暫時忘卻一切,緊守在電視前,隨著局勢,時而緊張,時而讚嘆;一會歡呼,一會惋惜,更有時心中偷偷希望他國選手失誤,讓我國選手能夠勝利。每次到了搶尾局更是扣人心弦,繃緊神經看著每一細節,也同時思考與學習。這些曾經的美好,如今依然還在我們掌握之中,但也正在逐漸流失。我們真的該好好思考,這一竿是要放開棄權還是要一竿掃檯。希望也祝福我們的撞球與國家,未來能真的成為全球最強撞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