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魚販三人組」固定每周出現一次。
年長的站前面,吆喝、裝袋、收錢;兩個年輕的做後勤,負責殺魚、補貨。
前面擺著約二十個裝不同魚貨的塑膠籃,每籃一百五十、兩百元,多數為一百元;數量和價錢清楚明白,所以生意很好。
更重要的是,比一般攤子便宜。秋刀魚十條,虱目魚肚兩片,馬頭魚三尾,鯖魚大的兩尾、小的七尾,都一百元。
有人問他那一籃小的也是鯖魚嗎,他指指大的說這是阿公,再指小的說這是孫子,「不要懷疑,都是鯖魚。」
人多,殺魚要排隊,有人問佇遮(在這兒)等嗎?他故意拿起一籃魚卵,說蛋(等)佇遮。
一個年輕女子要求殺秋刀魚,他說,「秋刀魚不必刣啦,餐廳都嘛整尾烘;它的內臟好啊,你沒聽人家說呷腹肚顧腹肚,呷胃顧胃嗎!」
動作利落,回應明快、逗趣,原住民口音的台語、國語都抑揚頓挫,很有韻律感。偶爾到這個市場,我都饒有興味地觀看這個鮮活的場景。
但我還是心存疑慮,為什麼他可以賣得比別人便宜?是他直接向漁人批貨,還是魚有問題?媒體上不時的負面報導,教買菜的人不能不緊張啊。
因為吃得清淡,或者說幸好家人一向有好胃口,不挑嘴;我的烹飪能耐並沒有與時俱進,煮來煮去多是比較不費功夫的菜,在烹飪上沒有成就感;但是上傳統市場,我還有興致,它的意義除買菜外,還是看一場生活展覽;如果步行去較遠的市場,更是運動。
台灣的菜市仔可看的多了。我喜歡畫粉彩靜物,光看到菜攤上紅紅綠綠的蔬果,便想著它們就是畫!看到顏色普通、堆疊得像小山一樣的蒜頭或洋蔥,也覺得很美。食物之外,衣服、皮包、床單、窗帘、化妝品、髮飾、尼泊爾鐲子、手錶、保溫杯、觀賞魚,應有盡有;偶爾也會看到賣金飾、水晶、瑪瑙的攤子。有一次我還買了毛筆。
還可以聽小生意人的脫口秀;有些叫賣口白非常精彩,簡直可以去當電視購物台的主持人了。上星期我就看過「兩場」,賣壓麵機和打豆漿機的。我其實並無購買的意願,卻站著把一套操作過程從頭到尾看/聽完。也看旁邊一名中年人安靜地坐在小板凳上,前面擺了一地的醃菜,客家福菜、醃筍、蘿葡乾、花菜乾、霉乾菜,看起來都是按古法、經過陽光曝曬製作出來的。有婦人問他都什麼時候來,他說不一定,「我嘛期待再相會;不過從竹山來一趟,路頭有較遠,無法度時常來。」聽到一個憨憨的老實人文縐縐如唱歌的「期待再相會」,我忍不住笑出來。有個大嬸也很有趣,一面大聲吆喝,好吃的地瓜葉喔,有機的地瓜葉喔,健康的地瓜葉喔,一手一把的地瓜葉同時左右搖動;喊得興起,順便搖晃身體。動作與吆喝很協調,心裡想,難不成她年輕時當過啦啦隊員!
如果是晨運後到早市,看著小生意人撐遮雨棚、搭架、給水果裝盤,掛好髮飾、耳環,感受到庶民小日子的認真和辛苦,就想到市場也不失為現代的「清明上河圖」畫軸,想著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些情感的交融與體恤。
我不只是對台灣的傳統市場有興趣,出國旅行時,如果機緣巧合,可以逛一下市場,也不會放棄。在如今叫首爾的漢城,在東京,在義大利的那波里,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都歡喜逛過。雖然未必實際買了東西,它們留給我的記憶,竟強過風景區。有人說過,「市場存在著當地居民最沒隱藏的一面,也最能看到沒有刻意隱藏的真實生活。」真實的生活最有趣、最打動人啊。
多年來對於衣物的欲望已很低,除非恰巧路過,我不會走進裝潢新潮、價錢昂貴的服飾店;反倒是菜市場裡的小店或小攤,產品家常,價錢親民,會不小心購買。尤其是帽子、絲巾這類附件。
表演絲巾或披肩繫法的攤子很好看,販者多是四十歲以下的女子,披肩在她手中千變萬化,可以變成背心、短罩衫,或者就是披風;可以有邊疆民族風,也可以是巴黎貴婦風。當她抓起披肩兩個角,解說像這樣、這樣時,手勢利落而優雅,還真像飛機上示範救生衣穿法的空姐。她們都很聰明,身穿黑色衣服,繫上任何顏色和花樣的披肩/絲巾,都很搭,也很出色;她們的話深得我心,「一件很平常的衣服配上這一條絲巾,馬上變了樣,去吃喜酒也不失禮。」所以雖然五斗櫃兩個長抽屜的絲巾、披肩已爆滿,我還是不小心會再買一兩條。
傘、襪子、毛巾之類日常用品,我更愛在市場裡買;同樣的產品,即使在大賣場,也會貴一些。這些在市場出沒的產品多是台灣製,品質較有保證;給自己人賺,買起來也比較歡喜。
中國貨充斥後,「台灣製」變得很受歡迎;有些攤子乾脆掛上大大的布招:就「台灣製造」四個字。有一次我拿起一件上衣,習慣性地翻面想看它的材質和產地,賣衣的婦人忽然發起飆,「免看,是中國貨啦!這市場內賣的攏是中國貨啦!」想必她的中國貨常受到顧客的挑剔、嫌棄,才會如此憤怒。
多年前讀過一本書《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美國一位記者憂心中國產品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以一年時間嘗試過沒有中國貨的生活;結果處處碰壁,從日用品、輪胎到玩具,看得到的都來自中國,要找替代品就得多花時間,多花金錢。台灣也早就有了同樣的情形;從百貨公司到地攤,可以看到「台灣製」竟是意外的驚喜了!
傳統菜市場的庶民性,最實際地透露著未經粉飾的物價指數、人民的消費取向;政治人物如果平日到市場走走,不光是在選舉期間才來握手、哈腰,就不會盡講些「何不食肉糜」之類的話,讓憤怒的老百姓拿來作文章了。
《中華副刋》2014/5/1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