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海嘯未歇,最近更肆虐歐元區,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表示,金融危機的本質是金融不穩定,反映的則是資產價格的大起大落。彭淮南的說法,暗示目前政府金融監管的關切重點,將擺在預防房市等資產價格的泡沫化。
為避免金融海嘯產生的資產泡沫化,衝擊國內金融市場及經濟發展,中央銀行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並從外匯管理及銀行房貸業務下手。
歐元區爆發債信危機後,央行昨日首度出版「全球金融危機專輯」,完整分析金融海嘯影響的各個層面,藉此將近期央行出手對付炒匯禿鷹及對銀行房貸關切,提出說明。
彭淮南在序中表示,2007年下半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引爆,並擴大成為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各國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全球所面臨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他說,這兩次經濟衰退事件的背後,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金融危機的本質是金融不穩定,反映的則是資產價格的大起大落。
另外,1990年代,全球出現通膨穩定、產出波動減緩的榮景,自由化與全球化也被視為是主要影響力量;但期間也引發多次的國際金融危機,例如,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就造成舉世震驚。
相對地,這次全球金融海嘯的肆虐,造成危機的基本問題並未改變,彭淮南認為,金融監管制度未能與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創新,同時並進發展,仍然是造成金融危機的重要成因。
彭淮南強調,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國金融市場都被快速傳染,加上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相互影響,更觸發蝴蝶效應,而這也是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所帶來始料未及的嚴重後果。
中國時報 洪正吉台北報導 2010-02-07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