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26 22:24:19 | 人氣5,8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名譽被侵害,被害人可以主張什麼權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絡我們

一、名譽權被侵害,被害人可以主張權利的法律依據為民法第195條,該條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 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以金額賠償之請求權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前2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份法益而情節重大者,準用之。」

二、加害人是否構成民法上名譽權之侵害與加害人是否構成刑法之誹謗罪無必然關係:民法上名譽權之侵害非即與刑法之誹謗罪相同,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個人評價是否貶損作為判斷之依據,苟其行為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之評價受到貶損,不論其為故意或過失,均可構成侵權行為,其行為不以廣佈於社會為必要,僅使第三人知悉其事,亦足當之(參最高法院90年台上字第646號判例)。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或自由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甚明。而名譽為人格之社會評價,名譽有無受侵害,應以社會上對其評價是否貶損以為斷。刑法上妨害名譽罪之成立,固以公然侮辱或意圖散佈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為要件。惟在民法上,若已將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表白於特定第三人,縱未至公然侮辱之程度,且無散佈於眾之意圖,亦應認係名譽之侵害,蓋既對於第三人表白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則其人之社會評價,不免因而受有貶損(參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05號民事判決)。

三、特殊案例:

  1. 不當聲請假扣押: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並得請求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95條定有明文。而「名譽」為個人在社會上享有一般人對其品德、聲望或信譽等所加之評價,屬於個人在社會上所受之價值判斷。因此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其評價是否貶損為斷。準此,查封不動產之強制執行行為,既具有公示性,客觀上即足使被查封人被指為債信不良,其原所建立之聲望必有減損,信譽勢必因此低落。若係以故意或過失而造成該信用(譽)之損害,自屬民法第195條所規定之名譽遭受損害。經查被上訴人於上訴人聲請假扣押時係從事貿易,其業務之經營自與其債信息息相關。上訴人已同意被上訴人退保,竟因本身之過失行為,於86年3月間聲請假扣押被上訴人如附表二所示之不動產,而波及被上訴人之商業債信,被上訴人主張其債信名譽因上訴人之查封行為而遭受損害,應堪認定。其據以訴請上訴人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及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應為法之所許(參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1814號民事判決)。
  2. 故意誣告或因過失而提出不實之刑事告訴:誣告行為對於被誣告人之名譽信用,都有妨礙,誣告罪之內容,已將妨害名譽及信用之罪吸收在內,故上訴人誣告行為當已造成被上訴人名譽之損害而受有痛苦(參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1880號民事判決)。

四、名譽被侵害,被害人可以請求精神慰撫金及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茲敘述如下:

 精神撫慰金:

  1. 民法第195條第1項所謂賠償相當之金額,應審酌實際加害情形與其名譽影響是否重大,及被害者之身份地位與加害人經濟狀況等關係定之。(參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判例)
  2. 公司係依法組織之法人,其名譽遭受損害,無精神上痛苦之可言,登報道歉已足回復其名譽,自無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精神慰藉金之餘地。(參最高法院62年台上字第2806號判例)

 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所謂適當之處分,係指該處分在客觀上足以回復被害人之名譽且屬必要者而言,常見者如登報道歉,且大法官釋字第656號解釋表示,如果法院判命加害人此種方式回復被害人名譽,並沒有違反憲法第23條問題。

台長: 梁淑華律師
人氣(5,8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民事 |
此分類下一篇:如何聲請支付命令?
此分類上一篇:公司無預警解僱員工,員工該怎麼辦?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