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木雕觀自在菩薩
[註:這是柯老師講解時,我抄下來的筆記,特別貼上來與大家分享。由於書寫速度趕不上,中間或有些字句遺漏掉,幸好整體的意思還是有的。]
這可說是觀音老師自己修為的一種表達,學心經一是了解老師的體驗,二是老師的這些經驗可以指導我們去禪定,希望能做到老師的那種境界。
六字真言與心經是相配合的,心經也是在講埋我度眾這個道理,學心經有利於練六字真言。
心經是從大般若經中選出來,提綱挈領很重要的一小段。心經相當於解脫大智慧的心要。
佛陀說一個人如果能放得下,超越色聲香味觸法的引誘,就是般若—解脫的大智慧。
斷離超越心中的種種罣礙,就是解脫,就叫埋我、無我。埋我就是解脫的大智慧。
解脫,表面上看有方法,但不領會的人,對他來說等於沒有方法,又或只是做在表面上而已。
很多人修定但修不到解脫,也是與不領會真正的要領有關。
心經講埋我的大智慧、埋我覺悟解脫的要領。
第一句話描述觀自在覺悟者(菩薩的意思就是覺悟者),「行」是運行、修行、行為,處在很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禪定狀態裡面,用般若波羅蜜多去指導自己的思想行為、體驗般若波羅蜜多(斷、離、超越)。
也可以說修定達到很深的禪定境界,定中有慧,慧中有定。
佛陀說過如有人通通記得、也能背誦他所說的經典,但自己不去修,就像幫人放牛,雖然天天數牛的數目,但都不是自己的牛。
心境的轉化不是因為什麼方法而轉化,而是自己心裏放下了、超越了,自然就不會去看它。以智慧去打消掉自己心中的欲求,管好自己的六根六識,讓自己處在定的境界,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做禪定。
和旁人一樣生活、一樣在動,但心裏一直都在定。
先別看、先別想,那就是戒律。等達到恆定的境界以後,自然不去看、不去想,一直在定中,不必特別去守戒了。
心有所屬、有牽絆、有執著,就會跟著起起伏伏,定不下來。
定是最主要的,修的就是這個「定」。對那些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喜歡、不在意了,不會被它們牽引了,這就是「定」、就是「道」、就是「涅槃」、就是「解脫」;這就是佛說的三十七道品。
六度(六波羅蜜),雖說「六」,但整個就是一樣波羅蜜,就一個解脫。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行深六般若波羅蜜多。
根本在大道,生活只是大道指導下的一部份,智慧來源於大道。
五蘊指身心、外在環境、指整個世界。五蘊皆空,在覺悟者看來,五蘊的本質是空的、不存在的、沒有的、沒有分別的。沒有外部環境給內心刺激的那種狀態,沒有身體、沒有世界的念相,沒有那個分別。
認為五蘊皆實,則一切苦都來了。照見五蘊皆空,心境已經不是原來的心境了。我是空的,苦是空的,解脫了一切苦厄。
原本覺得非這樣不可的事物,本質都是空的、無我的。原來的認識為我們帶來了苦惱,現在改變了想法,就不再苦惱了。
佛在金剛經上說:我沒有我、物質非物質、世界非世界、眾生非眾生。如來所說我,即非我。只是借用世間熟悉的語言表達,只是個代名詞,在他的心中是沒有這個實在的個體的。
凡夫說我,嘴上有我,心中也有個我,實實在在有個我。
佛則是非我、無我。
真正的「空」是對它本質上的認知,不是說它的現象。現象是有的,但本質是空的。認識它、探索它,就能體驗到它。
生滅、垢凈、增減,是站在諸法皆實的角度才有的。
想法、做法、說法,一切過了就放下了,所以諸法都是空的。諸法空相,沒有實性。
沒有五蘊、沒有空,實與空都放下,融入大道,融入本源,我體元真無分別,這就是無分別智。
一切都是空,修為也是空。世間法是空,出世間也是空,本質都是空的、無分別的。
所有都是世間的名稱而已,都要放掉。
擁抱大道,無所謂得與失,得失都無分別。
咒即是口訣、祝願詞,是在說埋我度眾,自己嚮往大道,對眾生有悲憫心,希望眾生也能徹悟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