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9 09:46:42| 人氣5,26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8 Tacet鋼琴至尊精選(下)

德國發燒唱片廠先前推出過兩次年度的精選,都深受好評,2008年則推出首度的鋼琴精選,一共精心挑選旗下15軌內含鋼琴演出的經典,曲曲音樂動聽感人、段段錄音效果逼真,絕對是鼠年開春不可多得兼具音樂性與音響性的誠意選集。請接著看精選的第8首到第15首。
【第8首】貝多芬「A大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2」第四樂章輪旋曲
【選自專輯】大師級的絕頂佳釀-貝多芬三首早期鋼琴奏鳴曲(Tacet 128,Track 7)

曲解:貝多芬的作品編號2一共有三首作品,分別就是他的前三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就以「A大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2」的曲風最為明朗優美,洋溢著年輕貝多芬的熱情與率真。在這首作品中,貝多芬也首度在鋼琴奏鳴曲中加入了詼諧曲樂章,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鋼琴奏鳴曲創作的創舉,其中以第二樂章最具獨特性。

此處選的第四樂章,是四四拍子優雅的輪旋曲,音群華麗,演奏起來需要高度的鋼琴技巧。


【演奏家介紹】馬可士‧薛莫(Markus Schirmer)/鋼琴
馬可士‧薛莫生於Graz,曾師事過Rudolf Kehrer、Karl-Heinz Kämmerling、Paul Badura-Skoda、Doris Wolf等人,也曾贏過多項世界大獎,與眾多頂尖樂團合作過,維也納音樂廳、慕尼黑愛樂廳、東京山得利音樂廳、萊比錫布商大會堂、柏林協奏廳、赫爾辛基芬蘭廳、日內瓦勝利廳等地,也都有他演出的足跡。馬可士‧薛莫在薩爾茲堡音樂首度與維也納愛樂合作,在Rheingau音樂節首度與鹿特丹愛樂,並在葛濟夫棒下於聖彼得堡與布拉格交響合作。

他堪稱這輩鋼琴家中音樂最敏感、活力最旺盛的一位,他擁有過人的音樂詮釋力,能在琴鍵上說出栩栩動人的故事,展現他心、技、體合一的境界。他的第一張舒伯特《鋼琴奏鳴曲》錄音就獲得「德國錄音評論」獎,之後的海頓《鋼琴奏鳴曲》,與蓋德三重奏合作的莫札特《鋼琴四重奏》,以及最近這張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也都獲得國際樂評的讚賞。
除了成為他家鄉音樂大學的教授之外,馬可士‧薛莫也是許多國際鋼琴大賽的評審。他更曾經被歐洲音樂國際音樂協會頒給「音樂鍵盤古典跨界獎」。

【錄音設備】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溫暖飽滿的殘響,增添了音樂再生的鮮活度。


【第9首】舒伯特「樂興之時D780,作品94」第四樂章中板
【選自專輯】真空管的榮耀-舒伯特「樂興之時」(Tacet 46,Track 8)

曲解:舒伯特這套「樂興之時」據悉很可能是1827年所寫,一共有六首小品,分別是第一首「中板」、第二首「小行板」、第三首「中庸的快板」、第四首「中板」、第五首「活潑的快板」、第六首「稍快板」,比起他的即興曲來說,「樂興之時」的樂曲規模簡短許多,音樂性格也輕快許多。

這裡選的第四首「中板」是升c小調、三段式,舒伯特用持續的分解和弦來表現,成為該段最主要的特色,此外還有他慣用的轉調手法,切分音節奏等等。


【演奏家介紹】尤金尼‧寇洛里歐夫(Evgeni Koroliov)/鋼琴
尤金尼‧寇洛里歐夫1949年10月1日生於莫斯科,他起先進入中央音樂院師事Anna Artobolevskaya,這段時間他偶爾也參加Heinrich Neuhaus以及Maria Judina的免費講習,之後他繼續到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院深造,師事Lev Oborin及Lev Naumov,當他學成後音樂院系主任邀請他留下來擔任教授。1976年他移居南斯拉夫與老婆在一起,1978年又收到漢堡授與的教授資格。

尤金尼‧寇洛里歐夫還在學生時代便已經是多項大獎的得主,包括1968年的萊比錫巴哈大獎、1973年的范克萊本大獎,以及1977年Vevey-Montreux的哈斯姬兒大獎,他的演奏足跡遍佈亞洲、歐洲、美加。他對巴哈作品有高度興趣,十七歲時便在莫斯科舉行過一場《十二平均律》獨奏會,另外《郭德堡變奏曲》、《賦格的藝術》也都是他擅長之作。

【錄音設備】
麥克風:2 Neumann M49
類比數位轉換器:dCS 900B
其他設定: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制音踏瓣的巧妙控制,透過高傳真的錄音效果,精確地在此呈現。

【第10首】普羅高菲夫「嘉禾舞曲,作品25」
【選自專輯】普羅高菲夫作品集(Tacet 32,Track 12)

曲解:學生時代普羅高菲夫曾鑽研海頓作品,因此寫交響曲時自然深受影響,他自問:「如果海頓活在當今,會怎麼寫交響曲?」思考過後他決定寫一首兼容過去與現代風格,又不失個人特色的交響曲,這首曲子就是他的作品25,也就是他的第一號交響曲「古典」,在古典的樣貌之下,內涵卻是普羅高菲夫獨有的和聲與轉調。1917年該曲定稿,隔年在聖彼得堡首演,大獲樂壇好評,被稱為「新古典主義」代表作。

這段「嘉禾舞曲」便是選自第一號交響曲中的第三樂章從容的快板。通常,交響曲的第三樂章喜歡採用小步舞曲,但普羅高菲夫卻選擇了嘉禾舞曲(Gavotte),一種法國古代舞曲型式,不過在聽感上卻一點古董味道都沒有,反而充滿了時代俏皮感。

而且普羅高菲夫是位技巧非凡的鋼琴家,更是自己鋼琴作品的最佳詮釋者,因此,他創作不少各類型的鋼琴音樂,包括協奏曲、室內樂、獨奏曲。同時也經常把自己的作品,改編成鋼琴版,像是他的「灰姑娘」芭蕾音樂,或是這首「嘉禾舞曲,作品25」。


【演奏家介紹】尤金尼‧寇洛里歐夫(Evgeni Koroliov)/鋼琴
尤金尼‧寇洛里歐夫1949年10月1日生於莫斯科,他起先進入中央音樂院師事Anna Artobolevskaya,這段時間他偶爾也參加Heinrich Neuhaus以及Maria Judina的免費講習,之後他繼續到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院深造,師事Lev Oborin及Lev Naumov,當他學成後音樂院系主任邀請他留下來擔任教授。1976年他移居南斯拉夫與老婆在一起,1978年又收到漢堡授與的教授資格。

尤金尼‧寇洛里歐夫還在學生時代便已經是多項大獎的得主,包括1968年的萊比錫巴哈大獎、1973年的范克萊本大獎,以及1977年Vevey-Montreux的哈斯兒大獎,他的演奏足跡遍佈亞洲、歐洲、美加。他對巴哈作品有高度興趣,十七歲時便在莫斯科舉行過一場《十二平均律》獨奏會,另外《郭德堡變奏曲》、《賦格的藝術》也都是他擅長之作。

【錄音設備】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充滿Q度與彈跳感的連串音粒,令人聽了陶醉神往。


【第11首】李斯特「侏儒之舞」選自「兩首音樂會練習曲」
【選自專輯】李斯特鋼琴練習曲第三集(Tacet 150,Track 11)

曲解:李斯特寫了許多鋼琴練習曲,無非是想把它在鋼琴上的華麗展技,透過練習的方法表現出來。而這些鋼琴練習曲許多都是在威瑪時代完成,但這套「兩首音樂會練習曲」(Zwei Konzertetuden)卻是1862-1863年間,他跟卡洛琳移居羅馬時所寫,同時不是為了自己演奏用,而是為了他的徒弟普魯克納(Dionys Peuckner)而寫。

這「兩首音樂會練習曲」在樂譜出版前就有標題,嚴格說來算是「標題音樂」,加上李斯特這位徒弟普魯克納的鋼琴技巧並不在他之下,因此這套作品的演奏難度極高,尤其是和聲的繁複表現。

第一曲為「森林的細語」(Waldesrauschen)降D大調,第二曲為「侏儒之舞」(Gnomenreigen)升F大調。這裡收錄的「侏儒之舞」是詼諧的急板、六八拍子,演奏時左右手不斷地交替,宛若一對侏儒在跳舞,節奏不斷地變化,調性也隨著音樂千變萬化地進行著,對鋼琴家來說甚難征服。


【演奏家介紹】愛瑞卡‧哈斯(Erika Hasse)
1935年生於達姆斯達特(Darmstadt)的女鋼琴家,曾經跟隨霍普斯塔克(Werner Hoppstock)、黎葛拉夫(Hans Leygraf)、以及史圖爾曼(Edward Steuermann)學習,同時與寇里斯克(Kolisch)學習室內樂。1959年她獲得象徵國際當代音樂極高榮譽的Kranichstein音樂獎。

1959-63年間在瑞典廣播音樂學院,以獨奏家以及室內樂演奏家的身分,幾乎與所有的頂尖的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的管絃樂團都合作過,並且進行了她的首度職業演出、錄音與電視錄影。

1963-1967年間她主要在巴黎與倫敦活動,與指揮布列茲搭配替BBC製作節目,在德國、奧地利、瑞士、西班牙與法國進行音樂會與廣播錄音,並於1999、2004年兩度參加La Roque d’Antheron國際鋼琴音樂節。

從1974年起擔任漢諾威國立音樂與戲劇學院的鋼琴教授,以及國家與全球各大鋼琴比賽的評審,並在奧斯陸、烏克蘭、馬格德堡、Aluschta、Reykjavik等地舉行大師班講座。她的演出曲目相當廣泛,尤其在古典與當代音樂兩方面。

【錄音設備】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黑白鍵快速交錯營造的魔幻氣氛,透過清晰、毫無混濁的觸鍵與呼吸,愉悅地展技著。


【第12首】莫札特「F大調鋼琴奏鳴曲,KV332」第二樂章慢板
【選自專輯】史坦威傳奇-莫札特「奏鳴曲與幻想曲」(EigenArt 10340,Track 2)

曲解:莫札特這首「F大調鋼琴奏鳴曲,KV332」同樣是1778年於巴黎完成的,雖同為三個樂章但樂曲結構甚為龐大,語法也格外成熟,堪稱他鋼琴奏鳴曲的顛峰之作,尤其是終結的第三樂章,擁有自由且充滿幻想的性格,十分迷人。

這裡收錄的第二樂章慢板,為降B大調、四四拍子、奏鳴曲式,而且這段奏鳴曲式是省略掉發展部的奏鳴曲式,音樂情緒聽來充滿了多愁善感,散發著「音樂神童」的巧思安排。


【演奏家介紹】克里斯多夫‧烏利可(Christoph Ullrich)
克里斯多夫‧烏利可是來自法蘭克福的鋼琴家,他長久以來以推出與眾不同的新節目演出而聞名,包括像是充滿主題性、結合音樂與文學的節目,或者是適合小朋友的音樂會演出,將音樂與劇場元素充分整合。

克里斯多夫‧烏利可出生於哥廷根,曾經跟隨荷肯森(Leonard Hokanson)、法蘭克(Claude Frank)、布赫賓德(Rudolf Buchbinder)等人學琴,他能演出的曲目涵蓋範圍極廣,曲目多達三百首。也曾以獨奏家的身分巡迴南美、北美、亞洲,同時也以室內合奏或是歌曲伴奏。他曾被邀請到國際各大藝術節,包括Feldkirch Schubertiade、劍橋音樂節、萊茵河音樂節、布蘭登堡夏日音樂、以及Nordhessischer Musik-Sommer等。

除了為廣播、電視錄影錄音之外,他也在許多影視製作中彈琴,像是電影「鋼琴/複雜」(Piano / Complex),以及一部美國作曲家高特夏克(Louis Moreau Gottschalk)的傳記電影「里歐之死」(Death in Rio)。

他的唱片受到大眾與評論的廣泛喜愛,包括在EigenArt所灌錄的舒伯特「六首鋼琴奏鳴曲」,以及他搭配大提琴詹特葛拉夫(Hans Zentgraf),合作演出凱爾(Friedrich Kiel)的「大提琴與鋼琴」作品全集。

克里斯多夫‧烏利可還是口袋歌劇公司(Pocket Opera Company)的藝術總監,同時是Ohrwurm計畫的共同發起人,旨在協助小學生上台演出的準備。2004年他成立Bona Nox合奏團,尤其專心投注於音樂文學戲劇方面的節目。

【錄音設備】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一架鋼琴的錄音,最難的不是音質、音色或臨場感,而是樂器它宛若看得見或能椪觸到的具體形象,本段就是這樣的好錄音。


【第13首】高耶茲「g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1」第三樂章詼諧曲
【選自專輯】浪漫的鋼琴三重奏第二集(Tacet 91,Track 3)

曲解:德國作曲家高耶茲(Hermann Gustav Goetz ,1840-1876)是位不為人知的偉大作曲家,當時他被認為是貝多芬最理所當然的接班人。他起初他主修數學,但三個學期之後中斷,轉入柏林Stern音樂院學習鋼琴與作曲,一直到1957年17歲才正式接受第一堂嚴肅音樂課程,當時他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畢羅(Hans von Bülow)。

高耶茲1862年從音樂院畢業,之後在藍尼克(Carl Reinecke)的協助之下,受聘為瑞士Winterthur的管風琴家,在那裡他教鋼琴,同時開始建立自己作曲家的名聲。1868年他結婚,兩年之後搬到Hottingen的村莊,也就是今日蘇黎世的鄉間,但仍被Winterthur受聘直到1872年。

1870-1974年間,他幫音樂雜誌寫評論,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因為自從1850
年代就一直困擾他的結核病日益嚴重,只得停止教學與演出工作。

儘管高耶茲對當時重要的藝術家都相當感興趣,像是李斯特、華格納、布拉姆斯等人,但他的樂風主要受到莫札特與孟德爾頌影響,以及些許舒曼的影響,他的音樂被認為充滿詩情畫意,以及通透純真,幾乎刻意避免壯麗的效果。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高耶茲幾乎被遺忘了,雖然馬勒曾經演出了他許多的作品,但直到1990年代他的作品的重要性才又重新被世人認識。

他的作品包括了有,「交響曲」、兩首「鋼琴協奏曲」、一首單樂章的「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音樂」、一首「鋼琴三重奏」、「鋼琴四重奏」、「鋼琴五重奏」,以及「鋼琴奏鳴曲」和「四手聯彈」作品,同時也有兩齣「歌劇」。這裡收錄的是他的「g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1」,裡頭的第三樂章詼諧曲。


【演奏家介紹】阿貝格三重奏(Abegg Trio)
1976年阿貝格三重奏成立於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曾經多年獲得各地大獎,包括Colmar(1977)、日內瓦(1977)、波恩(1979)、波爾多(1981)、漢諾威(1986)、Zwickau(1992)等。同時他們也曾經巡迴歐洲、北美、南美、亞洲、非洲,並參與許多音樂節。

1982年開始阿貝格三重奏積極灌錄唱片,目前已經有超過二十張的錄音,包括海頓、Louise Farrenc、克拉拉舒曼、Fanny Hensel、Berwald、KielGoetz、德弗札克、史麥塔納、楊納傑克、德布西、拉威爾、Henze、Acker、Killmayer、Rihm、Erdmann等人的作品,以及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布拉姆斯等人的鋼琴三重奏全集。其中,莫札特鋼琴三重奏更被「Stereoplay」雜誌選為推荐錄音,「Audio」雜誌則選布拉姆斯的錄音為當月最佳CD。

阿貝格三重奏的團員包括小提琴家畢茲(Ulrich Beetz)、鋼琴家齊特巴爾特(Gerrit Zitterbart)、以及大提琴家艾瑞克森(Birgit Erichson)。其中充滿活力的畢茲與齊特巴爾特目前都是威瑪音樂院的教授,同時齊特巴爾特也在漢諾威教鋼琴。同時阿貝格三重奏也不斷透過大師班,把自己的經驗傳承給年輕一代的音樂家。

【錄音設備】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三把樂器的定位感非常鮮明清晰,讓這首大家不熟悉的動聽曲目,有著栩栩如生的樣貌。


【第14首】莫札特「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KV502」第一樂章快板
【選自專輯】莫札特鋼琴三重奏全集(Tacet 80,Track 8)

曲解:莫札特一生寫有八首鋼琴三重奏,而這首「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KV502」是他1786年11月18日在維也納所創作的,全曲的演奏時間約十八分鐘半,第一樂章為快板、第二樂章甚緩板、第三樂章稍快板。

這裡收錄的第一樂章快板為四四拍子、三段體,由鋼琴奏出開頭主題,支配著整個樂章,同時這個主題也與他的「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KV450」的主題有密切關連。起始主題第二次出現是由小提琴與鋼琴共同奏出。而第一段結束前,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彼此模仿競奏,音樂快速華麗地接上第二段。

第二段從優美的小提琴開始,之後鋼琴給予反覆,並且接回起始主題,轉調之後音樂進入第三段。而第三段大致說來,就是第一段的翻版。


【演奏家介紹】阿貝格三重奏(Abegg Trio)
1976年阿貝格三重奏成立於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曾經多年獲得各地大獎,包括Colmar(1977)、日內瓦(1977)、波恩(1979)、波爾多(1981)、漢諾威(1986)、Zwickau(1992)等。同時他們也曾經巡迴歐洲、北美、南美、亞洲、非洲,並參與許多音樂節。

1982年開始阿貝格三重奏積極灌錄唱片,目前已經有超過二十張的錄音,包括海頓、Louise Farrenc、克拉拉舒曼、Fanny Hensel、Berwald、KielGoetz、德弗札克、史麥塔納、楊納傑克、德布西、拉威爾、Henze、Acker、Killmayer、Rihm、Erdmann等人的作品,以及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布拉姆斯等人的鋼琴三重奏全集。其中,莫札特鋼琴三重奏更被「Stereoplay」雜誌選為推荐錄音,「Audio」雜誌則選布拉姆斯的錄音為當月最佳CD。

阿貝格三重奏的團員包括小提琴家畢茲(Ulrich Beetz)、鋼琴家齊特巴爾特(Gerrit Zitterbart)、以及大提琴家艾瑞克森(Birgit Erichson)。其中充滿活力的畢茲與齊特巴爾特目前都是威瑪音樂院的教授,同時齊特巴爾特也在漢諾威教鋼琴。同時阿貝格三重奏也不斷透過大師班,把自己的經驗傳承給年輕一代的音樂家。

【錄音設備】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逼真的臨場感,三把樂器音樂交融卻又各自音色清晰、分離度佳的錄音效果。


【第15首】巴哈「b小調第三號法國組曲,BWV 814」第三曲薩拉邦德舞曲
【選自專輯】「寇洛里歐夫系列第十集—巴哈法國組曲BWV 812-817」(Tacet 161,Disc 1,Track 14)

曲解:巴哈寫了六首給古鋼琴彈奏的「法國組曲」,創作年代大約是在1722年他與第二任妻子安娜剛結婚不久時,也就是即將從柯登移居萊比錫之際,因此曲風洋溢著溫柔的情意,以及洗鍊的語法,之所以將這六首作品稱為「法國組曲」,主要也是因為樂曲輕妙、優雅的氣氛,有著法式風情的淡雅,不同於德奧傳統的厚重風格,也跟他另一套「英國組曲」所呈現的恢弘、莊重大不相同。

這六首「法國組曲」編號從BWV812-817,分別是第一號d小調、第二號c小調、第三號b小調、第四號降E大調、第五號G大調、第六號E大調,每一首裡頭又有5-8首小曲組成。這首「b小調第三號法國組曲,BWV 814」便是由阿勒曼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英國舞曲、小步舞曲、吉格舞曲所組成,收錄的第三曲薩拉邦德舞曲旋律相當圓滑柔和,透露出深邃的愛意。


【演奏家介紹】尤金尼‧寇洛里歐夫(Evgeni Koroliov)/鋼琴
尤金尼‧寇洛里歐夫1949年10月1日生於莫斯科,他起先進入中央音樂院師事Anna Artobolevskaya,這段時間他偶爾也參加Heinrich Neuhaus以及Maria Judina的免費講習,之後他繼續到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院深造,師事Lev Oborin及Lev Naumov,當他學成後音樂院系主任邀請他留下來擔任教授。1976年他移居南斯拉夫與老婆在一起,1978年又收到漢堡授與的教授資格。

尤金尼‧寇洛里歐夫還在學生時代便已經是多項大獎的得主,包括1968年的萊比錫巴哈大獎、1973年的范克萊本大獎,以及1977年Vevey-Montreux的哈斯兒大獎,他的演奏足跡遍佈亞洲、歐洲、美加。他對巴哈作品有高度興趣,十七歲時便在莫斯科舉行過一場《十二平均律》獨奏會,另外《郭德堡變奏曲》、《賦格的藝術》也都是他擅長之作。

【錄音設備】Tacet未公開
【音響測試重點】在低調、寧靜、簡約的氣氛下,更能清晰地感受到鋼琴細膩的觸鍵,以及琴音的共鳴細節。


台長: 歐頭
人氣(5,26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唱片品牌 |
此分類下一篇:永遠的古典王牌--談黃標DG的風雲人物,走過時代與留下經典
此分類上一篇:2008 Tacet鋼琴至尊精選(上)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0 13:21: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