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10 22:59:59| 人氣13,56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城市是中國的唯一選擇嗎?──《十億民工進城來》推薦序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城市是中國的唯一選擇嗎?

    ──《十億民工進城來》推薦序    李展鵬

    

  談城市發展--特別是當今中國經歷的超大規模城市化進程,身為澳門人的我,百感交集。閱讀唐米樂(TomMiller)這本不太厚重但極之重要的新作《十億民工進城來:史上最大規模人口遷移如何改造中國?》,我終於有系統地了解中國城市發展的各種問題,獲益良多之餘,我也翻開遠近記憶,重組我對城市發展的複雜心情。

我的世界只有城市

  我出生於七十年代,懂事於八十年代,那是一個沒有農村的世代。澳門地小,人口密度高,在四小龍時代,城市化程度雖遠不及香港,但農村對我來說已是非常陌生。在我的生活中,也從來沒有農夫這種人。當時,看著已成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我那一代人只覺城市化是澳門的--甚至是世界的--必然選擇。我們只恨澳門比不上香港「繁榮進步」。

  我從小愛看電影。在陪伴我長大的香港電影中,幾乎已經沒有農村的蹤影。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很多港片呈現的富裕城市生活:豪宅、購物中心、高級餐廳,當然,必不可少的是維多利亞港的繁華盛況。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反映在電影選取的城市空間上,代表著香港正奮力爭取向上的社會流動。極少數例外如嚴浩的《似水流年》,也只是香港人回鄉探親度假,電影的視角仍是城市人的。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呈現的那個世界,已經沒有農村的存在。

  如是,我的成長過程既不曾出現過農村,我也對鄉間生活沒有任何想像。偶爾回鄉探親,尤其在那個大陸仍是非常貧瘠的年代,只是一再令我確定農村是中國人、是人類必須要掙脫的東西,全沒一絲好感可言,更不會有看農村的不同視角。當年,澳門的某些父母還流行講一句教育(及恫嚇)孩子的話--「你不好好讀書,長大只能去種田了!」對八十年代的澳門人來說,去種田竟是對懶惰的人的最大懲罰,一如犯罪的人要下地獄!

  帶著這樣的背景,我後來在台北讀書時,卻從影像去重新想像農村。大學一年級看侯孝賢的《戀戀風塵》,我深深被電影中的農村觸動。從鄉間往城裡討生活的主角,經歷生活逼人與愛情失意,最後回到鄉間聽著年紀老邁的爺爺輕輕說起地瓜的收成。鄉間的人、物、情,成了失落的城市人的心靈救贖。年少無知的我這才知道,原來有些人是渴慕農村生活的。後來慢慢了解台灣新電影,才知道城鄉差異一直是個創作母題,是很多台灣導演都必須面對的議題。然後,在大學生涯中,我從不同方面粗淺地了解城市發展帶來的問題,包括環境污染、罪惡率高、貧富懸殊等,漸漸對城市生活多了一分反思。

城市化代表一切進步與美好?

  九十年代期間,我每次去大陸都訝異於其經濟發展。一方面看來,是越來越繁榮,另一方面,卻滿眼有污煙瘴氣的景象,包括隨處可見的污染與乞丐。當時我就想,西方的現代化經驗能否令中國少走一點冤枉路?還是,中國始終要經歷一次現代化帶來的好與壞,沒法避免難題?後來,耳聞目睹很多中國的問題,都跟現代化進程有關,我開始覺得當年的想法天真。事實是:中國很可能不但不能避免曾經在西方出現過的問題,而且問題更為嚴峻。

  大約十年之前,我到北京旅行。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已是如火如荼,「發展是硬道理」已是整個國家的某種信仰;而隨著經濟飛速發展,更多問題不斷湧現。我住在南鑼鼓胡同區,附近有個小劇場正舉辦大學生戲劇節,我就看了一齣名為《梵高》的戲劇演出。劇中的中國青年渴求生命意義,在畫家梵高的引導下,他展開了一段尋找之旅。他嘗試透過愛情、金錢、藝術去尋找生命意義,卻發現只有虛空與醜陋。後來,他覺得城市是萬惡的,於是到農村尋找世外桃源,可是發現農村的問題一點也不比城市簡單。

  如今驀然回首,更覺這小品極具時代意義。在今天,中國人的菜單上已幾乎沒有農村這個選項。我在英國讀書時,一個台灣好友跟我說,他曾在火車上聽到兩個大陸遊客的對話,他們對於英國的現代化程度頗為失望,其中一人更斷言:「英國除了倫敦以外都是鄉下!」而另一方面,這也顯示當今中國人對大城市的迷信。而那種迷信,似曾相識地,就是香港八十年代的社會集體意識--城市化代表了一切的進步與美好。

  然而,當這位大陸朋友對城市化極度迷信,人類社會也大抵正處於工業革命以後對城市發展的批判最猛烈的時期:環保分子猛批城市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學者指出城市化常帶來嚴重的貧富懸殊,文化保育人士痛恨城市化往往犧牲古舊建築,左派學者探討現代資本主義如何利用城市空間進行剝奪性的運作,動物保護人士批評現代城市對動物越來越不友善......。今天,無論在歐美或亞洲發達地區,越來越多年輕人渴望反璞歸真的生活,「綠色生活」成為時髦概念,更有人身體力行去種田,遠離城市生活。城市不再是美好生活的唯一選擇。

被忽視的世博主題

  在這個脈絡下,以上那位大陸朋友的言詞似乎頗為自大兼無知。不過,話說回來,正當歐美的經濟都陷入困境,而中國卻是扶搖直上,就連一些歐洲人也對中國的城市化投以艷羨目光。我在英國曾跟一個西班牙年輕人談起上海,他說他多麼希望有一天可以住在浦東的摩天大樓中!是的,當亞洲後進國家的有識之士都羨慕歐洲的文化保育做得好,都欣賞歐洲城市的古風,卻原來有歐洲人渴慕中國的超級都會。

  三年前的上海世博的主題正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相對於英文"Better City, BetterLife"(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中文題目已是一錘定音地對城市下了結論。然而,在那次世博中,浦東與浦西兩個展區卻是一冷一熱。浦東展區主要有不同國家館,遊人如鯽,他們似乎都想看看各國如何使用其展館比拼國力;然而,浦西展區卻相對冷清得多。該區有城市最佳實踐區及主題區(包括介紹城市發展的城市足跡館),其實更堪玩味:倫敦案例展示了環保的零碳建築,丹麥的歐登塞案例介紹當地如何使單車在城市復活,馬德里案例構建未來的環保「竹屋」及「空氣樹」。對今天中國來說,這個城市最佳實踐區正是甚具啟發性的他山之石,但它卻頗受遊人冷待,傳媒的焦點也不在此。到底是因為彷如主題樂園的世博並不適合思考嚴肅的問題?還是中國人至今對城市發展沒有深切反思?

  今天,中國城市發展已經不只是中國人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走的路,其實也在探索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如果西方被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塑造的那個現代世界問題百出,那麼中國的模式是創造更多問題,還是可以為人類未來提供不同選項?

  回答以上複雜問題之前,梳理一下今天中國的城市化現況是必要的一步。唐米樂的這本新書的最大貢獻是從不同的制度面去清晰地說明這問題,包括改革戶口制度、進行土地改革、改善土地運用等。今天台港澳人在大陸親眼目睹的各式現象,從傳媒看到的種種問題,不少都可以從本書找到答案--例如,原來近年大陸的不少官民衝突,起因是農地的集體擁有權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可以逼農民賤賣土地而從中獲利;原來,那些「鬼城」出現的背後,是中國城市不斷向外擴張與民工不斷進城的結果;又原來,我們時常看到的斷腳乞丐,很可能就是因為戶籍制度使得農民工在城裡沒法得到任何醫療補助......。小小的一本書,足可透視今天中國的不少問題,甚具參考價值。

中國之路:探索世界的可能性?

  而本書另一個非常可貴的地方是,雖然作者談及的往往是很宏觀的問題,但他的姿態絕不是冷冰冰的由上而下的純政策導向,而是處處不忘改善數以億計的民工生活,讓他們安居樂業,生活有保障。大談政策之餘,他沒有忘了街頭的乞丐、富士康的民工、每次服務只賺兩元美金的妓女。作者在指引中國城市發展走向健康道路之同時,也在冀盼生活在底層的人民改善生活。

  不過,值得反思的是全書沒有明言的假設--高度城市化似乎是中國前路的唯一選擇,中國能做的只是完善它,而目標則是「城市化做對了,中國可以超級美國,鞏固它身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地位」。在這個大目標下,改善民工生活的一大原因,其實是讓他們成為有消費能力的人,以保持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有關這一點,有人未必完全同意。畢竟,今天中國人的願望未必是要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也不是要什麼大國崛起,他們亦也許不希望中國人成為資主本義的奴隸--消費動物。也許,中國人的希望不過是在讓人民溫飽的前提下,保護生態環境,捍衛歷史文化,維護社會公義,讓國家可以健康地持續發展。如果有更偉大的夢想,則也許是盼望中國可以在西方的政治與經濟面臨困局的時候,用自身的經濟走出不同的路,去探索世界還有什麼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則未必全部跟城市化有關。

(載於《十億民工進城來:史上最大規模人口遷移如何改造中國?》,台灣:麥田出版社,頁1925

 

 

 

 

 

  

台長: Pan
人氣(13,562)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的一百種姿態 |
此分類下一篇:一種林奕華的語彙──談《恨嫁家族》
此分類上一篇:我們都在集體犯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