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07 15:47:16| 人氣2,046| 回應19 | 上一篇 | 下一篇

To be, or not to be? --一個專欄作者的困惑與自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To be, or not to be?  

  澳門的讀者其實需要怎樣的電影專欄?

寫這個專欄五年以來,一直很少反思專欄該如何寫,總之,自己有感動的,自己有啟發的,就寫下來跟讀者分享。但是,一年前,在我離開澳門後,寫信給我的讀者越來越少了。然後,有位學生跟我說:以前,看你的文章常常會有共鳴,現在則要一步步跟著你的思路走。言下之意,是那些文章跟她有了距離。難怪這年來甚少讀者寫信給我。

有朋友曾對我說:你怎能要求讀者常常回應你的文章?能看懂就不錯了。說這話的人,是個文學系博士生。我當時只認為她有點誇大其詞,並沒把這話放在心上。然而,最近又有文友說我的文章變得有「學術味」了,我不得不反省:這些文章真的難懂嗎?還是只是因為我寫得不好?我的寫作方向需要調整嗎?

這一年來的轉變,我是意識到的。我把《藉著雨點說愛你》跟《危情十日》扯上關係,大概有人認為我腦筋有問題;我把《King Kong》與人類歷史的壓迫混為一談,肯定有人認為我過度詮釋;我說要「除雙兒,掃小昭」,更有可能被認為是瘋子所為。其實,因篇幅所限,這些文章的思維都並不很嚴謹,只是,重返學生生活以後,我真心希望這專欄能帶出多一點的思考,從電影伸延到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文化。我的宗旨是:首先,這些文字志在刺激思考,我的解讀絕不是標準答案;另外,寫抒情的文字並非本人強項,因此我才選擇比較硬的題材,甚至涉及一些理論思潮。

然而,讀者卻總喜歡看軟性的文字。報紙是伴隨著午餐的,或是趟在沙發上看的,大多數人都希望它輕輕軟軟,不會希望它是艱澀的。過去一年,寫過信給我的極少數讀者中,其中兩人於信中引出了我文中的句子,並說他們很喜歡,但諷刺的是,這些句子都是我曾經考慮刪去的,因為我嫌這些文字太感性。原來,我要走的路,跟讀者的喜好背道而馳。

To be or not to be?要很孤獨地寫一些對抗讀者口味的文章,還是收起自以為是的分析,用抒情去討讀者歡心?在今天的澳門,有多少人真的希望從電影去伸延思考什麼?誰在乎《哈利波特》埋藏什麼意識形態?誰要板著臉反思《達文西密碼》從宗教到性別的意涵?更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的社會誰要思考?(自白書.上)
     

  寫專欄的種種困惑,其實都可歸納為一個問題:作者應該把哪一個「我」放在文章中?

  出身於左派學術背景的班雅明曾提出「多出來的自己」的概念。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人只是商業運作中的一顆小螺絲,因此,社會需要的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如果你是個會計,你被需要的特質只是理性、負責任、擅於計算,你那些感性、喜惡及個人見解在工作上都是「多餘」的。如此類推,社會上每個人其實都內藏著一個「多出來的自己」。

  過去大半年,我苦苦思考哪一個我在專欄中是多餘的。我粗略把我在專欄中的角色及功能劃分成三個我:第一個我是介紹者,嘗試介紹讀者不熟悉的電影及導演;第二個我是抒情者,藉著電影抒發個人情感;第三個我是評論人,試著從作品發掘一些思考的新角度。這三個我,當然可以全部在專欄中保留,但專欄每周只有一次,而報紙的公共空間又甚為珍貴,於是,便有了取捨的矛盾。

上述的第一個我最不重要,因為,市面上其他刊物不缺乏介紹電影的文章,這並不需要我來寫。第二個我跟第三個我的拉鋸則比較棘手。前者是我的情感所在,甚至是我的一些人生體驗,那是真我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這種帶著真情感真性情的文章也是讀者所愛。然而,澳門的報章專欄已有不少生活隨感,讀者想讀軟性文字自有其他選擇,更何況不少作者的隨筆絕對寫得比我好?

另外,重返學生生活的我,深刻地意識到我們的社會更需要的是思考──尤其在今天,我們被數之不盡的傳媒包圍著,但卻少有人深思傳媒與流行文化的議題,那麼,我這個修讀傳媒與文化研究的作者,就似乎更應該當仁不讓,多談論相關問題。因此,那個感性的我處於下風,讓位給那個愛批判愛發問的我。我想,報上多一篇感性的文字又如何?但有些問題如果我不談,在港澳就根本可能沒有別人去談。這樣的寫作方向本來已定下了,但後來卻又漸發現這些文章可能有點硬有點難,於是我又檢討:如果讀者都被這個我嚇走了,一切不就枉然了嗎?

也許,每一個專欄作者都是哈姆萊特:對我們來說,道理看來很清晰,目標也很明確,但該如何下手?我們又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懼與當中的困難?說到底,我想問的只是:應該把哪一個我放在專欄中?

(自白書.中)



台長: Pan

詩子
還是不要遺背自己的理念做人會比較舒坦吧 ^_____^
您寫感性一點的文章時我就感受裡面的感覺......
您寫理性一點的文章時我就當是在吸收知識......
fighting!!!
2006-09-07 23:19:33
嘉龍
老師,我想你是讀書讀到上腦了。你的擔心似乎有點多餘。你要思考的是,究竟你需要為這個社會做甚麼。好像林老師說的那樣:「我在這裡是給你知道你應得甚麼,而不是要討好你。」
通過電影抒發感情,如同愛情小說一樣,你不是文盲就能夠寫了。這個社會要的是,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它要怎樣影響這個社會。究竟電影的存在為了甚麼?回想一下你看過的電影,如Charlie Chaplin的Modern Times,前蘇聯的Metropolitan(不知有否記錯),現代Hollywood的The Day After Tomorrow,Roman Polansky的The Pianist。如果這些電影沒有社會背景,它們只會是一堆藝術品,跟所有文學作品沒有分別。又如Harper Lee的To Kill A Mockingbird,它的存在是為了黑人的權益,這是不容置疑的。若果你寫文章只為了討好讀者,那你跟李碧華,又或Twins有甚麼分別?沒有內涵的作品,值得存在嗎?
2006-09-07 23:23:31
志峰
鵬:

我想,寫專欄,尤其在澳門寫,作者的角色比較難拿捏,老實說,我比較傾向以一個批評者的角色來寫,但是,問題就出現,澳門的讀者往往不喜歡這種模式,曾經有讀者寄電郵給我,請我不要選擇一些艱深的話題,甚至不要寫一些世界性的議題,寫下澳門的事情就好了!更令我摸不著頭腦的是,當我寫一些感性的題目,尤其是一些很老土的題目是,居然收到更多的回覆,好似有次寫揍仔的事情,幾個阿媽請來信談育兒心得,我真的很疑惑,到底怎樣寫才對,標準何在?

不過,我仍然比較傾向寫一些批評性強的文章,因為我相信這些文章才是我們的專欄所需要的,或者這樣說,寫抒情的文章不是我們的專長,又或者我們的專欄不太容許太多的抒情,就以你的為例,寫了幾年,難道還要寫介紹電影的文章?電影介紹何不看娛樂版?你應該珍惜新園地的版位,因為談電影的專欄只有你一個,所以你有責任來提升讀者的觀賞和評論的層次,大概因為你擁有比較多的讀者,故此透過你的文章就能拓展你的讀者的閱讀視野,這個地方的人均素質才有進步!也許你笑我講得太偉大,但是我們要確定自己的定位,澳門日報是澳門最暢銷的報章,擁有澳門最多讀者,我們是副刊的作者,就或多或少影響讀者的口味,甚至可以提升讀者的水平!就以我自己為例,我寫的欄,也盡可以選擇有別其他讀者所選的書目,故此我最近選了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引文,話題也嘗試拉到國外去,未來還會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元素!

我仍然堅信我們應該要有改變讀者口味,提升讀者素質的責任,我不認為所有讀者只是茶餘飯後才讀報,至少我讀某些報章時就很認真,所以,報章的素質才是最大的問題!

鵬,就讓你內在的三個你進行自我淘汰,淘汰剩下來的就是最真的你,可能讀者一下子無法接受,但未來或許造就更多跟你大談電影領域的同道人,那些同道人或許就是因為你的文章而鑽研下去也說不定!

侃侃而談,言不盡意,略失之處,敬請原諒!
2006-09-08 17:59:13
寂然
展鵬:
看了你兩篇”自白書”,你的經歷我似乎也經歷過.

寫得深也好,寫得淺也好,其實都會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要什麼,你想許多年之後你的文章成為一個怎樣的體系.

我覺得專欄作者千萬不要被讀者牽著走,他們有水準也好,沒有水準也好,也只是大眾媒介的受眾,讀者的意見不一定是最有利於你的意見,有人支持就好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意見,好作者都應該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干擾啊!

以前有些讀者想我寫諷刺性的文章,又有些想我多寫私人日記,又有人希望見到我寫的辦公室隨筆,一個作者根本沒有辦法滿足這些要求,到你一一滿足之後,就沒有個人風格了,本來支持你的讀者就有點看不起你了,因為你寫的東西他們都想得到.我想專欄作者都像”食神”,追求的是”你估我唔到”.

過去一年我讀你的文章,仍是覺得不錯的,你走的路是對的,不要想太多外在的因素,你自己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或者可以說,當一個人未經歷過某些階段,是不會達到某個境界的,寫作的事,急不來,順其自然就好了.

在澳門寫文章,最可惡的地方其實是這地方太小了,你發出一個意見,很快就聽到其他人的回應,那些人真的會跑來告訴你他的讀後感,通常都是令作者有些失望的,其實作者真的需要清靜,需要堅定.

不要問你要在文章中出現哪一個”我”,我會反問,你認為自己應該是哪一個”我”.
2006-09-09 06:26:24
台長PAN
謝謝詩子,
謝謝勞氣的嘉龍弟弟,
謝謝洋洋灑灑地分享經驗的志峰與小寂!!!

對我來說,
這也許是一種成長過程的必經困惑,
也可能是人生的變化帶來的反思吧.
這個專欄也寫了五年了,
也是時候檢討跟反思一下了.
也許,這是每個專欄作者都會經歷的階段吧.

另外,這兩篇文章見報後收到不少讀者的來信鼓勵,
令我非常感動,也得到不少啟發.

我想,每周一篇稿對大多數作者來說都並不是難事.
但如何充分運用這個公共空間,
令文章既不是自瀆式的不顧讀者的書寫,又保持自己的風格與性情,便不很容易.

嘉龍,你可能不知道我常常以你看不看得懂來作指標,因為我希望你那一代的讀者看得懂.有一次在NG你說看不懂那篇講《魔戒》的,我當時也在反省,後來你竟然說以我那篇文章為你的好友導賞《魔戒》,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

志峰,我真的由衷欣賞你要「提高整體人文素質」的遠大理想。寫作的人總是要有那麼一點理想吧!你的文章中的語重心長,我們都看得到.夢子說有些作者只是在「以高姿態在東拉西扯」,我可是常常自省,不要自己變成那樣的!

小寂,
真的很巧,其實在你早前反思澳門專欄文字時,我也在想這些問題。「好作者要走自己的路」,我會努力的。我自己還沒有想到形成「自己的體系」那麼高遠,我的問題就在於在自我跟讀者需求之間找一個平衡吧。不過,你的「轉型」倒是給我很好的示範,真的!!
2006-09-10 18:31:47
雞蛋花
我是一個不看書的人(因為每當拿起書本就有很強的睡意), 但我很欣賞和羡慕愛看書的人。第一次認識你, 是在澳門日報的一篇專訪, 之後便開始看你的專欄。由於程度有限, 你的文章有好多內容我不太明白, 或有些意見我不太認同, 但我也會繼續看, 因為我可以在你的文章中學到新知識和新事物(至少對我而言是新的) 擴闊了自己的思路和視野。我認為用心寫出負責任的文章, 不違背自己。自己寫得舒服, 別人也看得舒服。
2006-09-11 15:19:11
台長PAN
雞蛋花:
謝謝您!原來那篇專訪真有宣傳作用.哈哈.
其實,我自己平常閱讀也會有看不懂或是不同意的地方,但只要能拓寬思路的我都喜歡.
希望你日後多給我意見.
2006-09-13 13:29:50
阿海+_+
只要是真誠的,我覺得以上三個“你”其實都同樣重要。或許,感性身份的你和評論身份的你最好都能同時保留,然後選擇在不同主題的文章中交替代入。有些電影適合用抒情的手法來寫,有些則適合用學術性的理論和視野去分析,同樣有可看性也各有千秋。只是性質不同吧?但你的誠意,讀者是看得出來的。加油呢。
2006-09-16 01:54:30
台長-PAN
阿海:
謝謝你的鼓勵.我想,如果到最後文章還是寫得不好,不過大家還是感覺到我的誠意,那也不算太壞了,哈哈.不過這個抒情的自己倒是比較麻煩,我不想他曝光,他有時卻很想告訴別人他的存在.
2006-09-18 12:45:10
阿海+_+
的確如此呢。人往往就是會這樣,有想被了解的衝動。完全不帶感情的寫作,我想是不會有人想要去看的。除非那只是知識或工具。對吧。所以即管放膽隨心去寫吧。衷於自己就好了。也就夠了。

你那篇自白其實引起了我很多共鳴呢。也處處是話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去關注和談論的地方。在寫作路上,誰不曾疑惑過?而越是用心越是真誠的創作人尤其如此。懂得不斷自省,我想這都是好的,而且必要。
2006-09-18 13:33:36
Pan
阿海:
謝謝!也很高興這篇文章引起你的共鳴.
寫作的探索就像成長,都是一輩子的事吧.
去嘗試,甚至去犯錯,其實都是生命中的寶貴學習.所以,我並不是希望用這篇文章去總結什麼,而是希望提出一些問題讓自己想想.至於要想多久,其實並不重要吧.
2006-09-20 00:48:23
阿海+_+
修正。我是想說“忠於自己”啦,原來我打成了“衷”。不過大概也能猜到吧。

是的,犯錯其實是成長中必然會有的事,所以重點應該是我們能從當中領悟或學習到什麼。有時,先停下來想清楚再決定接下來要怎樣,的確較好。寫作以外,我們的人生不也如此嗎?
2006-09-20 14:23:03
台長-PAN
是呀,所以我真的很珍惜寫專欄的機會.那是練習的機會、嘗試犯錯的機會.所以,我並不很計較稿費的多少,反正都是有人付錢讓我學習呢.哈哈.
2006-09-21 16:17:28
CL
Hi Pan Lei,

I came across your blog via 家明’s blog, obviously I am a movie lover too.

Sorry that I have to type in English, as I don’t know how to type in Chinese efficiently.

I think I should begin with a bit introduction of myself, as I also have the last name Lei. It is the Portuguese translation of a Chinese word, because I was brought up in Macao too. It has been around 2 decades since I left Macao though. Right now I am working in Japan, but I always claim that I am a Macanese when being asked. This little ex-Portuguese colony has captured my childhood days.

Perhaps I should let you know my first encounter with one of my favourite movies in Macao. Around 2 decades ago, there was only 4 audience watching Francis Coppola’s ”Apocalypse Now” in 公教, and I was one of them. The reason why I watched it is because I have studied Joseph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in my literature class.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am aware of what it means to be ”watching movies” as it opens a new horizon in my ordinary life and enables me to know more about other countries. Perhaps it is because of a posterori knowledge (i.e. empirical knowledge that I have picked up in my reading), if you would allow me to put it in a philosophical way.

Anyway, several months ago, I came across a Japanese travel programme about a young guy of 30’s who visited Sweden just because he has watched Ingar Bergman’s Wild Strawberries. Obviously, he has picked up a lot of thoughts in his watching experience, as I would seldom imagine that the same thing could happen to a Hong Konger / Macanese.

Please keep on your writings, as you never know what type of readers you will encounter. Life could be full of surpises. I always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very big, and the fact that you cannot meet any readers who know how to appreciate you is not a sufficient reason to stop trying. Besides, HK and Macao are not large cities to embrace a real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homogeneous quality of the people. A lot of times, the definition of ”entertainment” is equalled to ”kill time,” which makes it so difficult to educate the audience to think in various angles.
2006-09-26 23:29:45
台長-PAN
DEAR CL,
您好!!很開心看到你的留言.
看來,你對澳門真的有點感情呢,因為,以我自己在加拿大及英國的生活經驗,我知道要向別人解釋MACAU常常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此很多澳門人都乾脆說自己來自香港,又或者回歸後直接說中國.

在公教看<現代啟事錄>?應該是很難忘的經驗吧,再加上,在澳門看非主流電影的機會真的不多呢!我也希望從大銀幕看一次<現>呀!!

在日本生活好玩嗎?我一直對日本文化情有獨鍾,不過,到了在英國時有機會長時間跟日本同學相處,我才知道日本文化雖然有它很美的地方,但他們強調的紀律性與團隊精神卻握殺了很多日本人的獨特個性,不知你是否認同?

有空常來!!
2006-09-28 17:42:11
CL
Hi Pan,

I have heard some awkward remarks when I mentioned that I am from Macao, and ironically most of them are from my ex-HK colleagues. Probably justification is too rare a quality to be found nowadays, that any perceiver could just absorb what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Next Magazine and seen in the Sheung Wan MTR exit to the HK-Macao ferry terminal before making their own judgement.

Personally I never think that Macanese have no culture or is devoid of thought. It is only that we are very low profile and, sometimes, too silent.

As for Japan, it has got a unique culture, which has blended both tradition and modern technology in its own way. If a foreigner has to work in a Japanese company, the culture shock will not easy to handle, and it is not limited to language barrier alone. It is not easy to be a Japanese, as it seems that they would require certain discipline in every details. Nevertheless, I would not agree that it has limited their creativity. If you have known how flourished is their sub-culture like, e.g. otaku’s (geek) in-depth knowledge in computer in the movie called densha-no-otoko (電車男). The subtle blend of lolita (French maid dress) with goethic design which is so popular in the recent years are also very creative.

BTW, post-modern architural design, which can never been seen in HK or Macao, can always been seen in Tokyo. The style is not that amiable to live, as it is always made of cement with few windows. Nevertheless, the interior part of the building could be totally contradictory to the surface.

Finally I have to emphasis that I am not an academic. Open discussion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to learn when study overseas, right?
2006-10-01 01:04:00
台長-PAN
HI CL:

謝謝你的分享.
對於澳門人個性模糊的問題,我最近開始思考這是否真的是澳門人的「天性」.還是,在這個傳媒的時代,我們因為沒有足夠的傳媒管道或流行文化去表現自己?也因此我們的形象模糊?
我絕對贊成日本人的專業與創意,你提到東京有很多非常大膽的後現代建築,我絕對有同感.事實上,東京的極度時尚與京都的極度古雅,在亞洲都堪稱一絕!!只是,過去一年與日本人交朋友的經驗,我常常猜不透他們心裡真的在想什麼,他們的友善與有禮,常令我看不清他們,你有沒有同感呢?
2006-10-02 22:45:59
金魚。
有距離才好
讀者才會學到新事情
筆者才有空間跟讀者的思想交流撞出火花
不然
只有溫馨軟語,理論背默
就不用特別去讀某些作者了
(可以去讀任何人,或者一個都不讀)

喔,暫時你最吸引的地方是頭腦和思唯
請保持下去吧
2007-02-27 07:43:51
Pan
金魚,
謝謝你!
讚美一個作者的頭腦和思維,
對他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呢!
2007-02-27 14:04: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