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7 20:41:35| 人氣8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哈利波特與仇美情結--談《哈利波特》.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仍愛哈利波特      

  本欄談論了《King Kong》及《哈利波特》的白人男性中心思想之後,有讀者來信「同仇敵愾」,說他同樣痛恨這些荷里活片,我連忙澄清:以批判的角度討論這些電影,並不代表我討厭它們,事實上,我仍是個哈利波特迷。

  《哈利波特:火盤的考驗》不比上一集精彩,然而,到了第四集,這個故事的題旨卻越見清晰,作為一個單親媽媽的作者羅琳寫《哈利波特》的深意也越見明顯──尤其是關於成長與親情的部分。

這一集的哈利仔,是四集以來最孤獨的。好友之間的競爭與誤解,使得多年來的三人行成了孤身作戰。其他兩位主角也不好過,他們同樣在猜疑與困惑之中,承受成長之苦。

伸延成長的主題,電影給年輕人很寶貴的寄語。首先,只有十五歲的哈利仔被挑選進入巫術大賽四強,要跟已成年的對手比高。這裡為什麼突然強調年齡?在這個世代,當青少年身體早熟但心智幼稚,當年輕人流行的是裝可愛的文化,羅琳卻要哈利仔越級挑戰──不要再以為自己是小孩,不要停留在你的同輩那個層次,要承擔重任,要挑戰難度。電影很驚心的一段是魔法學校的比賽到了最後演變成魔王陰謀,甚至搞出人命。成長原來不是安全的校際比賽,現實世界也不是鬧著玩的,凶險就近在咫尺。

四集以來,哈利仔總是在身陷險境之時想到、看到、感受到父母。現在的青少年把獨立自主跟疏離父母劃上等號,哈利仔這小孤兒在歷險之時卻從沒有忘記雙親;有時是他們的幽靈顯現,有時只不過是有關父母的回憶給他法力。羅琳成名前非常拮据,她曾獨力養育她的孩子,《哈利波特》就注入了媽媽心情。哈利仔其實有點像《魔戒》中的佛羅多:不特別精叻,不是耀眼的醒目仔,他們的過人長處,就是肯堅持有擔當。這就是羅琳想樹立的青少年榜樣吧。就憑以上幾點,《哈利波特》仍是那麼可愛可敬。

有些人以簡單的思維方式看荷里活片,認為那全是霸權的產物、膚淺的商品,更有人樂於以貶低美國文化來自命不凡。的確,對強勢文化保持敏感是必要的,但如果頭腦簡單地把它們妖魔化,那不就像某些西人把中國崛起視為「黃禍」、把回教世界視為邪惡軸心?要有批判思維,卻不陷入敵我兩立的二元論,這其實不只是分析電影的功課,更是面對這個世代的應有態度。(談《哈利波特》.下)create_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人氣(8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