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06 14:12:27| 人氣8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長今》的電視市場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長今》的空前成功,真的用「劇本出色、製作認真、內容積極」幾句話就可以說明?如果換一個角度,從電視觀眾市場學去看又如何?事實上,《大長今》很可能打破了很多人對香港電視市場的某些慣性評估。

首先,「明快簡短」到底有多重要?我們都說香港人萬事求快,已沒什麼耐性追長劇,而近年電視台亦甚少開拍長劇,加上幾年前短小精悍的日劇大受歡迎,我們似乎更肯定香港觀眾捨長取短、捨慢取快,但為何《大長今》叫人追看幾個月而愈演愈紅?

另外,香港的電視市場到底有沒有「市場區間」?過去十多年來,中港台電視頻道發展迅速,觀眾選擇極多,加上社會的人口結構日趨複雜,電視市場應已有明顯的區間,而不少劇集亦往往因為對準某種人口特徵而成功:《流星花園》等偶像劇顯然主打年輕學生觀眾,《康熙帝國》等宮闈劇主打年長男性觀眾,當年的《悠長假期》等日劇主打的是大專生及OL一族。在這個時代,當電視機像超市提供眾多貨品,好像已難有什麼劇集可以對所有消費者一網打盡。然而,喜愛《大長今》的從中產、師奶、大專生到小孩子都有,為什麼男女老少的口味突然一體化了?

第三,我們是否低估了傳統通俗劇的市場吸引力?看看老大哥無線,就是要拍恩怨情仇式通俗劇,都必須像《金枝慾孽》重新包裝,並把人性拍得異常複雜。我們都說,觀眾愈來愈世故,現在的電視電影也要sophisti cated,不能太simple太 naive,於是才有《金枝慾孽》的字字珠璣、機關算盡,於是才有《妙手仁心》等的刻意中產化與較開放的愛情觀。我們也以為,不少觀眾對催淚式通俗劇已興趣大減,所以在題材手法上勇於創新的日劇才會風靡一時。創作保守如無線都來扮中產、玩意念,近年嘗試了《分秒必爭》及《Loving You》等新題材新手法。然而,一部《大長今》,看來也不過是集通俗婆媽劇的舊元素之大成---好人屢屢被害、弱者發奮圖強、奸角令人咬牙切齒---為何最貪新鮮的香港觀眾甘之如飴?

要解答以上幾個市場學問題,殊不容易。《大長今》的市場學啟示是觀眾仍喜歡慢條斯理的情節鋪陳與情感刻劃---只要慢得其法。另外,《大長今》的「拼盤特色」亦值得注意,它讓口味不同的觀眾各得其所:成年男性觀眾或對劇中考究的韓國宮廷文化感興趣,把它當成《康熙帝國》;師奶觀眾照舊投入長今的辛酸奮鬥歷程,把它當成《阿信的故事》;其宮廷爭鬥亦令一眾辦公室上班族深有共鳴,把它當成《金枝慾孽》;甚至一些漫畫迷亦被其大篇幅的料理描繪吸引,把它當成《天才小廚師》。《大長今》打破市場慣例,而幾乎攻陷所有觀眾,其多元化的戲劇元素功不可沒。至於現今世故的都市人,也似乎仍難擋傳統通俗劇的魅力,問題只是如何把舊材料弄得有聲有色。

香港為什麼拍不出《大長今》?為什麼韓國人更能把握香港人的口味?香港的電視劇曾引領華語地區的潮流,但近十年竟被日劇、韓劇、台劇、大陸劇搶去風頭,他們是否錯估了觀眾口味?這恐怕又是另一個須深入討論的電視市場學問題了。

(<明報>世紀版,4月29日)

台長: Pan
人氣(8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