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6 16:36:53| 人氣1,1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羅卓瑤,等您回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羅卓瑤,等您回來!   

  熱愛電影的人,總是珍惜大銀幕的觀影經驗,對自己喜愛的導演尤甚。我很幸運,羅卓瑤近十年的作品從《浮生》到《給阿里的信》,我都是在戲院看的。而且,這次羅卓瑤更隨著《給阿里的信》登陸澳門。遇見偶像,我欣喜之餘,更把握機會面對面向她道出深藏心底多年的話。

  香港影壇一直忽略她的成就,低估她的作品,這真叫我意難平。最近,金像獎選出中國百年最佳百部電影,依然把羅卓瑤當透明。金像獎寧願選《省港旗兵》和《投奔怒海》,而對羅卓瑤視若無睹,實在荒謬。當然,在商業主導的香港,人們對富實驗性或風格偏鋒的作品的支持是很吝嗇的,享譽國際的蔡明亮也只能以《青少年哪吒》徘徊百大電影榜尾。

而羅卓瑤從極度淒酸的《愛在別鄉的季節》開始,正是決意向商業元素告別,走向進一步的風格化,拍出了《秋月》及《浮生》。兩片以悲冷簡約的影像與大膽的敘事結構,書寫出當年香港人身與心的飄零狀態,在台灣備受好評,但在老家香港卻受冷待。在我眼中,這兩片無論在藝術價值或時代意義上,都堪稱香港九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這次,我終於上前跟羅卓瑤說了以上這番話。雖然她只是淡淡的笑,但從她輕輕流露的表情,可知她仍以《秋月》及《浮生》為榮。她透露,當年拍《秋月》之時,還要為生活被逼同時兼拍青春片《Yes一族》,香港影業的極度商業化令她很失望。後來,她移居澳洲,多年來於彼邦只拍了《遇上1967的女神》及《給阿里的信》兩部長片,前者贏得國際獎項,後者在澳洲引起社會迴響。《遇上1967的女神》有兩個同是天涯淪落人在無邊的公路上無聲追尋,影像依舊冷冰冰,而《給阿里的信》的萬里尋訪難民義子,則又以難民問題結合荒野的影像寫出一首滿帶政治控訴的浮生之詩。離開多年的羅卓瑤,彷彿並沒改變多少。

  這兩部電影,成績其實都不絕失禮。然而,我總覺得它們少了點什麼,也許,電影缺的就是羅卓瑤所言她體內流著的中國人的血吧。她是香港少數有社會時代觸覺的優秀導演,她當年為九十年代香港作的影像書寫亦異常動人,所以,我實在期望看到她鏡頭下今天的香港或大陸。令人興奮的是,她正著手籌備一個回到中國拍攝的新劇本。羅卓瑤,什麼百大電影選舉是可以不理的,但是,影迷需要你,香港需要你,我們等你回來。creating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人氣(1,1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