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9 19:14:59| 人氣4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拳腳與血漿以外---談暴力電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拳腳與血漿以外

文友踱迢談暴力,從兒時的校園暴力回憶、教育制度中的暴力,談到童話與小說中的暴力,涉及種族意識、教育理念與媒體再現,很有意思。暴力,有時真的不只是拳腳與血光那麼簡單,它深藏在這個看似文明理智的社會中,以不同的化身出現。

  電影,被視為呈現暴力的最佳媒體。為甚麼千百年來世人看《聖經》中有關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敘述不會大呼受不了,但這酷刑一旦如實地被拍成電影就令人驚呼暈倒?這全是因為影像的高度擬真性。有了這優勢,許多電影樂此不疲地呈現暴力,甚至把它拍成一種快感,一種美學。不過,一些真正經典的暴力電影卻總是在拳腳、武器與血漿以外有弦外之音。

  作為一部暴力經典,寇比力克的《發條橙》就提出了非一般見解。片中一群年輕人的暴力與破壞,全無動機,是一種無聊的消遣。在價值完全崩潰的六十年代,暴力只是年輕人發洩不滿與空虛的嬉鬧遊戲,在潛意識中這根本是對社會的反抗。四個暴力少年的一身白衣與妖媚化妝,頗有墮落天使的象徵意義。然而,比這種個人層次更可怕的,是國家層次的暴力︰主角被政府機關抓去,被人用機器以殘酷的手段去「矯正」其暴力傾向,過程駭人殘忍。導演書寫一個時代的迷失之餘,也對政府的霸權與科技的支配性深表憂慮。今天回看這部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其前瞻性令人佩服。

  溫德斯的《暴力啟示錄》是一部被低估的暴力電影。一個荷裏活暴力電影監製親身目睹一樁暴力事件後,又經歷了失敗的婚姻,他終於大徹大悟。電影從人際的疏離、現實世界的暴力、媒體再現的暴力,最後又落到國家秘密機關監視市民的粗暴行為。片中一個「如何定義暴力」的問題,誰都沒法說得清楚,因為現代社會的暴力牽涉千絲萬縷,我們已然身處在種種不合理的暴力中。

  北野武拍暴力拍得最妙的兩部電影,反而是不見槍來彈往的《壞孩子的天空》及《偶斷絲連》。《壞》片中,教育制度對青少年的壓迫已夠無情,但當他們投奔社會,那黑社會的爭鬥與拳擊場的殘暴,卻是更加逼人;逃到哪裡,都是暴力。《偶》片則表現愛情摧毀人的力量比甚麼都強,那又是對暴力的獨特詮釋。

  看過這幾部電影,你會知道吳宇森電影中的英雄持雙槍跳的「芭蕾舞」、慢鏡開槍與白鴿飛舞,其實都是停留在感官層次的低趣味暴力而已。

台長: Pan
人氣(4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