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3 21:10:05| 人氣1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動畫新世紀--談幾部台灣的動畫作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動畫新世紀
──從「動畫新法寶」影展談起       李展鵬

  早有人揚言:動畫將會是新世紀來勢洶洶的一種創作媒體。看罷文化中心舉辦的「動畫新法寶」影展中的其中一場節目,我更對動畫創作的無窮潛力深信不疑。

  「動畫=童話故事=為兒童而設」的概念,早已不合時宜。十年前日本的《亞基拉》已是成人動畫的示範作,多年來宮崎駿與高田勳合作的動畫亦在題材及手法上開發了動畫的眾多可能性。荷里活近年的動畫,亦加入不少新元素,其中《史力加》及《怪獸公司》等都不是傳統童話,故事內容甚至具有一定的顛覆性。《標殺令》中一段動畫極盡血腥暴力之能事,卻又充滿動感與創意,被認為是神來之筆。在這個影像的時代,沒有什麼媒體比動畫更能天馬行空地發揮創作人的想像力。

  這次的「動畫新法寶」影展,我看了一場結集台灣多個得獎作品的《寶島新動作1》,發現了許多驚喜。首先,是題材的多元性。《房間》以三度空間重現梵高名畫《我的房間》的場景,以斑斕的色彩渲染溫馨家庭的氣氛;《轉世》以一卷錄音帶被改造的命運,引發對科技急速發展的思考;《最後的微笑》敘述一個孤獨都市人的刻板生活,臉上的笑其實是諷刺。

我個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城殤》及《清明上河圖》。前者呈現一個沒有色彩的灰暗城市,一群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不斷搬運石塊,建造他們的城市,但從他們木然的表情與機械性的動作,可知導演對營營役役的都市生活的批判。一座架空的廟宇,表明了空虛的都市人的心靈渴求。可惜這座城市最終還是崩塌,神明也遠去了。此片短短數分鐘,但其帶來關於文明與宗教的思考卻是深邃得很。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把名為《城殤》的此片與電影《悲情城市》作比較,探討當代台北人的文化集體意識。至於《清明上河圖》則輕鬆得多,此片以三維動畫重現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宋代風景,畫中的美女、河道、小橋、畫舫一一動起來,風味獨特。

  當然,動畫的優勢還在於視覺表現手法的多樣化。無論是較傳統的《阿公要出山》用的泥娃娃,《轉世》及《城殤》營造畫面的超現實感,《房間》及《清明上河圖》以現成名畫加以創作,或是《最後的微笑》玩摺紙公仔,各有視覺特色之餘,更配合作品旨趣,形成豐富多采的創作風貌。

  這次動畫影展,光是幾部台灣作品已令人眼界大開,再加上來自法國、德國等地的舶來品,可看性無庸置疑。若果你對動畫的印象仍停留在《美女與野獸》,是時候更新更新你的觀念了。creating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人氣(1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