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2 17:01:39| 人氣5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英語教學的十二大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 學習外語須從小孩開始學習, 那是他們輕鬆學會外語最好的時光嗎? 這種謬論早就被兒童教育專家否定了。實驗證明, 學童在學好母語之前不宜學習外語。

2. 對於99.9%非語言專業的人來說, 外語只是一種工具性的溝通技能。就像駕駛技能一樣, 它對不開車的人來說是毫無用處的。然而教育單位卻誤把英語當作一種學問, 使得各系學生努力鑽研箇中道理卻不會使用。當前的英語考試亦是把它當作一種學問來考, 使得原本要考駕照的人, 卻發現考得都是一些汽車研發的工程問題。

3. 高考是一種萬不得已的甄選方式, 因為在高考之前極少有人會真正用心研究學問。然而在通過高考窄門後, 此時正是學生可以研究學問的時候, 為何又要再考英文呢?


4. 學習外語不應有提倡不提倡的問題, 認為有需要就學, 認為沒需要就不學。難道提倡就能使不需要變成需要嗎? 此外所謂"需要", 大多是某些單位硬性規定的, 而非現實社會的實際需要, 其實那是一種炒作出來的需要。 

 5. 學習外語的目的, 絕不應涉及免費為外國人提供服務。對於用不著英語的人而言, 學習英語和學習印地安語沒有差別, 誰又願意苦學印地安語等著為外國人提供免費服務呢?

6. 英語普及政策必然導致95%的人用不著英語。至於何人屬於5%, 何人屬於95%, 無人能夠預料。正基於此, 我們應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基本而言. 強迫他人學習英語是不道德的行為, 那是另一種形式的剝奪。由此亦知, 普及英語必是大量浪費教育資源和學習時間。

7. 普及英語只會使自己更窮更落後, 從來沒有任何國家藉由學好英語而趕上世界先進水準。菲律賓趕上了嗎? 英語國家都趕上了嗎? 切莫太過天真。


8. 在社會的各種腐敗中, 最嚴重的就是自我奴化。強迫學習英語必使學生罹患習得性奴才症候群”, 而且患者還會出現一種自以為是人才的幻覺, 有時亦會伴隨出現主動規勸、嘲笑及諷刺他人的偏差行為。習得性奴才症候群末期會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強迫症狀, 原先遭受英語極端壓迫的人, 此時反而會從另一種角度極力為英語辯護。他們不僅從心理上放棄了反抗, 還根本喪失了自我意識。當此類患者取得權力, 就會利用職權使此症候群迅速蔓延。

9. 普及英語乃是造成漢語與英語對立的根本原因, 而擺正關係的唯一方法就是"多語可選"。惟有如此, 英語方能真正成為第二語言。

10. 中西文化交流是平等的、雙向的和多方的, 而且並非每個人都要直接進行文化交流。一般而言, 間接交流才是社會的主流管道。


11. 外籍的外語教師不能不會講國(), 而且一個專業的外語教師理應具備相關的語言能力。若有此項硬性規定, 將使會講漢語的外籍教師更有前途, 外籍教師學習漢語的動力更加強大,  並能更有效地推廣台灣本土文化

12. 中華民國的國家語言平等法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國語和正體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條款中所謂"基本", 係指基礎的、主要的。亦即本條款規定, 所有科目的主要內容之介紹和說明均須使用國語, 惟有內容中某些詞匯必須用到方言或外語, 方能使用方言或外語。由此可知, 根據語言平等法規定, 英語教學是違法活動。

但是,無恥的政客及無能的政府只會捧美國人的懶,說什麼邁向國際化就要學英語,這樣的謬論跟本是在蹧蹋2300萬的偉大的台灣人民,

台灣人民決不接受此一謬論,這與推動多年的本土化運動是互相衝突的,現在的小朋友會講台語嗎? 漢文表達能力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他們的家長崇洋媚外又不學無術,造成他們的小孩不會本國方言(國語不算)漢文表達能力差,況且台灣並非英語系的國家,不需要浪費那麼多的時間學習英文,

當那些小孩長大後,他(她)們只會講英文,本國方言反而聽不懂,他(她)們回去問父母,阿公阿嬤講的話為什麼都聽不懂,於是乎,小孩們責怪他們的父母親為什麼聽不懂自己國家的語言,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表達能力這麼差,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學無術的父母親造成的,於是那些父母被自己的小孩罵的焦頭爛額,一無是處,

朋友! 你還想讓自己的小孩學英文嗎? 你要讓小孩長大後,面對不懂本國語文的窘境嗎?

台長: 卻道無情是有情
人氣(5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