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0 05:17:44| 人氣1,50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七章第六節 校園空間論述的強化

嗯嗯...因為第四節的科技大樓事件和第五節的學生會問題
還需要找資料補充,目前正在進行修改
(影:我今天要去東海圖書館特藏組找資料啦..)
所以先把後面已經寫好的第六節貼出來...

喔.提醒一下,《東海大學校史》現在還買得到
去東海歷史系系辦問就可以了,而且會把承辦人員嚇一跳...^.^

至於東海風、東海校園建築步道導覽手冊
在東海大學的敦煌書局可以買得到

另外,幫提供我大量資料的黃文興學長打個廣告
東海圖書館躺特藏組一直很努力的在收集各種校史文獻
包括各類學生刊物、社團開會記錄、...等等
我就曾經把人間、台研的舊刊物整理了一套送過去
如果東海人手上有什麼寶貴資料,歡迎拿到特藏組給黃文興學長
這些資料會放在有冷氣、控制濕度的房間裡好好保管




第六節 校園空間論述的強化

第一本校史--東海大學校史

東海大學第一本完整而有系統的校史--《東海大學校史》,是1980年3月梅可望校長為慶祝東海建校25週年紀念,於行政會議上提案通過,由歷史系主持成立編輯委員會,經過近兩年的編輯工作,才完成這本有500餘頁,正文字數約20萬字,全書約39萬字的全國第一部大專院校的校史(東海風:94)。

這本書採取分段敘述的方式,將東海大學二十五年的歷史分成了:開創時期(民國44年—46年)、成長時期(民國46年—55年)、爭議時期(民國55年—61年)、轉型時期(民國61年—67年)、擴展時期(民國67—69年)。各期的分段點,大致和歷任校長的更替時間相吻合,暗示著東海大學的發展和校長的領導密切相關,也凸顯了這份校史基本上是針對東海校園內部事物與發展的紀錄,而非將東海視為台灣社會環境下的一個縮影來看待,因此對於東海發展和台灣社會變遷的關係甚少提及。

二十五年浩大繁複的歷史沿著開創—成長—爭議—轉型—擴展的軌跡,形成一個有秩序的發展過程。而在書中東海的發展是以校舍、師生人數的不斷增加來衡量的。這裡面暗含著一種直線的、物質取向的發展觀,和70、80年代主導台灣社會的「現代化」主義的發展意識型態,有某種程度的合拍。

除卻提及和台中市府、懷恩中學或地方農民的土地糾紛外,整本校史的歷史敘述過程,基本上是單音而直線進行的。唯一出現比較多元的聲音的時段,是1966-1972年的爭議時期。然後是1972-1978的轉型時期,由於失去聯董會的經濟支援,而使東海校園在物質、文化、師生關係上面臨諸多調適上的困難的時期。但緊接著在梅可望校長上任後就是東海的擴大發展時期,是一連串學校在設備和師生人數的長足進步。前一階段的爭議和困難,在東海人(或梅可望?)的努力下獲得解決,使東海由衝突混亂中走向另一個發展的高峰。在喜劇般的歷史敘事結構裡洋溢著一種樂觀和自信的情緒。

《東海風》的孕育

《東海大學校史》於1981年10月印行出版後即未再版,部份存書至今仍存放在東海歷史系系辦的倉庫中。同時在東海圖書館特藏組中,還存放著大量年代久遠的校史文獻資料,長久以來無人聞問。一直到90年代中期,由於台灣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對校內師生的啟蒙 ,才為這批史料賦予了新生命。

在大三時曾擔任夜間部自治會會長的張志遠,於畢業後先在業界工作了一段日子,在1995年2月受邀回校在總務處保管組工作。進入保管組工作不久,因學校希望保管組可以將其負責的十餘個倉庫進行整理,移出多餘空間移撥其他單位使用,張志遠遂受命進行清理倉庫的工作。

在3月11日進行整理男生宿舍第14棟的倉庫時,發現了大量東海創校時期的文獻,例如:第一屆的學生簡章(當時部份已被白蟻蛀蝕)、用英文打字的東海大學籌備時期建築興建計畫、曾約農校長手寫的施政報告、創校時期的勞作教育計畫…等。緊接著又在男舍第12棟倉庫,發現十六釐米的〈今日東海〉紀錄片、兩三千張東海老相片…等珍貴的影像資料,以及存放在舊圖書館(現美術系館)芳威廉紀念室的古董、字畫等。曾接觸過九份、淡水等地文史工作者的張志遠,很快的就理解到這些文物資料的價值。並和圖書館特藏組黃文興主任討論,計畫於校內舉辦「東海老照片展」,並從食衣住行育樂等方向去規劃。

1995年5月,東海大學因適逢創校40週校慶,委由歷史系林載爵老師主編一本東海創校40週年特刊,在黃文興介紹下邀請張志遠一起參與編寫工作。張志遠當即向林載爵建議,創校四十週年特刊的內容、討論面向可以更豐富:

東海除了食衣住行育樂之生活史可以做以外,不是只有人文歷史而已,應該擴大其領域,讓這本特刊更豐富。另外我也提出這本特刊應該跟人有互動,而不應該只有整理文獻文字方面的死板介紹,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小人物身上去著手,透過田野調查方法及影像呈現,使這本書更加鮮活,

我們的歷史常常只有有頭有臉〔的人〕才有歷史,一般常民是沒有自己的歷史,只要對學校有貢獻之人,那怕是種樹之人,蓋房子的工人,我們都應該報導出來。
(張志遠口述,林佳臻/王映涵,2004:17)

這個建議馬上被採納,並委由張志遠、黃文興兩人負責「東海校園建築景觀」章節的編寫。

黃文興為東海歷史研究所畢業生,求學時期便在圖書館打工,研究所畢業後先在圖書館流通出納部門工作,而後轉到特藏組服務。由於本身是歷史學背景,又負責校史文獻整理,他對東海校園的變化更具有一種長期性的視野:

二十五年來,不同的領導者,有不同的認知與規劃。從謝明山校長的「五年發展」、梅可望校長的「邁向社會」,到阮大年校長的「企業經營」。東海,已歷經了幾個不同的階段。

學校領導者面對不同的挑戰,有著不同的認知,對校內成員也存有不同的期許。然有一項不可否認的事實,那就是校園成員對東海的未來,已日趨冷漠。我們每天都面臨新的挑戰,充滿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我們追求著每天、每週事務的常規。不管表面上是如何的忙碌,而內裡卻仍然是漠不關心,而已經失去了當年創校師長哪種直接的、個人的投入感覺(黃文興,1996:145)。

黃文興期望能透過校園社區意識的建立,激發學校成員參與的熱誠,促進相互的對話,凝聚東海校園發展的共識:

維持理想教育環境是一種公共空間的營造活動,從各種實踐經驗看,護持理想教育環境的行動主體,必然是校園社區中的人。唯有校園社區中人明白並策勵自己,才能持久與有意義。因此護持理想教育環境所關注的,不是聘請專家規劃出更多美好的藍圖,反而是如何激勵社區成員的參與熱誠與鎔鑄傳統的成就感(同上:149)。

在這群對東海的未來懷抱著熱情的人的努力下,創校40週年特刊變成了厚達250餘頁,圖文並茂的《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展現出和之前的《東海大學校史》不同的歷史敘事風貌。

校園社區意識的種籽

1995年11月《東海風》出版,原本計畫作為慶祝40週年校慶印行的非賣品,後在工作人員建議下改由東海校友聯絡室以及敦煌書局經銷代售,到 2003年1月為止共印行四版,總計4,500本。

在記述體裁上《東海風》採取的是「編年體」的方式。每一年以大事記方式,記載該年度發生的大事。其中重要事項再以專文介紹。這種形式主義的紀錄方式,反映了在80年代社會日趨多元化之後,傳統一元、直線的歷史觀點被打破,著作者在缺乏具中心性的歷史觀點的支撐下採取了最簡便的記錄形式。

除此之外書中花了甚多心力在介紹東海的建築美學、環境生態,並以十分浪漫的方式介紹了創校初期的生活點滴。除了東海校園內發生的事情外,還摘引了許多校友、作家以東海為題的文學作品。黃文興認為這種生活化的歷史記述形式,具有凝聚校園社區意識的作用:

《東海風》以「生活」為出發點,透過文字和影響的鋪陳,有系統地紀錄東海的點滴,這些在校史中可能不受重視的地方、事物與人,相反地,在重視具體、重視共同記憶與意識社區生活的圖像歷史中,就顯得瀰足珍貴,因為它們,才讓我們新舊東海人有了共同的話題。才使新舊東海人的認同聯在一起(同上:150)。

校園社區意識與共同記憶的凝聚,必須要有一個具體的標的物做為核心。東海的校園建築雖然頗為特出,但是稍嫌龐大。國際級的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在台灣的少數作品,造型獨特的路思義教堂就成了最佳的象徵物。因此在該書中有占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專門在介紹路思義教堂的建築結構。而書的封面就是一座路思義教堂的圖片。

「未竟的探討」與校解社

《東海風》的出版,鼓舞了張志遠等人的士氣。而後由於台鄉社校園解說員人數增加,因此而獨立成「校園解說員社」。在2000年7月校解社開始策劃《東海校園建築步道》一書,經過兩年的撰寫、修改、補拍相片查尋求證…等編輯工作,於2002年4月定稿、確定付印、出版。該書由貓頭鷹出版社出版,為「步道系列」叢書中的第18冊。在此之前「步道系列」曾出版了《台大校園自然步道》、《中興大學生態步道》兩本書,但都是以校園生態環境為主題,《東海校園建築步道》則是第一本以大學校園建築為主題的步道解說手冊。

在第三章討論東海校園空間論述的形成過程中,已略為說明了校解社的成立過程。雖然是東海校園於90,年代中期新生的事物,但如同東潮、人間、大度山等社團的實踐,校解社的實踐也和過去東海的歷史之間有著幽微的聯繫。

如前所述,張志遠之所以嘗試創立校解社,部份原因來自於對「相思林時期」的校園空間運動的反省,試圖透過持續的教育,以深化師生對校園歷史環境的理解。但如何進行這樣一個教育的過程,張志遠的選擇和70年代榮推會、東風社進行「未竟的探討」的切入點是一樣的:

我也思考如何切入東海大學,讓大家能馬上進入狀況,我認為從東海建築與環境空間切入是最適當不過,因為如果從創校理念來說的話,因為過於抽象並不見得大家都可以感覺的到,而東海校園建築與景觀,名聞遐邇,建築卻是最實在的,真實的可以看得見,可以體會的。(張志遠口述,參見林佳臻/王映涵,2004:15)

而在社團的定位上,他也深受東風社所代表的東海人文批判傳統的影響:

在新社團籌備期間,也有師長建議「校園解說員培訓班」直接附屬於學校的研發處或是秘書室底下?可是我們並不認為在行政的編制底下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個團體來就應該要有自己獨立的性格,不需唯唯諾諾地擔任學校的傳聲筒,校園解說員應本著「東風」刊物所提出之理念:

「一個學校的校風,一個學校精神之建立,決不在乎成文的校規,也不在乎校長或教授先生之訓詞,而在乎這學校學生的自覺。———一個學校校風的建立,學生責無旁貸的。」

因此校園解說員對校園應有反省、批判精神。
(張志遠口述,參見林佳臻/王映涵,2004:21)

如同在本論文第三章中提到的,在看似社區人文取向的論述背後,校解社也參與了東海校園空間的論述建構與運動實踐,這並非純屬於歷史的偶然,而和東海校園空間論述的特性有關。東海的校園空間論述並不只是個美學的、景觀的、情感的論述,而從其形成的過程中就不斷呈現出一種對自身的歷史和價值持續進行反省批判的精神,為校園內重要的公共論述。

台長: 解影
人氣(1,50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碩士論文 |
此分類下一篇:第七章第七節 校園規劃制度的改革
此分類上一篇:第七章第三節--德耀路大石頭事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