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18 15:04:07| 人氣68,3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咖啡店的個性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過年期間,到了花蓮一趟。
花蓮市中心的咖啡店,除了理所當然佔據大道的資本主義連鎖店之外,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其精品咖啡店的數量,比預期的多出太多了。
原先預期造訪其中一間的我,便又開始心猿意馬了。

就在騎著堪用的腳踏車,在不屬於台北交通節奏的緩慢行徑中,某一間咖啡店的店名,忍不住讓我輕握了煞車。

由於本篇文章用意不在食記與食評,所以我將此咖啡店暫且改名為【咖啡女神】:

烘豆機擺放在店門口;
明亮的燈光、挑高的格局;
單品、義式與特殊無國界的咖啡飲品供應;
以及難以辨識的此咖啡店的文化結叢(culture complex) 。
事實上,我認為其內部風格在我粗淺的美學認知上,是出了點文化整合上的問題。

那麼,跟【咖啡女神】有任何的關係嗎?

若是以台北溫州街、師大周圍的咖啡店來比較,
「店名」為純粹「名字」(可能還需刻意帶點質感)的現象也佔了多數。

如果我們將「店名」、「裝潢」、「店員」、「背景音樂」、「Barista」甚至是一間店的「espresso」視為【咖啡店文化】的各種文化特質(culture trait),那麼在咖啡店裏的行為模式,許多特質所聚合而成的文化結叢,很可能在彼此的互動、整合之下,構成各咖啡店有所差異的【咖啡店(次)文化模式】。

以人的觀點來看,【咖啡店(次)文化模式】就會像是一間咖啡店的「個性」。
以物(material)的觀點來看,咖啡店沒有什麼所謂的個性。
也就是可以這樣譬喻:
如果我們不持有「品味」以及其標準,同時也不在意「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合理性,
那麼【咖啡店】的功能就是提供飲品-以具有咖啡氣味為主的取向。
如此一來,「個性」似乎就不怎麼重要,自然比較不需要去重視營造。

星X克就是如此,充斥著複製、大量生產、非原創與大眾消費的各種文化特質,將其文化(?)透過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模式,使某種刻意營造的表象被灌輸到一般的大眾腦海中,使大眾接受此文化模式而推崇不懷疑。
在這種低度文化內涵下所表現的「個性」,其文化結叢是容易概括、不易辨識的。

(雖然我對星X克的咖啡也有意見,但本篇重點僅圍繞在「店」)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咖啡店】的定義上是必須伴隨著其文化結叢的易辨識與難概括-就像我們敘述他人的「個性」時,可以指出他人的「臂力強」、「喜歡村上龍」、「討厭檸檬酸」的各種人格特質,卻難以將之概括為「強壯的人」、「文學青年」或者「嗜吃甜食」。

組成一間具有個性的咖啡店,便會有許多不同的文化特質。
即使是星X克也能至少以不賣咖啡為其共通性文化特質。

因此,
從組成其「個性」的文化特質來看,
有兩隻黃金獵犬的咖啡店,相較一隻黑色折耳貓的店,前者活潑、後者恬靜;
新生南路的那間,其裝潢與客群結構充滿復古風格;
溫州街的街底,凌亂和灰塵襯托著異常的隨性;
中和有極簡主義裝潢的店,其廁所也是極簡主義;師大有間名為極簡的店,及內部只是沒有刻意去設計,所以名為極簡。
這間的咖啡大叔是型男、那間的咖啡型男是大叔…

而「店名」作為其中一項文化特質,有時是種圖騰、或者是符號,通常代表的意表超出其本身的物體、姿勢、顏色及設計。舉例來說,【行旅者驛站】店名的意向是將顧客比喻為旅客,其咖啡店的擺設如船舵、風景明信片等旅行文化結叢,便與精品咖啡店(次)文化的文化特質(如擺放生豆、吧台間的互動)整合成其獨特的文化模式-也就是「個性」。

少了「個性」,
我們便僅只是在某間建築物內品嚐咖啡,
太過工具理性,少了點互動行為的機會。


放大標準來說,
服務生也有可能成為咖啡店的個性組成關鍵要素。


咖啡店到底有沒有個性?

我個人的解答是:
並不是咖啡店有沒有個性,
而是咖啡店需要個性。

台長: 佛洛依德
人氣(68,389)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術和想法 |
此分類下一篇:型號:TFAM-2010TB
此分類上一篇:關於【改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