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杞林是竹東的舊稱,漢人未進入開發前泰雅族和賽夏族在這裡狩獵與聚集,當廣東客家移民陸續進入開墾後,此地成了開採樟腦、木材集散、鑽探石油,製造水泥、燒製玻璃的重鎮。
日文裡頭有句”食を願わば器物”(しょくをねがわばうつわもの)欲要受食,必先備其器以為盛之。換言之,需先做好某種準備才能再做某件事情。在看過潘國正兄於臉書報導一篇「建構歷史感和文化感的文化科學城」相當有感!
昨天正好去了竹東員崠山做探訪,也來說說新竹產業的緣由,若要說是今日IT重鎮的新竹科學園區之發韌,多少也有一點點的關連!
1927年日據總督府殖產局礦業務課對台灣全島進行調查時,在新竹發現竹東某一特殊地質命名為員崠子背斜,後經竹東水利局在這背斜軸部附近開鑿水路的隧道,遇到噴發可燃燒的天然氣。
總督府於是派遣台灣礦業會社前身的地質師石田義雄前來實地勘查,1933年取得竹東員崠子背斜的礦權,接下進行地質鑽探工程,竟然獲得石油、瓦斯寶貴資源之巨大成果。(星星☆的位置即員崠山神社,新竹客運下公館車站往清泉方向的東峰路上,約5分鐘車程)
按在地耆老的說法,慈恩養護中心(東峰路340號)以前是個”瓦斯加氣站”燒瓦斯的巴士會來此加氣,加氣的當下,為防止危險發生所有乘客都得下車等候。以前住頭份往峨眉湖水庫遊玩,那時的日新客運(苗栗客運前身)跑此條線的巴士也是燒瓦斯。從《覚醒される人と土地の記憶》「台湾シリコンバレ─」のル─ツ探し(作者:河口充勇)書上的訪問稿得知,當年的據台總督府雖想推廣此樣的交通工具,但是迫於加氣站及管線的設置,無法全台普及只有竹苗而已。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人對「場域」或「緣由」甚為尊重,好比台南林百貨頂樓會設個小神社,屠宰場幾乎會設立畜魂碑,也都不亞於漢人有著的河川之義渡碑,甚至因有老樹而設的靈神廟等。
發現到石油、瓦斯員崠子山的此地,1935年(昭10)7月也設立起一座神社,用以祭拜天香山命(あめのかぐやまのみこと)、開拓三神(かいたくさんじん)、北白川宮能久親王(きたしらかわのみやよしひさしんのう)。
天香山命(Amenokaguyama no mikoto)是日本神話中出現的神祗,傳說是天照大神的曾孫。原為稻穀之神,後因盛產稻米的新潟也發現到石油,後才被尊稱為石油之神。
開拓三神(Kaitaku Sanjin)此三位是,大國魂神(Ookunitama no kami)、大那牟遲神(Oonamuchi no kami)、少彦名神(Sukunabikona no kami)。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Prince Kitashirakawa Yoshihisa・擔任攻台近衛師團的團長後因染病死於台南)1930年代後,據台總督府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給神格化的,他在台灣曾經駐足的各大小場所興建紀念碑,做為憑弔。(二戰後神社挺自然地不見了,改換上孫文。幾乎台灣所有的日據時期之建築、石碑、落款…被去勢、塗改、掩飾…看看也都這樣處置,因為歷史是給勝利一方寫的)
數顆碩大的南洋杉圍繞在神社周圍,神社面對上坪溪再過去是芎林、橫山的連續小山。神社地的座落與朝向學問據說也很大,好比也供奉著開拓三神的日本北海道神社,是在明治時期開拓北海道時所設,然而為要防患東北方的俄羅斯,特別把神社對著此一個方向。(員崠甘屋伙房渤海堂的甘家,當年是捐贈了神社大部分的土地及設施)
台灣其他各地當年設有開拓三神的地方其實不少,目前保存或將舊翻新的日式神社,能在台東鹿野高台看到。至於自己出生地的清水亦有神社,開拓三神這裡也有,國府軍來了後改闢為軍營「請神容易送神難」的諺語,在此根本不適用!(員崠山神社原神社道上舊石燈的燈台及台座,斷手斷腳,現成了旁邊國小學生在野外上課的座椅了)
清水神社改為駐紮戰車部隊,營區弟兄每當舊曆年就會到清水鎮內的舞龍舞獅,只要在店門口燃放小鞭炮為信號,他們即到店門口舞龍舞獅煞是熱鬧好看。阿公蔡振老先生在鎮北街開設中央西藥房,對著清水第一市場大門,討個好彩頭也是給士兵賺外快也罷!總之,孫子的我們雖多摀著耳朵,但對此鑼鼓喧天跑來跑去的陣勢可喜歡得很。(員崠國小的校園一角,歷任的家長會長捐贈的石碑刻著「勤學」二字)
1935年9月在日本東北、北海道大學等各處,曾做過玻璃工廠之設置與營運,且又參與過火山天然氣之研究的大內一三,來到台灣的新竹籌建天然瓦斯研究所。後將來源穩定、極高溫度、清潔乾淨的瓦斯與在地生產的矽砂結合,做出化學、醫學等高度研究必須的器皿,以及訓練工業化必需要有的基礎人才。
人們由鐵器進入陶瓷再到玻璃時代,若沒有那個盛裝的”器”想要積厚成器,想達隨才器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驗室到工作車間必要的盛裝道具,沒有那個瓦斯與人才的根基怎來工業化?
二戰後瓦斯研究所改制成聯工所,接著清大、交大在此延續復校,鏈結出新竹的玻璃、燈泡、陶瓷、化學、聖誕燈等各相關產業。上援下推,前仆後繼,以至台灣的IT產業會先在新竹落戶,探究原因?它們與早先天然瓦斯研究所的設立是有其脈絡可循。
昔日的探勘處成了今日中油基地的「資源莊」而附近的路名也很有意思的用著資源路、生產路這樣的名稱。以往公家機構廠房的福利設施據說十足,有福利社、電影院等等。資源莊這兒的冰棒也是一品,可惜只在春夏交接的四月開賣,當下望著招牌的自己只好吞口水的份了!
資源莊對面的好所在客家美食餐廳,以前是經營米絞(bí-ká,碾米廠)的生意,未大肆改裝前仍保留有一些些的碾米設施。喜愛來此用餐的緣由是這裡有幅書法寫著”做幾件驚天動地的事,交幾位有情有義之友”正中下懷!
河口教授的書上另也寫到,二戰後等待引揚的大內先生曾建議陳尚文製作其他的玻璃製品,台籍人士陳尚文留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任職過省建設廳長後設立新竹玻璃公司製作平板玻璃。該司在開放民營後曾任省議員的蔡克寬入主,蔡的主體事業為和信興實業及元寶樂園,相信很多5、60幾歲的人都曾去那玩過。其實元寶的前身是天仁,販賣茶葉的李瑞河一天騎腳踏車經過樂園前面,樹下休息那時看到”天仁”兩字深有所感,這豈不就是我們家兄弟四人的筆畫,於是往後創設的事業王國就以”天仁茶葉”行銷世界。
新竹地區另有一家叫台灣玻璃的,是由台北人林玉嘉創立,當年同為丙辰龍會(1916年出身,生肖屬龍的早期台灣企業家所組的工商聚會小團體,王永慶、辜振甫等都曾入此)會員的他,要在已有的事業基礎上再幹個什麼大事業。想到自己的名稱中間是個玉字,於是找來日商往兩個字都是斜玉旁的「玻璃」行業發展。該司也曾製造過玻璃瓶,那時所有飲料的瓶子多是玻璃做的,可人家卻不買帳!無奈只好推出”台豐汽水”在市面上吹過一池春水。
如史詩般的新竹工業發展進程,一業又一業,一站又一站,一頁又一頁,宛如當年閩粵籍人士設立「金廣福」墾號往內山開發,前進基地的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四重埔…等橋頭堡如今已都成為了人們的聚落。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的小蔡,到處看看遙想當年之餘,僅能放個”那魯猴多”(原來如此)的馬後炮了!
(兒子剛從北海道洽公回來,送給老爸的熱騰騰北海道神宮御守)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049329
珠寶銀樓業的親戚網絡(Ⅰ)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027164
產業鏈形成的產業聚落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0826082
摸著石頭過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