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珠寶首飾所使用到的兩大技術,大略區分有兩大項。
一是怎樣鑲嵌寶石,如何將金屬(甚至非金屬)加工好來牢固寶石的技術。一是切磨寶石技術的Lapidary(寶石雕琢藝術)、Chipping(切削、鏨平),或者目前最常用到也經常聽到的Cutting(車工、切磨),把具有成為寶石可能性之礦石,去掉不純之物質再琢磨得更加亮麗。
最早的人類,一開始只想著怎樣將石頭給弄出繫繩的孔洞,有可能從鑽木取火得來的靈感,嘗試各種工具想方設法來穿透石頭,當然啦!此則有其限度,充其量不過是鑽孔而已,讓飾物得以穿綁佩掛上身,跟同伙炫耀一番,讓異性刮目相看,還可能以物易物…對吧?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不管什麼氏,對人類諸事有關的發明進程,是不可以都大聲說出「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呢?)
之後的階段,人們倒是發現一種含有金屬成分的石英,稱為「燧石」(Flimt,又稱火石)這般的堅硬物,或以一種磨尖的銅合金物,用著尖銳的前端給石頭來進行琢磨,讓線繩可以穿引石頭。
在古代,燧石是相當有用的礦石,按現存傳世的埃及聖甲蟲雕刻首飾,以及可供印章之用的圓柱周圍所刻的紋樣,然後再按壓於泥版呈現浮雕模樣,幾乎是運用堅硬的燧石以為雕刻,不難作此想像。
另外,至今仍用著的木棒上頭綁著線繩,線繩再纏繞帶有錐狀的棒子,運用反覆旋轉力量,橫式的好比在拉胡琴,直式的正如沖壓冲孔,弓形把手附加桯(ㄊㄧㄥ)具、陀具等錐子的「弓錐」來打出上大下小喇叭孔狀的圓洞。
此古老例子,由西元前二千多年時的埃及壁畫可見,那時候的他們也使用到這種工具,換句話說,人類用此來鑽孔鑿洞的技術已歷4000多年,至於要說人類到底有無進步這樣的話,追溯起來還真太遙遠了啊!
為要切磨尖硬的石頭,人們從中做從中學勢必得有個更加堅硬的中介物質,至於那到底是在哪個時候、哪個地方,卻沒有標準的答案。總之切磨寶石,直接以堅固石頭或金屬採硬碰硬的方式,畢竟花費時間耗損工具,假如這中間有一種叫做「研磨劑」此樣的粉末物質,效果可能會更好時間也許會更快。
因此,同前提到的古早古早之埃及,或西亞、印度等地的人們,即已獲悉此事半功倍的方法,今日的伊拉克,也發現到從前從前使用過的赤土陶器(義大利文:terra-cotta)上頭帶有溝狀磨痕的這種道具,可見「摸著石頭琢磨」也不是小平同志一人的專利。
早先使用燧石或微細沙粒這樣的研磨劑,至希臘時期止,人們配戴的寶石硬度幾乎都在7度以下,因此只需燧石足以應付。到了羅馬時代,硬度8度的寶石頻頻登場,人們又再摸索出新的研磨劑,一種稱為金鋼砂(Emery)這類剛玉的紅寶、藍寶石粉末。
金鋼砂為天然的東西,產自愛琴海南部的納克索斯島,以及土耳其的西南部亦有產出。金鋼砂具有易與油質混合的特性,研磨之際,推測可能是與橄欖油為主的液體混合起來使用。
實際上,在硬木或銅片等金屬做成的圓盤,只消塗上研磨劑與液體混合的中介物質,即可進行的事實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啊!可是研磨劑,難道非得一定得用石頭為材料的這種介質嗎?事實又不然,國外文獻曾記錄過美洲大陸印第安人的祖先,拿仙人掌的硬刺為中介物質,於鑿石頭洞時做為助劑,另外,中國玉石工人於治玉時也用竹子的粉末,幫助好生琢磨。
(如圖之治玉方式,是使用雙腳踩踏來帶動砣具的滾動,可見寶石切磨,除得解決道具還要考慮動能問題。職人除以自身的手、腳進行外,亦可驅使牲畜來轉動進行切磨寶石的粗活,但這些都不及水車或風車來得節能及方便。
位於日本富士山下的山梨縣水利豐沛,搭配以往該地發現到水晶礦,因此,山梨的珠寶產值始終占他們國內總產值的1/3以上,可見貴為珠寶重鎮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呀!---圖片取自清代李澄淵繪《玉作圖》)
玉石的切磨,沒有說一定非得要用解玉砂,或者工具的硬度須遠高於被琢磨的對象方行,與前述的情況類似,按中國大陸學者鄧峰、羅武幹、楊益民等人發表《砣具配合解玉砂雕刻玉器紋飾的可能性分析》的專文之驗證,僅需清水或金屬道具即可進行,就算沒有著解玉砂或金屬硬度比玉石要低,差別只是沒有那麼迅速與有效吧了!
切磨寶石的方式,大抵可分為無刻面的弧面車工(Cabochon cut)和具有刻面的刻面車工(Faceted cut)。弧面車工又稱凸面形、凸圓、蛋面或素面型,是一種使用廣泛的非刻面型的車工方式。刻面車工,又稱棱面型、翻光面型或小面型,該車工施於寶石上面,形成按規則排列的許多小刻面,組成具有一定幾何型態的對稱多面體。
此兩大類的車工,古老且具有歷史的是弧面車工,帶刻面的刻面車工真正的登場時間,是在中世紀才見著它的蹤影。
弧面車工在技術面來說較為簡單,中世紀之前,大多數的寶石幾乎以此來做瑰麗顏色之賞樂而已,至於想要提升至複雜光線產生所謂曲折或反射的話,絕對要有刻面此的建構方才可行。
再者,中世紀為止所進行這類寶石的切磨師傅,與其將該寶石的光彩價值全給提昇出來,倒不如怎樣進行金銀細工令其價值極大化,是要來得關心許多。一直到了13世紀末,巴黎好些切磨寶石的職人出現著「同業工會」這樣的組織”人濟話就濟,三色人講五色話,匏仔數想變菜瓜”(Lâng tsē uē tō tsē,sam sik lâng kóng ngóo sik uē,pû-á khuànn-tsò piàn tshài-kue),同儕切磋琢磨,師傅相互砥礪,帶有刻面車工的寶石遂也陸續出現,取代不單僅只弧面另亦有切磨成刻面車工的寶石。
刻面寶石得以反射,推測此也是偶然間發現到的,從而明白理解怎麼將光線的曲折、反射發揮到極致,此後的寶石,再也不單僅是金銀細工附屬的技巧而已了,這種帶有獨特之美的技藝被單獨給發展出來,何嘗不是一種痛苦的領悟,讓世人終於將它給看得眼花撩亂,欣羨不已!
中世紀過後,具有刻面的美麗透明寶石,像是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石榴石等與不透明的寶石相較,獲得更多注目的眼光自然大量撒幣來追捧,聰明的人們,從事實中明白哪種才是他們最為想要獲得的。
那麼做為透明寶石的代表非「鑽石」莫屬,至於該怎樣來安排刻面更是車工師傅煞費苦心的地方,畢竟拿鑽石單僅呈現弧面的話,簡直是暴殄天物!車工成弧面的鑽石,充其量好比老花眼鏡的鏡片,根本就像一塊毫無美麗可言的玻璃而已。珠寶之王稀奇之處,因為"他”具有”他類”寶石所沒有的超高反射及曲折,驅動著他的,正是如此絕無僅有的物理特性。
鑽石最早的切磨形式,僅在天然八面體結晶頂部的桌面切磨成對稱(Table cut)樣式,之後,再有所謂的玫瑰車工(Rose cut)。
玫瑰車工,是在下部有一個大而平的底面,然後上部由多個規則三角形的刻面組成,通常呈兩排分布,然後將這些刻面向上交于一點。輪廓為圓形,冠部呈拱形,整體為一個單錐體。接下,再又發展出雙錐體的玫瑰車工。如此原始的切磨技術,合理推測應是當時鑽石產地的印度為發軔,經威尼斯等地的交易市場傳遞到歐洲,進而連帶也刺激到他地的寶石切磨職人。
目前,珠寶首飾最受歡迎的品項仍為鑽石,切磨的形式又以明亮式車工(Brilliant cut)最得人氣….實際上,在亭部底尖之處以往為了防止嗑碰、破損,會多車出一個稱為尖底(Culet)成為總共58刻面的為號召。但近年來幾乎不再時興如此,即便此樣的明亮式車工,市面上以57面的居多,好讓鑽石切磨呈現”八心八箭”這般樣貌,真可說是讓人看得一清二楚的黃金比例啊!
延伸閱讀:
http://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22766582
人們的相貌VS.寶石的相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