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03 11:09:15| 人氣1,9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字經先天解:「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字經
先天解: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三字經上段是講孝道。這段是講弟道,弟子規裡面說:「兄弟睦,孝在中。」可見孝順的人一定友愛兄弟,能夠友愛兄弟的人,也一定懂得孝順,孝和弟是不可分的。

孝是內聖,弟是外王,內聖外王圓滿,方可証大道。

論語云:「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弟」是很重要的,中國五倫社會,「弟」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讓大梨給兄長。這種恭敬長上的道理,在小時候就應該要知道了。

孔融是漢朝魯國人,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子孫,四歲時,就懂得遜讓的禮節。一天,有人送來一籃梨,哥哥把大梨都選去了,孔融在旁邊,從從容容的取了一個小梨,大家問他為何不取一個大的呢?他說:「哥哥年長,應該吃大的,我是弟弟,年紀小,怎麼可以犯上呢?」
孔融那麼小,就懂得禮讓,實在很難得。反觀現在,父母大多溺愛幼子,不管是吃的或用的,往往都給小的多,給大的少,說這樣是愛護弟弟,讓弟弟,而兄長認為這樣不公平,就常常藉故欺負弟弟,以致種下手足不和的禍根。因此父母在分東西的時候,應該公平,而且運用技巧,使年幼的尊敬哥哥,哥哥也愛護弟弟,這樣兄弟和睦相處,一團和氣,不是很好嗎?

兄弟之間,要緊的就是「兄友弟恭」,而孔融表現的就是弟恭。凡事應該由自己先做起,要求自己先盡到「弟道」,再來影響別人,要相信自己一定有這份力量的。

三字經這段是在講弟道(兄友弟恭),弟道的精神在於「讓」。

「讓」的解釋:謙讓是守禮而不爭奪。《文選.陸機.吳趨行》 :「禮讓何濟濟,流化自滂沱。」 守禮而不爭奪。

朱子解釋禮字。謂為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所謂節文者何也。譬如為人子者。應盡其孝。此天理也。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此節文也。孔子告樊遲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此皆孝之節文也。夫禮無一定。施之於父母。則生事葬祭。有敬謹之禮。施之於兄弟。則徐行後長。有和讓之禮。施之於朋友。則周旋進退。有交接之禮。其他處鄉黨入宗廟。內而家庭。外而邦國。與夫一言一語。一步一趨。靡不有當然之理。

故禮者所以定奠卑。明貴賤。序少長。別男女。辨等列。習威儀也。聖人制禮。使天下之人。無以卑踰尊。賤妨貴。少凌長。男女有別。等第有差。故周禮儀禮曲禮諸書。所列子臣弟友之倫。升降拜跪之節。無不言之甚詳。責之甚備。誠知天下後世之治。不治於治。而治於循禮。天下後世之亂。不亂於亂。而亂於犯禮。故不得已而制之。威儀三百。曲禮三千。以防其微。而杜其漸焉。呂東萊曰。慾之寇人。甚於兵革。禮之衛人。甚於城郭。殆深見乎世之踰閒越軌。犯上作亂者。莫非起於慾之一念。而欲去其慾。則莫先乎禮。故王者制禮。所以齊民也。君子守禮。所以保身也。而禮之精神在於「讓」。

「讓」對於兄弟,則兄弟同行,弟隨兄之後,有和好謙讓之禮;對於朋友,應對酬進退,有交際之禮。其他與鄉里相處,進入宗廟佛堂,內於家庭閒居,外與邦國來往,一言一語,一步一趨,無不有當然之理。

「讓」是一貫道「禮」之精神所在:讓者,在道場中舉賢才,揚善行,能忍辱,外有讓德,當受人侮辱時,也不生怨恨。「讓」就是推薦賢才。我們看到有能力、有德性、有擔當的人,要推薦舉才用於道場。若是看到這是個賢才,卻很怕他勝過我們,所以封鎖這位賢才,甚至於還攬功於己身。若是有這種想法,可是非常錯誤的,所以一定要見賢則舉。「讓」就是發揚他人的善舉。看到別人的優點,要趕快去宣揚。我們能夠內有忍辱,外有讓德。受人尊敬,不會很高興。或是受人侮辱,也不會很沮喪、心生怨懟。若有時快樂、有時怨懟,那麼我們的情緒不就落入別人的掌控中,隨時受別人影響,這樣的修道人生肯定不開心的。所以我們的心情,要能夠對於別人的敬和辱,都不會高興或怨懟,這就是「讓」的精神。

能對上天行大孝之人,必能行於〝弟道〞,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大地眾生皆為一之子,都是的孕化所生,皆俱靈性,只是大腦形態及業力之差,而「靈」的靈敏有別,論其靈都是一體無有差別的。

兄弟姊妹自從離開   老娘,流浪到東土,三山坡前醉醒來,仙衣鞋不見。娘...妳是在那裏,原胎佛子哭呼喚娘,不見娘的形影,苦海怎樣生活,珠淚掉胸前,離故鄉來到凡塵,已經六萬年,子丑寅卯午未交,白陽應運到。幸喜道降在火宅,咱今日愛認理實修回理天,才免辜負師尊師母,安慰娘心,趁著白陽佳期好因緣,立地奔前程,兄弟姐妹手牽手,建立彌勒淨土蓮花鄉。要息干戈化大同,咱今日來看破,世間是苦海,回轉咱的理天故家鄉,清靜自在萬八年。

道場乾坤都是兄弟姊妹。要「兄友弟恭」前後相隨,尊前提後,在佛堂中求道比我早、領命比我早、資格比我老的前賢們,你若明白「聞道有先後,因緣有快慢」的道理,並且真心修道,恭敬所有的人,又怎麼會對他們不尊不敬、不聽命辦事呢?而那些比我較晚求道,須要我們協助、引領的人,我們若心存慈悲,效法仙佛,又怎麼會不由衷地加以提攜、愛護呢?所以真正的遵前提後是要我們學習放下我執、要有弟於長,宜先知的修道認知,尊敬前賢、提攜後學、並慈悲一切的有緣人啊!

在一貫道場同修的一門學問,不似表面上看似這麼容易,因牽涉到道運是否能興旺,同心協力共同經營道務的問題。故「弟道」是道場倫理,在道場中的同修大德們,是一門重要必修的課程,要宜先知,要尊守佛規,力行弟道,合同一心一德共辦聖業,和合共進,手牽手,共返理廷大團圓。

台長: 福哥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