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1 18:44:28| 人氣1,7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征服全世界的台灣牌可口可樂-高山茶(二) 台灣茶史源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近二百年來,茶樹栽培及茶葉製造之發展,是由先民由福建帶來之閩茶品種,早期製茶技術亦由福建製茶師父來台傳授,因此台灣產製包種茶、烏龍茶之技術乃源自福建。

 清廷鑑於茶為台灣重要經濟作物,乃鼓勵茶之生產。當時台灣北部為一片未開墾處女之地,播植茶樹發育異常良好,品質亦佳。由此沿淡水河上游及其支流大嵙崁、新店、基隆三溪之丘陵地帶廣植茶樹,而農民多以製茶為副業。


 清嘉慶年間(1796?1820),柯朝氏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種,種植於節魚坑(今台北縣瑞芳地區),相傳為台灣北部植茶之始。


 清咸豐乙卯年(1855),林鳳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烏龍種茶苗,種植於凍頂山,相傳為凍頂烏龍茶之起源。

 


 

林鳳池紀念碑

   台茶發展之初,製茶種類只有台灣獨特之烏龍茶而已,至 1873年烏龍茶滯銷,茶商將茶葉運往對岸福州改製出售,後來於光緒七年(1881年),有吳福老者,來自福建之同安,在台北開設「源隆號」茶廠,經營製造包種茶,為台灣開導精製包種茶之先河。

   日治時期台茶主要發展為(一)擴大茶園栽培面積,最盛時期達四萬六千餘公頃。(二)推廣優良地方品種,包括青心烏龍、青心大冇(胖)、大葉烏龍、硬枝紅心等四大名種。(三)成立茶業試驗研究機構,並積極推展紅茶之產製。(四)建立茶葉外銷檢驗制度。


1860年
中英簽訂北京條約開放淡水港。英國人在之的幾年,陸續引進茶樹在中國東
南與灣栽種,

1868年
第一批台灣茶『FORMOSA TEA』從台北大稻埕出口到美國紐約,得到很高的評價,從此開啟了台灣的茶葉歷史。

1880年 清光緒六年

   台茶輸出量達542萬8553公斤,達輸出量最高,產製區以台灣北部為主。不是茶農也開始改種茶樹,尤以從事樟腦加工者更多,是造成台灣北部樟樹加工業停產最大因素之一。其中當時七星郡內湖、南港大坑樟栳寮居民王水錦與魏靜時兩人見樟腦加工無利可圖,茶業市景看好,遂從事茶樹栽培及製造工作,茶苗聽說由今台北縣深坑鄉土庫當地引進十餘株茶開始種植。製茶技術則向大陸來台廖洞坑茶師學習傳統武夷烏龍茶製法及薰花處理。

 

第一代:延習大陸武夷茶製法製造烏龍茶(台灣高級烏龍茶)。

第二代:以傳統武夷茶製法製造粗級烏龍茶再加工,台灣包花茶。

第三代:魏靜時茶農發明(南港包種茶)其持色為清香。

王水錦茶農以傳統武夷茶製法改良烏龍茶(南港包種茶)特色為濃香


   

 

 

南港茶山圖



1916年,根據台灣茶葉製造法,王水錦魏靜時可說是南港式製造法之元祖,

 

王水錦  魏靜時  台灣包種茶之祖

 

 

但王水錦因目盲又早逝的關係,魏靜時最為出名,其製造法當初極為秘密而不大願意教導別人。中央研究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曾指派職員調查研究製造法,以此為基礎完成台地茶園之製造法,而將其製造法指導一般茶農,其後台北州亦每年舉辦講習會並聘請魏氏擔任講師,致文山地方之包種茶亦受到南港式製造之影響。

西元1918

平鎮試驗所完成調查,選定青心烏龍、大葉烏龍、青心大冇、硬枝紅心為四大優良品種,並大量推廣(因戰爭中斷延至民國42年才開始由平鎮茶業試驗所大量繁殖推廣)。

當時台灣總督府技師,田邊一郎認為台灣氣候與土壤所培育的茶業,須有製茶機械的配合,才能做出優良的茶業,於是與茶業試驗所技師谷村愛之助,研究設計製茶機械,在將各種製茶機械貸借給各製茶工廠,奠定了台灣機械化製茶的基礎。

1964年~1967年
政府除了輔導茶園更新機械及採摘技術以外,同時也研究碎型紅茶的製造技術,建立台灣碎型紅茶的國際市場,同時輔導東部花蓮及台東紅茶的開闢。

1968年
台灣省政府為了精簡機構劃一事權,合併有關茶業技術研究單位,成立了台灣省茶業改良場。

1973年
全台粗製茶生產量達二萬八千餘公噸,外銷達二萬三千餘公噸,其中綠茶佔百分之七十八,創台灣有史以來產銷最高記錄。



 台灣的地理、氣候及環境非常適合茶樹生長,是世界有名的茶葉產區,所產製的茶葉包括綠茶、包種茶、烏龍茶及紅茶等,其中尤以包種茶及烏龍茶更是馳名世界。

 台灣傳統的茶葉生產主要製造紅茶、綠茶供給外銷為主,外銷量佔總產量的75%~85%。但近二十年來已急速地轉成製造包種烏龍茶供應內需,外銷量減少到佔總產量的15%~20%左右,外銷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台灣工業化迅速使人工之成本提高,導致紅茶與綠茶的生產成本過高,而無法與國際 上相同產品競爭。相對的,由於國人每人每年平均飲茶量,由1980年的0.344公斤激增到1995 年的1.210公斤,使得內銷市場所需的高級部份發酵茶,尤其是包種茶與烏龍茶增長迅速。這種改變導致原本生產外銷茶之北部茶區茶園面積大量減少,而生產內銷高級包種烏龍茶的中南部茶區面積逐漸增加。

 由於早期的茶大部份為外銷之紅茶及綠茶,烏龍茶、包種茶的產量都非常少,由於出口銳減,近20年方轉內銷高級茶之栽種及製造,是故20年以上的老茶真的稀有,尤其是烏龍茶,其中軟枝烏龍茶更少,品質超好,青心烏龍次之,青柑,黃柑種就遠不如軟枝烏龍。

台長: 莊家
人氣(1,7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