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7 10:07:24| 人氣3,4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一個馬丁史柯西斯式魄力十足、氣勢磅礡的開場:1846年美國紐約的五分區(five point)廣場,以愛爾蘭移民為首的「死兔幫」聯盟,與世居美國的「本土幫」聯盟,因長期的積怨衝突,而開始了一場血腥的刀斧對決。史柯西斯先是以自信滿滿的長拍,動感十足地跟著蓄勢待發的「神父」(死兔幫領袖)一路展現出移民們窩居的殘破釀酒廠中,形形色色的景象,接著,一扇門打開了,鏡頭滑進冰雪遍地的廣場,白燦刺眼的日光與先前陰沉晃動的火影,形成強烈的對比。決鬥開始了。剎那間,碎裂的片段、奇詭的角度、誇飾的色調大量湧現,呈現出驚心動魄的殺戮情景。然後,勝負已定。「本土幫」的領袖屠夫比爾終於殺死了他所敬重的死對頭「神父」,順利地一統五分區的黑幫勢力。

史柯西斯在這精采的開場中,透過一個孩童的眼光,同時也延續著他九○年代後的偏好,藉著李奧納多(孩童長大後)憂鬱的畫外音,「有一半我能記得,另一半是從夢中得來」,讓影片沉入了一種惡夢般、劇場般的幻覺氣氛中,充滿震撼力,但帶著距離感。在配樂上,先是以地域風味濃厚的凱爾特音樂,搭配著人物出場,稍後卻在衝突打鬥時,赫然跳出了現代感十足的搖滾樂風,兩者接下來居然還能相互唱和,簡直突兀不協調得令人疑惑。然而,隨著這場激戰的落幕,史柯西斯的鏡頭快速地抽離五分區,廣場上的人們,活著的和死去的,都縮得看不見了,銀幕上只看到,從雲霧中鳥瞰的紐約全景。這就是我的舞台,史柯西斯似乎這樣說著。

這樣一個反常、突梯、矯作的開場(兩幫流氓開打前還用文謅謅的語言宣戰),似乎宣告了史柯西斯,這位義大利裔導演、紐約派的宗師,對紐約/美國以歷史角度切入的觀點,絕對與眾不同。所以,或許你就能夠理解,這部號稱史柯西斯投注畢生心力、耗費二十年等候資金的鉅作,挖出來的大錢坑居然是為了在羅馬搭出一個破爛、殘敗、髒污的十九世紀紐約景象,還沒有眩目的特效和爆破,而且請來的大明星們則個個是灰頭土臉、衣著老舊。更奇怪的是,要為現代紐約的誕生作傳,他選擇的既不是殖民時期理查尼可將軍的傳奇,也不是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題材,或是他自己義裔背景的奮鬥血淚史,居然是以南北戰爭為背景、堪稱紐約史上最醜惡難堪的一八六○年代,這又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那是個風雲際會的時代。在愛爾蘭,饑荒把一船又一船的人們逼向美國,從紐約上岸,找尋夢想實現,或最起碼的溫飽。在美國,南北戰爭陷入膠著,聯邦政府需要一批又一批上前線的熱血青年,為他們不受歡迎的理念赴死。在紐約,坦馬尼(民主黨惡名昭彰的政治機器)掌握了市政權柄,「老闆」特威德肆無忌憚地操弄選舉、勾結黑幫,搞得民不聊生。我們隨著主角阿姆斯特丹(紐約當初在早期荷蘭人佔領時曾被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這個從「地獄門」改造中心回到五分區、一心想為父報仇的青年,進出這貧民窟的每個角落,見證那人間煉獄般的景況。你會發現,這無政府、腐敗、血腥暴力肆虐的國度,比起現今我們所知的「第三世界國家」的種種政治、社會亂象(也是大美國一直想要「扶助」的那些區域),其實不遑多讓,甚至猶有過之(只是當時武器沒那麼精良)。

而在這個帶著某種伊底帕斯情結的故事裡,「劇場」似乎佔著某種程度的重要性,或許,這是因為全片都在攝影棚內搭景拍攝而造成的某種錯覺。不過,在影片中具有關鍵地位的兩場戲都發生在劇場,就很難說是巧合了。在第一場裡,舞台上搬演的是林肯總統宣示反蓄奴的政治宣傳戲,台下卻是一片鬧哄哄的嘈雜,最後竟演變成一團混亂與一場刺殺,在這裡,兩位男主角完成了他們肝膽相照的同盟關係;而第二場中,舞台上搬演的是京戲,台下則是熱鬧滾滾的年度慶祝大會,在這裡,兩位男主角在令人提心吊膽的刀光中正式掀起衝突,復仇的戲碼終於上場。進入到最後的階段,史柯西斯電影裡對父權體制的叛逆感,開始源源不絕地宣洩出來。他在自己選擇的舞台上,一面交待著阿姆斯特丹自立門戶後,他領導的新「死兔幫」與「本土幫」間越陷越深的仇恨,一面交待著粗暴的徵兵制引起的民怨日益加深,反抗聲音越來越響的情勢,然後一路將故事推向那華麗卻不忍卒睹的最後高潮。史柯西斯在此再度亮了一手令人屏息的平行敘事調度(開場沒多久,阿姆斯特丹返鄉與屠夫比爾勾結政客特威德的交叉剪輯段落就十分精彩了),弱者(移民幫/貧苦的暴民)對抗強權(本土幫/聯邦政府)的慘烈結局,似乎是可以預料的。結果果然,最後的強者贏得了血腥的勝利,平和穩定的日子到來,換取的代價卻是遍地的死屍與沖不去的血跡。

有趣的是,就在這個故事發生後約十年光陰,便是史柯西斯另一部古典大戲《純真年代》的時間背景,然而他卻離開了華服、銀器、歌劇、情愛與流言蜚語的浮華世界,選擇了紐約貧民窟的黑幫仇殺做為他呈現歷史野心的舞台。他想要說的,似乎是以他移民後裔的角度,來講述黑與白、本土與移民等族群之間痛苦的融合(紐約這個城市,可是靠熔爐裡熊熊的烈火鍛鍊成的);似乎也是以他在地者的眼光,透視著這城市的過去,而慨嘆道,原來現今紐約的榮光,並非憑空而來,也更不是個天真的美國夢,其實是在無數的衝突與相殘中點燃的。

紐約不是一日造成,它的璀璨是在血泊裡誕生的。

史柯西斯在影片最後,像是和片頭呼應一般,在決戰、死亡與葬禮之後,遠遠地眺望、凝視起紐約的獨特景致,而那原始的樣貌,竟也開始跟著時間逐漸地幻化,不斷地蛻變...真是好個驚人的收筆。史柯西斯以他尖銳、突兀、猛暴的鏡頭,掃瞄這城市歷史上極黑暗的時代,講述邁向民主與融合前的劇烈痛楚,然而卻在最後的總結中,完美地導入他對這個城市的珍視與熱愛,這樣同時能兼容並存著批判、憤怒與款款深情的眼神,不正是大師手筆嗎?

當然,這部影片或許由於野心過於浩大,在三個小時左右的片長中,似乎還塞不下史柯西斯大導的種種企圖,在無法割捨的情況下,做為劇情主軸的李奧納多─卡麥蓉狄亞─丹尼爾戴路易斯關係,似乎被弱化得難以搆上大師往日敘事的動人張力。而演員方面,除了光是靠簡單的聲音和動作就足以為角色帶來複雜性與深度的丹尼爾戴路易斯外,其他人物的心理似乎就嫌單薄了些,特別是後半場顯然被草率了事的卡麥蓉狄亞。不過,對我來說這部片還是瑕不掩瑜的。

台長: 牛頭犬
人氣(3,4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美國獨立製片 |
此分類下一篇:《心靈病房》Wit
此分類上一篇:《戰地琴人》The Pianist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