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05 17:18:43| 人氣8,8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艋舺》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鈕承澤導演的作品《艋舺》,是一部以追憶輕狂年少為題材的成長電影,創作者在1980年代復古的氣氛中,見證了台灣本省(閩南族群)某種在地精神與老派世代,於激烈變動社會裡的消逝與凋零,並在他外來者的眼光中,隱約地透露出來自於侵入者內心,那一直無法洗脫的原始罪愆。

希望我接下來要講的,不會讓人以為這是『大話腥聞』或『頭痂來開講』之類的腦殘者娛樂節目線上版。

編導將《艋舺》的視野範圍,刻意縮限在萬華剝皮寮、寶斗里等具有時代特色的狹窄巷弄裡,讓人物宛如身陷迷宮般在其中快速穿梭,而即便有較寬闊的室外景,也多半只在淡水河的河堤旁,那橋墩的層層疊疊,還建構出夢魘般的超現實氣氛。當時外在台灣社會的政治氣氛變化,則幾乎無法侵入這外在宛如銅牆鐵壁、內在自成一個有機個體的舊世界(只偶然從電視與報紙一角洩入),而透過一個外來者懵懂的眼光與逐漸涉入的歷程,讓觀眾一點一滴地理解這看似龍蛇雜處、男盜女娼、近乎無政府狀態的封閉區域,其實有著一種自我調節與自我平衡的微妙系統,既是利益上的依存,也是道義上的認同。

但是,一個從一清專案蹲完苦窯回來的兄弟,帶進了外省幫的勢力(由鈕承澤自己扮演負責的主事者),接著,一切都變了。

《艋舺》的時空背景,讓這個題材不論是當做黑幫或是成長電影來看,都該是非常非常具有台灣本土色彩的,既土又野也充滿稜角,但鈕承澤導演卻選澤了一種外來的、非寫實的、帶有高度浪漫色彩的角度來述說這個故事,讓影片中的黑幫組織與兄弟情誼,充滿著懷舊俠義的江湖氣味(只用刀不用槍、上山習武、歃血為盟),既像是緬懷成長中的幻想,也像是紀念一個舊時代的遙想。

所以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什麼土生土長於萬華的人們,會對這部未演先轟動的電影,有著出自於本能的敵視,正因為靠得越近,了解得越清楚,自然越沒有辦法輕鬆地欣賞其中的美感與趣味(如果要說剝皮寮、寶斗里的故事,不提黑道與妓女,不然是要拍夜市人生嗎?)。

但鈕承澤的外來觀點,反而提供給了我另一種觀影上的趣味,不論是他所演出的角色(企圖染指艋舺的外省黑道,卻在汲汲追逐利益的同時,間接害死了自己的至親),或是他對於故事後段那個毀滅性悲劇的觀點,彷彿都隱隱透露出一股根源於外省的、侵入者的懺悔情結。在激動處,他說出了一段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往哪個方向倒的人生體會...或許,他們曾經是草,被風吹得飄離四散,但現在卻成為風,桿子再挺的草,也必須隨之倒下。

但最後,發現真相卻無力挽回的他,卻焦急又無望地坐在路邊,失魂落魄,彷彿被自己所造的罪愆,深深地折磨著...

當然,我相信在我們這一輩以降,任何一個腦筋比較清楚的人,應該都不曾感受到什麼台灣人的悲哀,或是外省人的原罪之類的複雜情結(如果有也多半是來自於上一代的「教誨」),但或許,那些曾經在戒嚴時代中(中華民國在1987年頒布解嚴,也正是電影後段的時代背景)經歷過叛逆期與思想成長的文藝中年們,過去的族群傷痕,仍是個偷偷藏在內心某處角落的鬼魂,仍會在某個夜闌人靜時分,偶然幽幽地飄過眼前。

當然,你可以說是我想得太多、過度解讀了。

《艋舺》之所以會勾起我這樣的聯想,其實正是由於影片中那非常刻意突顯的台味。對我來說,這種被高度標榜的「台」,其實正反映著某種內在不夠「台」的恐懼。於是,我才開始意識到,曾經演過《小畢的天空》、《香蕉天堂》的導演鈕承澤,應該是個不折不扣的眷村子弟,而影片中以國台語交雜對話的三個主要年輕男演員,顯然也都是出自於非閩南語為母語的外省家庭,然後,是這部片中許多感覺上像是由國語轉譯為台語的對白口吻,接下來,是影片時髦、華麗、炫目、充滿距離感的風格...

雖然它並沒有什麼破格而出的驚人勇氣,雖然它的台味對我來說也似乎有點搔不到癢處,但無論如何,撇開干擾我的族群歷史不談,但《艋舺》終究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台灣電影,既充滿了娛樂性,也飽含著情感,既有著前幾年台灣的《九降風》的男性情誼與時代剪影,也有著香港以廟街為背景的古惑仔電影,那種跳脫視野與類型趣味。特別是對成長於1980年代的台灣/台北人而言(我在1988年搬來台北),裡面的時代氛圍,更是可以追憶某些生命印象的私密體驗。

(全文完)

台長: 牛頭犬
人氣(8,84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華語電影與亞洲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2010金馬奇幻影展筆記(一)《有一天》
此分類上一篇:死亡,及其所創造的(三)《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