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冬天,我的非典型軍旅生涯剛步入適應穩定期,在澎湖馬公市的小書店裡,我意外地在隨意地瀏覽書冊之間,發現了我期待許久的【贖罪】Atonement中譯本(因為這本小說2001年贏盡大西洋兩岸所有評論家的佳評,更是布克獎最熱門的競賽者,而且英國版小說封面美到不行,可惜我買了之後很努力卻讀不了二十頁),而更意外的是,這本小說輕易地擊敗了我的偶像:石黑一雄與瑪格莉特艾特伍在同一年度出版的中譯本小說:《我輩孤雛》與《使女的故事》,成為當年我小說中的最愛。
對【贖罪】作家伊恩麥克艾文不很熟悉的讀者或許會發現,他的作品並不是那麼容易讀,因為小說中那大塊大塊曲折又繁複的心路歷程描述,幾乎是他推展故事情節最慣用的手法,有時你會覺得簡直掉進了一個駭人的文字催眠迷宮,有時會覺得作者簡直是勒著你的脖子,讓你憋著氣到頭暈,只為了一個小小的劇情轉折。
我花了三個星期的軍中閒暇時間讀完了【贖罪】(我實在不好意思告訴你我有多閒,居然還花了三個禮拜才看完),中間曾一度小小地痛苦暫停,在救護車上躲澎湖冬天發狂的寒風時,我還不得不借了上兵駕駛的網路小說〈我們不結婚,好嗎?〉來稍做調劑(讀了一半我就發現,我寧可把時間花來作白日夢,於是又順利地回頭去讀【贖罪】)。這本小說分為四個段落,第一個段落環繞在大戰前一個酷熱夏日中即將來臨的家庭晚宴,最後一個段落則是那個晚宴在數十年後的收筆。在第一個段落中作者以各個角色多角度的觀點來陳述一件「犯罪」的始末,到了第二個段落則宛如脫軌般藉著第一段落裡的受害者,來到法國戰場英軍敦克爾克撤退的路線,拉大整個視野,看待戰爭中的無所不在的龐大罪惡。第三個段落則是第一段落中真正的「罪犯」自殘痛苦的贖罪過程,一路開展到和解的可能...
伊恩麥克艾文的作品常被歸類為心理小說,主要是因為他極擅長捕捉某一個短暫時刻中,角色大規模的心理運動,在【贖罪】的第一章節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傲人的經典示範,他分別透過對幾個中心人物的思緒模擬與行為側寫,將一段曖昧的感情逐漸冒煙起火的過程,還有一個純真心靈因誤解而萌生惡意與殘酷的轉變,描繪得極其生動鮮活,特別是在寫莊園女主人因偏頭痛躺在臥室裡休息,思緒卻繞出了房間,探訪了屋裡的每一個人,與每一個隱隱作祟的鬼魅,簡直就是一次變魔術般的炫技表演,那筆觸之微細又尖銳,那氣氛之幽微詭譎,那張力之綿密強大,簡直可以作為小說寫作的教科書。
然而相較於精采無比的第一章,第二章顯然就是一場耐力的大考驗。麥克艾文花了誇張的鉅大篇幅來描寫二次大戰敦克爾克大撤退中英軍的鬱悶、恐懼與瘋狂,在這裡,麥克艾文精細筆功雕琢思路想像、心路歷程的長處,在浩大的場景裡反而被侷限了,更多的地方,是作家對於戰爭場景的詳實考據(當然她還刻意搞錯一些細節作為伏筆),以及對殘酷景象的描繪。而第三章,也就是麥克艾文所有作品中最具爭議性的部分(因爆出抄襲戰爭醫院護士回憶錄的醜聞),同樣花費大量墨水在於時代背景與歷史細節的小心推敲,然後漸漸地推展出受罪惡折磨的心靈,企圖在自虐苦痛與羞辱中,尋求救贖的岀路。
這兩個章節似乎形成了有趣的對應:原始事件的受害者,在見證更大的罪惡過程中,抓住虛無渺茫的愛情,解脫心靈的滄涼荒蕪;而事件的加害者,則試圖讓自己浸泡在險惡、血腥與生死交關之中,喚醒自己的罪惡知覺,渴望挽回什麼,讓自己卑微的存在,吸納些許重量。不過,這兩個章節實在有太多沉重又缺乏戲劇性張力的陳述,讓敦克爾克大撤退的段落像是無關緊要的失焦脫序,而女主角面對終於相聚的那對情人,懇切求憐的懺悔與告白,雖然撫慰了讀者的心,卻又讓收尾變得平凡通俗,與作者工筆細描的殘酷戰時情境,顯得格格不入。
但小說的最後章節卻翻轉了整個印象。在這個小小的篇幅中,「作者」突然以以第一人稱的姿態跳了出來,讓原本自認為站在全知觀點的讀者們,一下子發現,自己被推到了另一個層次去看這個故事,所有看似客觀角度的敘述,都不再只是單純的旁觀,而混入了糾結主觀的私密性,意義也因此截然不同。
戰場上那刻意琢磨、考證,並加入大量痛苦想像與身歷其境的模擬描繪,變成了一個扛著罪惡的心靈,逼迫自己去看清(臆測)所造之惡有多麼深沉、有多麼殘酷的內在自殘,正和她自願到醫院裡擔任護理人員,那些照料傷口、清理穢物、目睹死亡的親身經歷,有著相同的目的與意義。而那個透露岀曙光的結局,也因此有了大不相同的解釋。
伊恩麥克艾文大膽地翻轉了結局,輕易地便將讀者推進無盡的感傷深淵中,讓我驚駭得久久不能回神過來。這才發現到,原來「贖罪」是一條漫無終點的人生苦旅,而這整個故事只不過是一份贖罪狀,是在無盡的罪惡折磨下,僅能稍稍彌補碎裂良知的瘖啞泣訴與告白。
電影版的《贖罪》是個典型的速食經典。
這部片展現了英國影壇在多年經典文學改編經驗下養成的厚實基礎,不僅有克里斯多福漢普頓這種改編劇本的名牌老手,可以精準地抓住文學的核心,魄力十足地將小說精簡濃縮,不匆不忙,而且情節推展得充滿張力,不見囫圇吞棗的改編弊病。還有年輕的導演喬萊特,清楚地了解影像敘事的活潑可塑與某種侷限性,在片中最受「討論」的五分鐘長拍中,他驚人地讓大撤退中海岸邊殘敗軍旅中的各樣情緒,形成一股宛如恍神夢遊幽冥地府的錯覺,讓小說中所企圖呈現的眾生相與漫長鬱悶恐怖情緒,就被這麼「簡短」地被營造出來,確實精采。
而更讓我感到驚豔的,是原本我認為極不容易拍得成功的第一章節,喬萊特充分地鏡頭運動、特寫、主觀鏡頭、剪輯,以及最精采的:聲音與配樂,讓影像化的成果,帶著一股濃稠得化不開的陰森驚悚感,在看似平靜無波的表面下,飽脹著風雨欲來的詭譎,直逼小說中的駭人張力。義大利配樂家馬里安奈利讓打字機聲彷彿佛拉明哥舞曲的響板,敲擊出時如激情失控、時如不安焦慮、時如催眠夢魘的節奏,正如麥克艾文的筆調,搭搭搭搭搭搭搭,細瑣綿密的快速堆疊,扣人心弦,也勾魂攝魄,一步步將人物推向命運的斷崖邊緣。而讀過小說的觀眾,也更明白那藏在打字機聲響下的玄機,而發現故事跳動流轉的記憶與夢樣氣氛。
除了一票水準極佳的幕後人員,支撐這部片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了不起的英國演員們,綺拉奈特莉生動優雅地帶動起第一段的曖昧情愫與大起大落,詹姆斯麥克艾維則強勢地主導起第二、三段罪惡視野中的心靈吶喊控訴,不慍不火地拿捏控制即將爆發的情緒,感情力量直竄人心,是這部片中最意想不到的部分。而最最精采的則是飾演「女主角」布列昂妮的三個女演員,莎柔絲蘿南的眼神中的早慧、純真、恐懼與殘酷,露夢娜嘉莉雅眼神中的空洞、無助、自虐與恍惚,還有凡妮莎蕾格烈芙眼神中的世故、虛無、哀愁與自溺,竟能奇妙地產生聯繫,並從中看到時間的流動感。
特別是偉大的凡妮莎蕾格烈芙,喬萊特與克里斯多福漢普頓所安排的收尾其實稍嫌倉卒,特別是他們要角色對著鏡頭口述心境(雖然小說中也算是角色的內在自白),其實是很容易有露出馬腳的危險,甚至會大大減損那記回馬槍的力道。但是火侯驚人的凡妮莎竟然就在眉宇的細微抽動之間,嘴唇的稍稍顫抖之中,讓可能有些做作的專訪,變成宛如舞台上的長篇獨白,她的聲調和語氣,每一次停頓、每一次結舌、每一次嘆息,都讓她的剖白變得更逼真、更銳利、更感傷,而喬萊特乾脆就停在她的特寫上,讓那表演的魔力持續地揮發出來。
於是,「贖罪」深沉痛苦無望的意念,就這麼不可思議地,在這最後的時刻裡凝結成眼中的淚珠,一顆又一顆地滾落下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