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23日是我的文壇偶像宮部美幸49歲的生日,生日快樂!可愛的歐巴桑。
前些時候才發現的消息,繼2006年日本TBS製播的電視劇之後,今年韓國人也把東野圭吾的小說【白夜行】給搬上了銀幕,還找了大明星孫藝珍、高修和韓石圭來演出,就韓國來說,這確實是不遜於當年日劇版綾瀨遙、山田孝之和柏原崇的陣容。而我幾乎都可以預見,依照韓國人創作上狗血灑得永遠不嫌多的偏好來看,電影版的《白夜行》將會從小說的素材上,探掘出多麼驚人的扭曲、變態、絕望與毀滅性人格,絕對是超乎常人想像的。
我也才突然意識到,雖然從來也不曾真正喜歡過東野圭吾的任何一部作品,但這幾年,也莫名其妙地陸陸續續讀完了他超過十本小說了。對我來說,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與其相當高比例的影視改編作品間,最奇特之處在於,那些影像轉化後的成品,無論是人物的厚度、心理或道德的複雜性、感情的飽滿,往往都遠遠地勝過原著所呈現出來的水準。看完小說後激起的小小驚嘆,和看完電影/劇集後的情緒波濤比起來,簡直是孱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真可說是小說(實在沒有勇氣把東野圭吾寫的東西稱為文學)/電影的改編範例中,極難得一見的異數。
或許可以說是我的偏見或刻板印象,理科出身的東野圭吾對於故事架構或是情節功能的重視,似乎遠遠地大過於他對人物角色內在心理的熱情,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小說讀來雖然是如此暢快,讓人一頁接著一頁得難以自拔,讀完後卻總是有一股心虛空洞的感受,觸動不多,滿足感更是匱乏。而相反地,當日劇『白夜行』的編劇,毫不在意故事推展的懸疑性,也無意誇張罪惡心靈的詭異面貌,直接地把兩個「壞人」的絕路生命,以及犯罪行惡時近乎退無可退的內在嘶喊,沒有遮掩地暴露到觀眾面前來時,卻一點也沒讓故事失去它的張力與魅力,反而在點點滴滴形塑兩個角色心路歷程的鋪陳中,讓故事變得更為感性、更為柔軟也更有人味。當我看完了這齣讓人幾乎哭爆雙眼的日劇之後,再回過頭去讀小說時,又更發現東野圭吾筆觸中冷冰冰的金屬感,他的角色既沒有呼吸、心跳微弱,兩眼無神又面無血色,簡直就像是被拿來建構整個小說機械的螺絲釘般。
同樣地,東野圭吾的【偵探伽利略】與【流星之絆】被大幅度改編為日劇之後,竟變得人味與幽默感十足,而【手紙】和【嫌疑犯X的獻身】在改編為電影後,內在的爆發力竟是那麼驚人,幾乎要讓原著小說淪為電影的附屬品和延伸品,即使是改編幅度縮小,原著和電影的故事差異並不大,但因為那些優秀的演員們,大量地在失血的角色上灌注了飽滿情感,使得故事情節也變得更為深刻複雜,表裡都得到提升。
和東野圭吾格局幾乎完全相反的,是我最崇拜的日本社會派推理女神:另一個歐巴桑-宮部美幸。無論是前畑滋子系列的【模仿犯】與【樂園】、杉村三郎系列的【誰】與【無名毒】,或是極品之作【理由】與【火車】,宮部的佈局雖然少有讓人驚呼連連或拍案叫絕的橋段,但每部卻都總能讓人回味再三,甚至回頭再重讀時,還能品嚐到先前未曾發現的美妙滋味。
這不只是本格派作家與社會派作家先天上體質的差異問題(更何況東野許多時候也並不本格),而是創作者本身的人文涵養與社會關懷是否足夠的問題,變性人、創作剽竊、醫學倫理、臠童、綁架、遊民...或許都是很有發揮空間的題材,但若只是耍耍小聰明地拿這些素材來當做聳動話題把玩,大概就會像現今台灣那些擺崇高姿態卻膚淺至極的二流記者們般,僅有兩分鐘熱度的皮毛,毫無探掘的深度,作品也就變成了只能拿來打發時間、用完即丟的心靈垃圾食品(我手邊的東野圭吾小說大概都捐的捐、賣的賣了)。
當然,宮部美幸手中處理的也是有連續殺人犯、青少年犯罪、隨機毒殺這類像是報紙標題般的駭人主題,但她卻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格局與態度去處理它。最重要的是,她對於筆下角色的尊重,她甚至可以規模大到將所有和事件相關的人物(像是代表作【模仿犯】),即使是次要及再次要的,都賦予足夠的生命背景,與性格的型塑,以致於當這個人物介入事件之後,即使只是擦身而過的程度,生命也會因此而產生或多或少的轉變。因此,犯罪事件就不再只是表面上怵目驚心的定格畫面(像是可笑的壹動畫),而是像心靈疫病般散佈蔓延的社會集體困境,在這不同生命的匯流與漩渦中,我們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了生活中、人性裡那深沉陰暗的本質。
就算是篇幅較小的作品,即便是較為扁平性格的人物,宮部美幸仍然是嫻靜溫柔的讓她世故銳利的觀察,在其中閃現一抹靈光。有時,或許稍稍撥動讀者的淚腺、或許稍稍刺傷讀者的情緒,宮部筆下的現代社會,並非死板的機械,而是真正有溫度、有生命、有不可預期性的有機生存體,也因此,那樣的真實感、那樣的隱喻性,是可以踏實地滿足人心的。
吉田修一去年底出版中譯本的作品【惡人】,就是一本帶著宮部美幸調調的推理小說作品。一開場,吉田修一以接近於報導文體的書寫方式,描繪小說裡關鍵謀殺事件的時空背景,然後轉入被害者的出身背景與生活環境等等細節。而且不同於宮部美幸有點兒像公園裡婆婆媽媽東家長西家短、帶有豐富生活體驗與入微觀察的說話態度,吉田修一的冷硬與條理性好像不那麼引人入勝。
但是隨著情節慢慢地推展開來,看似不相關的人物一一被介紹出場,吉田修一快速地穿梭在客觀與主觀的角度中,步調越來越緊湊、氣氛越來越濃縮,每個牽涉到這樁謀殺案的角色,相貌輪廓也越來越清楚,然後,隨著讀者情緒的不斷涉入,一點一點的真相被剝現,犯罪之惡的模樣卻變得越來越模糊,是非也漸漸失去了它的絕對界線,最後只看到了殘酷的愛慾、心理的執迷與孤獨的絕望。
這或許正是一部成熟的社會派推理小說所該展現的典範:對罪惡根源的探求、對殘缺人性的悲憫、對社會現實的無力。
而它的源頭,正是一個創作者對於「人」在善惡是非灰色地帶裡的掙扎困頓,所產生某種程度的同理心。曾子說:「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是對居上位者的期許,但或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瞭解一個人犯罪行惡的動機背景與心路歷程時,我們會不禁問自己,如果是我,有沒有機會逃避掉這樣的過錯?有沒有機會掙脫出這樣的枷鎖。
或許是有些刻意,吉田修一在【惡人】中,彰顯了受害者(包括了遭謀殺者以及遭誣害者)內在的殘酷、狂妄與任性,卻也細密溫柔地一點一點剝開「惡人」從小到大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讓這個角色的性格成為故事中最立體也最迷人的部份,更透過一段逃亡的歷程,將孤獨、恍惚、無望的哀傷氣氛,從書頁中緩緩散放出來,最後我們才看到那最內在的惡的核心:只有強化自己的惡,成為不幸的標靶,才能拯救那些他所愛、他所在乎的人,脫離罪惡感的心靈折磨。
吉田修一的觀點確實怪異,卻因他對細節的專注描繪以及對於邊緣青春生命的理解,而讓這樣扭曲的生命觀在小說裡得以成立,甚至撼動讀者。
我一點兒也不認為【惡人】是部適合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就如同宮部美幸大部份的社會推理小說都不適合影像化一樣(看看森田芳光恐怖的《模仿犯》吧),不僅是因為它情節複雜繁瑣的程度,很難輕易地整合,更在於它對於角色、對於人性那柔軟多變、難以捉摸的完美展現,是沒有辦法演得清楚的,只有當你一個字一個字地爬,在看似不起眼的迷宮中暈頭轉向地摸索,才會在某個靈光乍現的時刻,驚嘆其中的深度與力道。(全文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