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麥可·萊許(Stephen Michael Reich,1936-),猶太裔美國簡約主義作曲家。父親是德國的猶太人移民,母親是東歐的猶太人。為反覆呈現限制在最小音型的簡約主義音樂(Minimal Music,參閱本台「基拉爾:歐拉瓦」一文)的先驅,紐約客雜誌評論他是「現代最有獨創性的音樂思想家」。他同時播放兩捲收錄同一語句的錄音帶,從逐漸發生的位相差異中得到靈感而創作「就要下雨了(It's Gonna Rain)」(1965年),「出來(Come Out)」(1966年)等初期作品。
1990年,以「為18位音樂家的音樂」(Music for 18 Musicians(1974-1976)),與以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為題材的「不同的火車」(Different Trains(1988年))等兩首作品得兩個葛萊美獎。1993年發表「洞穴」(The Cave),時代雜誌評論這作品説「21世紀的歌劇該當如此」。2006年得第18屆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獎音樂獎,2009年以「雙重六重奏」(Double Sextet)的普立茲獎音樂獎。
1957年,萊許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哲學系,1958年到1961年間在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師事威廉‧巴格斯瑪(William Bergsma)等人,1961年到1963年間,在加州奧克蘭米爾斯學院師事米堯(Darius Milhaud)與貝里奧(Luciano Berio),並得碩士學位。
萊許的作品,尤其在「打鼓」(Drumming,1971)中,有很濃厚的非洲音樂影響,特別受A.M.瓊斯研究有關迦納共和國埃維族非洲音樂的影響。
萊許得碩士學位後,為了研究打鼓造訪迦納,1970年在迦納大學非洲研究所集中學習打鼓。1973年到74年間,在西雅圖研究峇里島的甘美朗。然後做為一個猶太人,為了尋求自己的根源,學習希伯來語聖經傳統的詠唱法,因而重新發現「産生語言的旋律」。在「打鼓」之後,萊許離開自己當先導的「相位轉移」(Phase Shift)技法,開始寫更複雜的樂曲。他改用把聲音「擴張」的手法。在這時期,他寫「為琴棒樂器、聲音與風琴的音樂」(Music for Mallet Instruments, Voices and Organ,1973)。
「為琴棒樂器、聲音與風琴的音樂」(Music for Mallet Instruments, Voices and Organ)
https://youtu.be/pANyhXRsp2g
1974─76年間,萊許寫1990年得葛萊美獎的「為18位音樂家的音樂」。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首重要的作品。這首作品稍微回到初期的作風,但已看不到他初期的「相位轉移」手法,並有不少新的創意。
1976年到1977年之間,他到紐約與耶路撒冷學希伯來語聖經傳統的詠唱法已如上述。1988年,萊許為專門演奏現代音樂的克羅諾斯弦樂四重奏團(Kronos Quartet)譜作「不同的火車」。在這首作品中,萊許使用以前在訪談中收錄的人聲,弦樂器的旋律配合人聲奏出的音程反復與加速。全曲分為3個部分,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與戰後在美國的火車旅行。他的妻子科樂特(Beryl Korot)是一位影像作家,1993年萊許與她合作,創作歌劇「洞穴」(The Cave),以探索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根源,2002年兩人又合作創作歌劇「三則故事」(Three Tales)以探討飛船興登堡號之空難、比基尼環礁之核爆試驗、與複製羊桃莉事件。萊許的音樂,給電子音樂的音樂家們很大的影響。
「不同的火車」(Different Trains )是萊許把自己幼小時期與在同一時期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事件,用「火車」這個關鍵字結合在一起,運用簡約主義技法作曲的記錄性很強的音樂。
萊許的父母在他1歲時就離婚。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概在1939年到1942年間,幼小的萊許偕同父親住在紐約,母親則住在洛杉磯。萊許要見他母親,常由家庭教師陪同,撘火車旅行。日後萊許回顧:「如果我這個猶太人在那時代還在歐洲的話,大概要撘往強制收容所的完全不同的火車(Different Trains )吧?」這種思慮,促使他寫這首作品。要演奏此曲時,需要事先錄製收錄弦樂四重奏的演奏、講話的片斷、經加工的火車聲、警報聲等的錄音帶,一面播放錄音帶,一面由弦樂四重奏團演奏。
萊許在初期的「就要下雨了」與「出來」中使用錄好音的人聲做為音樂素材,「不同的火車」繼承這些音樂。作曲時,萊許從錄音的人聲當中挑出可以聽到高音的部分,將之適合在弦樂器的音程而記載在樂譜上。「打鼓」以來,他一直都使用讓人聲模仿樂器的手法,但在這裡他使用與之相反的手法。
使用的人聲是下列5人的。
‧ 曾為萊許家庭教師的女士Virginia,錄音當時是70歲。她講述在萊許幼小時陪他搭火車旅行的回憶。
‧ 曾擔任客車提行李員Rawlence Davis。錄音當時是80歲。他講述在紐約與洛衫磯間行駛的火車上服務的回憶。
‧ 身經猶太人大屠殺事件,後來移居美國的人們的錄音證言記錄中,挑出Rachella 、Paul 、Rachel 等3人講述當時親身體驗的一段。這些錄音得自耶魯大學圖書館。
使用的錄音帶,除了人聲與弦樂四重奏外,還有下列兩種:
‧ 1930~40年代,在美國和歐洲行駛的火車的聲音。
‧ 警報聲與鈴聲。
全曲分為3個部分:
1. 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America-Before the War) 8:58
以訪談Virginia與Davis的錄音為中心構成。
2. 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Europe-During the War) 7:30
以3名身經猶太人大屠殺事件的猶太人的證言為中心構成。他們的目的地,是「波蘭有奇怪名字」的地方。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After the War) 10:30
以Rachel以外4人的聲音構成。
雖然以戰爭為主題,但沒有政治性訴求,最後還以詩般美麗的風景描寫結束全曲。
(Sarah Whitnah,Anna Morris小提琴,Donald Schumacher 中提琴,Richard VonFoerster 大提琴)
https://youtu.be/DY014O_sWkE
(London Contemporary Orchestra) https://youtu.be/qcGqVynCPaw
(ConTempo Quartet ) https://youtu.be/uyLfrQhPR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