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兩首孟德爾頌有關海的音樂會序曲。關於孟德爾頌的介紹,網路上俯拾皆是,不再贅。
「芬格爾洞窟」(Die Fingalshöhle)作品26是孟德爾頌在1830年作曲的音樂會用序曲。原題為「赫布里底群島」(Die Hebriden),但通常都稱為「芬格爾洞窟」,是一首相當常聽到的管弦樂曲。
這個洞窟由18世紀自然主義者約瑟夫·班克斯(Sir Joseph Banks)在1772年發現,並因18世紀蘇格蘭詩人、歷史家馬克法松(James Macpherson)的敘事詩而以「芬格爾洞窟」(DieFingalshöhle)聞名於世(如圖)。
所謂「芬格爾洞窟」,是指在蘇格蘭內赫布里底群島(Inner Hebrides of Scotland)的斯塔法(Staffa)無人島上的海蝕洞。所謂「海蝕洞」,是因波浪之侵蝕,而在海蝕崖形成的洞窟。「芬格爾洞窟」被許多六角柱形岩石覆蓋,沿著有這種岩柱的山壁,可以走到洞口(如圖)。
據愛爾蘭神話説,英雄Fionn mac Cumhaill(也就是芬格爾)在愛爾蘭與蘇格蘭之間,建造玄武岩的街道。「芬格爾洞窟」的名稱即由此而來。不過還有許多不同的説法。
洞窟的高度約有23公尺,洞窟巨大,洞頂成拱形狀。這種結構產生大教堂的音響效果,反射波浪的聲音,發出迴響。此洞窟的蓋爾語(Gaelic)名稱為Uamh-Binn,意謂「歌之洞窟」,即由此迴響而來。
此洞窟以其獨特的容貌,以及迴響發出的奇異聲音,緊抓許多藝術家的心靈不放,成為他們靈感之來源。英國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以及畫家約瑟夫·瑪羅德·威廉·特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等人,都在訪問此地之後得到靈感,創作其作品。
蘇格蘭的小説家華特·司各特爵士(Walter Scott)形容「芬格爾洞窟」説:「這是我所看過的景點中,最非凡的地點之一。依我的想法,這已超過以前聽過的任何描述……只用像大教堂屋頂那麼高的玄武岩石柱構築,延續到岩石深部,永遠由大海浪洗滌,並以紅色大理石(此語乃文學表現上的用詞而非岩石學上的用詞)舖蓋,就像特別舖裝似的,無法描述。」
1829年,孟德爾頌第1次旅行英格蘭。這次旅行是一位德國貴族,為了他20歲生日招待他的。旅行英格蘭之後,他繼續往訪蘇格蘭,就在那兒起草交響曲第3號「蘇格蘭」(請參閱本台「孟德爾頌:交響曲第3號a小調「蘇格蘭」」一文。Nikolaus Harnoncourt與歐洲室內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aeoxTvgEK0U )不過,在蘇格蘭旅行的一個暴風雨晚上,他前往赫布里底群島的途中航行到斯塔法島,在頗受觀光客好評的「芬格爾洞窟」得到靈感。這兩曲都有動人心弦的美麗而略帶閒愁的旋律,還有像是勁風渡過海面的疾走感,並令人想起蘇格蘭美麗的大自然與悠久的歷史。
旅行之後,馬上寫下序曲的開始主題,並寫給他的姐姐法妮,還附註説:「為了讓姐姐知道我在赫布里底群島受到多大的感動,就把浮在我腦海裡的旋律寄給姐姐。」
這首作品完成於1830年12月16日,最初的曲題為「孤島」(Die Einsame Insel),經修改後,於1832年6月20日改名為「赫布里底群島」。但是,雖然他在分譜上題為「赫布里底群島」,卻在總譜上的曲題寫明「芬格爾洞窟」,因此現在多稱為「芬格爾洞窟」序曲。首演是1832年5月14日在倫敦舉行,同時演奏的,有音樂會序曲「仲夏夜之夢」。
「芬格爾洞窟」雖有「序曲」之名,卻是一首獨立的音樂會用的管弦樂曲,並不附屬於任何戲劇或歌劇,而且也不具有故事性,因而也不能歸類於標題音樂。不過,作品中會描出情緒與某些風景,因此也許可以説是描寫性標題音樂的先驅。「芬格爾洞窟」是「音的風景畫家」孟德爾頌把他的作曲技術表現得淋漓盡致的作品。聽這首音樂,好像是看一幅風景畫,或是風景映像。連不喜歡孟德爾頌的華格納,也稱讚這首作品「像第一流風景畫」。
「赫布里底群島」(「芬格爾洞窟」)作品26,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b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沒有導奏,一開始就由中提琴、大提琴、低音管奏出海濤似的第1主題。這是孟德爾頌訪問洞窟回來之後寫下來的旋律。這富有情緒的旋律,讓聽者在波濤中看到洞窟,感覺到其力量與動人的美景,其中還帶有一抹淒涼與孤獨感。高潮後,大提琴嫋嫋道出第2主題,充滿溫暖感覺的旋律,給人一時的平靜。進入發展部後,音樂轉激,似乎在道出海上的漩渦,或大浪。依式進入再現部,最後消失似的結束音樂。全曲都會令人想像打到岩壁的波濤,灰色而沉重的天空,夏天的涼風,霧茫茫的草原,反射光線而閃爍的碧海…各種景色。這就是華格納稱讚這首作品「像第一流風景畫」原由。
(ClaudioAbbado指揮 倫敦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zcogD-hHEYs
(Joseph Keilberth指揮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GVhmZUdETDo
序曲「平靜的海與快樂的航海」(Meeresstille undglückliche Fahrt)作品27。慢板-活潑而甚快的快板(Adagio-molto allegro e vivace),D大調,4/4-2/2拍子。奏鳴曲式。
這首作品是1828年孟德爾頌19歲時,在柏林譜作的音樂。内容是以音樂解釋與描述歌德的兩首詩「平靜的海」(Meeres Stille)與「快樂的航海」(Glückliche Fahrt)。在作曲時,孟德爾頌曾兩次拜訪歌德。1832年12月1日在柏林的一場慈善音樂會中首演,之後馬上修改,修改版的首演,則1935年10月4日在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由孟德爾頌本人指揮下舉行。
在孟德爾頌之前,貝多芬也根據這兩首詩在1815年譜作一部由合唱團與管弦樂團演奏的清唱劇「平靜的海與快樂的航海」作品112。(https://youtu.be/uXyE74VMf6g)
孟德爾頌的這首序曲,開始於慢板,D大調,4/4拍子的「平靜的海」,再以活潑而甚快的快板,D大調,2/2拍子進入「快樂的航海」部分,最後以3隻小號奏出的號曲到達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D大調,4/4拍子的尾聲部。航海充滿喜悅,船隻到達目的地的港口。這首描寫性標題音樂,給華格納很大的影響。
歌德的「平靜的海」,原詩與中文翻譯如下:
Meeres Stille
平靜的海
TiefeStille herrscht im Wasser,
Ohne Regung ruht das Meer,
Und bekümmert sieht der Schiffer
Glatte Fläche rings umher.
Keine Luft von keiner Seite!
Todesstille fürchterlich!
In der ungeheuern Weite
Reget keine Welle sich.
寂靜,深鎖在水中,
沒有任何搖動,海在靜憩。
那船夫看來有點兒擔心
周遭那平靜光滑的水面。
任何方向都沒有來風!
恐怖的死靜!
寬闊的無窮遠處,
都看不到一個波浪。
除了貝多芬根據此詩寫一首清唱劇,孟德爾頌寫了一首序曲外,還有許多作曲家為此詩譜曲。舒伯特是其中一位。1815年6月20日,舒伯特首次為此詩譜曲,這就是他的歌曲D215a。次21日,他又為此詩作曲(D216),並於1821年以作品3之第2曲出版。對此D216,俄裔英國鋼琴家約翰蓀(Graham Johnson)評論説:「音樂雖不滿一頁,但令人感到寬闊的時空,無窮的水平線。船隻在綠色海洋上慢行,鋼琴伴奏深沉的和聲,響得像是在探測海的深度。旋律連吹到船邊的微風都感覺不到。」現在,一般演唱的「平靜的海」,是D216。
(Susanna Proskura朗誦) https://youtu.be/qarnmSV3yAE
(Hermann Prey男中音) https://youtu.be/xRjKcUS_Plk
歌德的「快樂的航海」,原詩與中文翻譯如下:
Glückliche Fahrt
快樂的航海
DieNebel zerreißen,
Der Himmel ist helle,
Und Äolus löset
Das ängstliche Band.
Es säuseln die Winde,
Es rührt sich der Schiffer.
Geschwinde! Geschwinde!
Es teilt sich die Welle,
Es naht sich die Ferne;
Schon seh' ich das Land!
雲霧散盡,
天空光輝。
風神埃俄羅斯解開
焦慮的繩索。
微風徐徐,
船夫勤奮。
快一點!快一點!
波開浪裂
遠處趨近,
已見陸地。
這首詩也有不少作曲家譜曲。在網路上找到俄國作曲家、鋼琴家尼古拉·卡爾洛維奇·梅特納(NikolaiKarlovich Medtner,1880 - 1951)在1905-7年間譜寫的「12首歌德歌曲集」作品15,其第8首使用此詩。
(Cecilie Cathrine Ødegården 女高音) https://youtu.be/vndv7Nc7b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