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20 22:15:58| 人氣11,56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舒伯特:交響曲第7號b小調D759「未完成」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舒伯特交響曲的編號
舒伯特共寫了13首交響曲,其中有編號的只有8首(內含「未完成交響曲」),其他5首都未完成。另外還有1首「Gmunden-Gasteiner交響曲E大調,D.849」,有手稿,但其主題與發展以及樂器編制,幾乎與「偉大」交響曲C大調D.944一模一樣,只是調性不同而已,看來好像是D.944的草稿。如果把這1首也算在內,舒伯特共有14首交響曲,其中有些沒有完成。

舒伯特的交響曲,已完成的7首依序編有號碼,而「未完成」這一首,做為4樂章結構的交響曲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兩個樂章已譜寫完成,旋律也非常美麗動人,於是賦予此曲第8號的編號。

在交響曲其他殘稿中,E大調D729有4個樂章鋼琴草案而已接近完成,甚至有學者認為在鋼琴草案上寫有「Fine」字樣,因此此曲已算完成。舒伯特去世後,奧地利指揮家、作曲家溫噶特納(Felix Weingartner, 1863-1942)與紐播德(Brian Newbould)等人將此曲予以補全,全曲也就可以由管弦樂演奏了。於是1951年的德伊居(Deutsch )目錄,依作曲年代次序重新安排,把E大調D729編號為第7號,「未完成」就編號為第8號,俗稱「偉大」的C大調D944原第7號的交響曲改編為第9號。

然而國際舒伯特協會(Internationale Schubert-Gesellschaft)於1978年修訂德伊居目錄時重新檢討交響曲的編號,把「未完成」改編為第7號,把「偉大」改編為第8號,因此最近提到這兩首交響曲,常使用這新編號,而把「偉大」當第7號的情形減少。不過,使用1951年版德伊居目錄編號的情形還有,更有把「Gmunden-Gasteiner交響曲E大調,D849」編號為第9號,「偉大」改編為第10號的情形,因此舒伯特交響曲的編號還很混亂。有不少論者認為把長期慣用的編號改編,徒增混亂,不如廢去編號,以通俗暱稱稱呼,則既簡單又不會有問題。

稱呼交響曲,古來也使用調性。如把第5號稱為「降B大調交響曲」,「未完成」則稱為「b小調交響曲」等。不過C大調交響曲有兩首,因此較早譜作的一首(第6號D589),以規模較小而稱呼「小(Die kleine) C大調」,較晚譜作的一首(D944)規模較大,因此就稱呼「大(Die gro゚e) C大調」。德語「Die gro゚e」翻譯為英文則為「The great」,再翻譯為日文與中文就成為「偉大」了。舒伯特最後一首交響曲,就這樣成為「偉大交響曲」。讀者要聆賞這首交響曲時,不要在曲中刻意尋找所謂「偉大」的要素,其原來的意思只表示其規模比較大而已。不過也有人認為就其規模、曲趣而言,此曲當「偉大」而無愧。

樂譜
交響曲第7號b小調D759「未完成」(Sinfonie Nr. 7 in h moll D759 “Die Unvollendete”)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在1822年作曲的未完成的交響曲。這是舒伯特代表作之一,而且跟貝多芬「命運」,德弗乍克「新世界」等交響曲,屬於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前些時候,在唱片業界,把「命運」與「未完成」收錄在一起的唱片,是最能賺錢的唱片。關於舒伯特,請參閱維基百科「舒伯特」條。此曲於1865年12月在維也納首演。

一般都認為這首作品於1822年譜寫。1823年,舒伯特被推舉為舒泰爾馬耳克音樂協會( Musikverein fr Steiermark)名譽會員。他為答謝給他這種名譽,決定贈送一首交響曲給協會。於是他把前一年已寫好兩個樂章的交響曲,先送到協會理事胡登布連納( Anselm Httenbrenner)處。這位胡登布連納是作曲家,舒伯特的朋友,也是貝多芬的朋友。貝多芬去世時,他也在場。舒伯特在當時究竟交給他多少樂章的樂譜,現在已成為一個謎。也許,舒伯特交給他的是完整4個樂章的樂譜。胡登布連納一直把這樂譜放在他身邊。

現在這首作品的第1、2兩樂章留有完整的樂譜,第3樂章則只有8小節管弦樂總譜(後來又以零散的形狀,找到第9小節以後的數小節。)這第3樂章是b小調3/4拍子的樂章,以詼諧曲風格的快板開始。舒伯特突然在這裡停止作曲,此後就只有114小節的鋼琴草稿。這114小節草稿,是到中間樂段(G大調) 開始幾個小節,如果第3樂章採用3段體,則第3樂章還可以根據鋼琴譜編成某個程度的管弦樂總譜。

事實上,有許多作曲家曾嘗試完成管弦樂總譜,甚至有錄成CD者。在Youtube上也能夠聽到這類音樂(第3樂章 http://youtu.be/3oe_VYkYLUE)。還有「完成版未完成交響曲」的唱片,其第4樂章使用「羅莎蒙德」間奏曲第1號(b小調),這也可以在Youtube上聽到(第4樂章 http://youtu.be/3Qf59IsBEwA)。不過,「未完成交響曲」第3樂章與第4樂章的真正樂譜只存在於舒伯特的頭腦中,他一去世,隨他從人間消失,永不回來了。(其實這種憾事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如莫札特的「安魂曲」,浦契尼的「杜蘭朵公主」,黃自的「長恨歌」,乃至曹雪芹的「紅樓夢」等等)。

「未完成交響曲」的未完成原因
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為什麼沒能完成,是音樂史上最大的謎之一。關於這件事,整理起來大致可歸類於下列4種說法:

1. 只是寫不下去,或失去興緻。事先沒有規劃,興之所至連寫兩個3拍子樂   章,再要寫第3樂章詼諧曲又是3拍子,就寫不下去了。或者失去了興趣也有可能。東晉王子猷不是也有「乘興而去,興盡而返」之事嗎?也許舒伯特也興盡而不寫了。

貝多芬作曲時,總會仔細構築全曲的計畫才著手作曲,舒伯特並不這樣。他總是頭腦裡想到什麼,就從第1樂章依序寫下去。尤其遇到他最擅長的緩慢如歌的第2樂章,興致一來就源源不絕的寫下美麗的樂句,以至第3樂章以後就比較簡略。不限於交響曲,在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與室內樂曲當中,有不少作品的第2樂章特別出色,而第3樂章以下就簡略的例子。

2. 只是忘記了。舒伯特靈感一來就隨手譜寫樂曲,常有同時寫不同樂曲的習慣,因此有時還會忘記自己所寫的作品。有一次,他在朋友家聽到有人唱美麗的歌曲,就問朋友「這曲子很美,是誰寫的?」沒想到那是以前他自己寫的曲子。他寫過上千首作品(有許多只寫一半),忘掉一些作品是有可能。也許「未完成交響曲」寫到第2樂章就忘了。

不過寫交響曲不是寫歌曲,需要時間與勞力,忘掉已完成兩個樂章的音樂,比較不可想像,更何況他對寫交響曲很有興緻。

3. 舒伯特站在藝術觀點判斷,覺得只第1、2兩樂章藝術價值就夠高,因此不再續寫第3、4樂章。或自己覺得前兩樂章就把樂思曲趣表達完整了,因此不再寫下去。的確,聽到第2樂章那美麗消失的結尾,會令人覺得這已是天籟,哪需要繼續有樂章,再加樂章就沒什麼意義了。

不過,如果第2樂章以b小調或B大調結束,那這種想法也很有可能。莫札特與貝多芬,也有很多只有兩個樂章的作品。但是這類作品的第2樂章,都以與第1樂章相同的調性或同名調結束。舒伯特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也許不會墨守成規,但再怎麼樣,大概也不會把一首以b小調開始的樂曲結束在E大調,然後說是完整了吧。

4. 有不得不中斷的外在理由。如有一部電影『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在台灣好像沒有上映過,一般以「未完成交響曲」為中文片名)』(1933),就說因失戀而中斷作曲。這電影的情節是杜撰的,因此這個理由不需考慮吧。在電影情節裡,舒伯特的情人被逼他嫁,他在情人結婚典禮上演奏鋼琴,並在樂譜上寫「正如我愛情未有終了日,此曲也未有終了時。(Wie meine Liebe nie zu Ende gehen wird, so soll auch diese Musik nie zu Ende gehen)」。很浪漫,但是杜撰的。

當然,現在已找不到什麼資料可以確定不繼續的真正理由,因此這個謎,永遠是音樂史上無法解的謎了。

樂譜再見天日
胡登布連納在1828年舒伯特去世後還繼續在世很久,到1868年才去世。很奇怪的是胡登布連納在1823年接到此曲樂譜後,好像一直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舒泰爾馬耳克音樂協會,也沒有演奏此曲的計畫。在1868年,舒伯特已逝世40年,音樂界已重新評估他的名作,他在生前不大受大眾看重,但到這時候已成有名大作曲家,胡登布連納既一直持有「未完成交響曲」的樂譜,為什麼沒公諸於世呢。這也是一個謎。

1865年,奧地利的作曲家兼指揮家赫爾貝克(Johann Herbeck )到格拉茲訪問胡登布連納,在他家中發現「未完成交響曲」的樂譜,就把樂譜帶回維也納首演。首演大成功,到現在就成為全世界的管弦樂團都演奏的熱門曲目。

樂曲
第1樂章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b小調,3/4拍子。奏鳴曲式。
樂曲一開始就由低音弦提出B─升C─D的有名動機。這動機不止形成導奏的樂句,還一直支配整個樂章。木管在弦樂器的伴奏上,在高音域奏出第1主題。不久,原在支撐管樂器的大提琴奏出3度低下的G大調第2主題,小提琴承繼下去。在通常的奏鳴曲式下,第1主題是b小調時,第2主題會寫在其3度上面的關係大調D大調,因此,這首作品第1主題與第2主題的調關係與通常不很一樣。不過,這種調性關係,在貝多芬第9交響曲的第1樂章也可以看到。大提琴奏出的第2主題,在切分音節奏的伴奏下,平穩的進行。發展部主要發展導奏的樂句,反復做半音階轉調。到再現部,第2主題與呈示部相反,而再現在3度上面的D大調。

第2樂章 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E大調,3/8拍子。3段體。
主部主題是腳步穩定的下降音階。在尾聲部,依舒伯特的喜好暫時轉進降A大調後,再回到E大調結束。

第3樂章 快板(Allegro) b小調,3/4拍子。詼諧曲。
有20小節總譜,之後只有鋼琴草案(主部有114小節)。在主部,轉調極為頻繁。中間樂段為G大調,而鋼琴草案只有16小節。發現樂譜當時,這一樂章的總譜只有8小節,因此現在市售的樂譜,多只收錄到8小節。

就舒伯特來說,他的真正第1號交響曲是現在編號第8號的「偉大」交響曲。在此以前的交響曲作品,不管是完成或未完成,都不出習作之範疇。這首第7號未完成交響曲雖然寫到第2樂章,繼續寫第3樂章時,或許覺得這首交響曲並不是他所要寫的交響曲形態,他就這樣失去興緻,擱下來不繼續了。也就是上述4種說法的第1種。他失去興緻沒繼續寫的作品,後世大眾卻覺得是傑作,非常喜愛,幸好他的朋友胡登布連納沒有把樂譜當廢紙丟棄。

(華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ung.jp/yungdb/op_3.php?id=180
(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團)
http://www.yung.jp/yungdb/op_3.php?id=1686
(福特萬格勒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ung.jp/yungdb/op_3.php?id=59


台長: 雲翁
人氣(11,560) | 回應(1)|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交響曲 |
此分類下一篇: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交響曲第2號「安塔爾」
此分類上一篇:卡林尼科夫:交響曲第1號

Scott Lin
"交響曲作品,不管是完成或未完成,都不出習作之範疇"
交響曲不同於鋼琴或歌曲
作曲家要聽過自己的交響曲
彩排演出實踐後
管絃樂法才會有所改進
否則只是腦海中的想像
我很懷疑舒伯特有沒有演出過交響曲
2020-03-19 13:19: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