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赫(Ernest Bloch,1880-1959)是誕生於瑞士日內瓦的猶太人作曲家、音樂教師。在美國活動,主要透過其學生推展美國二次大戰時期的新古典音樂。年輕時學於布魯塞爾,師事易薩伊(Eugene Ysaÿe,1858-1931)。之後,也曾學於法蘭克福霍荷(Hoch)音樂學校。在1916年移居美國以前,曾轉轉於歐洲各地,1924年獲得美國公民資格。美國各地的音樂學校相爭聘請他當音樂教師。1920年12月,剛設立的克里夫蘭音樂學校聘請他擔任首席音樂總監,一直到1925年。1930年代幾乎都在瑞士,但後來又回到美國。
他的初期作品顯然受到理查‧史特勞斯的德國新浪漫主義、德布西的法國印象主義音樂兩邊的影響。這一時期的作品,包括歌劇『馬克白』(1909年)。他成熟期的作品,包括最有名的幾首,都以猶太教的典禮音樂,或猶太人的民俗音樂為題材。例如『希伯來狂想曲「所羅門」(Schelomo)』、『以色列交響曲(Israel Symphony)』(兩曲均為1916年),小提琴曲『巴爾‧修姆(Baal Schem)』(1923年,「巴爾‧修姆」是猶太教思想家),男中音、合唱、管弦樂的『神聖祭典(Avodath Hakodesh)』(1933年)。為小提琴家西格提(Joseph Sziget)寫的小提琴協奏曲、附有合唱的『美國狂想曲』(1926年)也是這時期的作品。
二次大戰後的作品,在樣式上會看到比較多元性,但本質上還是沒有脫離浪漫主義的音樂語法。1951年的『希伯來組曲(Suite hébraïque)』依舊使用猶太的題材。『合奏協奏曲第2號』(1952年)則以浪漫主義的和聲為基礎,卻使用巴洛克音樂的形式,以強調他對新古典主義的關心。後期的作品如弦樂四重奏曲,還可以看到無調音樂的要素。
『希伯來狂想曲「所羅門」』是由大提琴與管弦樂演奏的作品,不過幾乎可以說是大提琴協奏曲。原曲名“Schelomo”是「所羅門」之意,作曲靈感得自大提琴家友人亞歷山大‧巴爾揚斯基的妻子、雕刻家卡沙琳製作的所羅門雕像。這是以所羅門王為主題的音樂,其在高潮時的激動表現,正代表著古代以色列諸王中,有豐功偉業,築起以色列最盛期的所羅門王。據聖經記載,所羅門王是耶路撒冷第一聖殿的建造者,並有超人的智慧,大量的財富和無上的權力。據布洛赫所說,在音樂裡,大提琴獨奏是所羅門王的聲音,而管弦樂表示周遭的狀況。
首演時,由布洛赫本人指揮管弦樂,並與他的代表作、附有獨唱的交響曲『以色列交響曲』一起在音樂會中演奏。
有如漩渦的高音弦樂器、吹奏重低音的銅管樂器、激烈的小號的對答、炸裂的銅鈸,轟然的定音鼓…,非常有力而厚實的管弦樂,咄咄逼人。而且這些旋律,都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因此更有動憾聽者之力量。
開頭悠然歌唱的大提琴,總帶點哀愁,但還是令人感到一股泰然的叡智。大提琴把所羅門王的這種氣勢表現無遺。加入雙簧管與低音管之後,釀出東方氣氛。樂曲一到高潮,聽者會被捲入興奮的漩渦。布洛赫很會開展感動情緒,聽者被這種情緒的洪流推動得只有隨波逐流。高潮過後,大提琴留下最後的句子靜靜的結束。
義大利音樂評論家桂德‧嘎第(Guido Maggiorino Gatti. 1892-1973)對此曲的大提琴旋律說,那延棉不斷的句子,無限抒情的旋律,誇大而強烈的光芒與黑影,這些都讓所羅門王帶著他的榮華蘇醒過來。富於感情的大提琴部分非常有說服力,而且沒有一句是無表情的樂句,這就是使此曲成為名曲的理由。嘎第的評論正好中的,大提琴獨奏甚具動人心弦之力量,布洛赫非常善用大提琴,整曲的架構也很良好。
(Rostropovich大提琴,伯恩斯坦指揮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DX0Ex-qqQ
(Leonard Rose大提琴,馬捷爾指揮克里夫蘭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KLX5D4Aq5g
(Sol Gabetta大提琴,斯拉特金指揮里昂國家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B4bZRUq6RU
樂譜:http://petrucci.mus.auth.gr/imglnks/usimg/b/b6/IMSLP115761-PMLP104826-Bloch_-_Schelomo__Solomon__Rhapsodie_Hebraique_for_Cello_and_Orchestra_1918_full_scor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