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將近八百多種蕨類的台灣島,也同時擁有「蕨類王國」的美稱。不管你是漫步在住家附近,或是山間的小徑,林間的步道,某個綠色的轉彎,短短的路程中,你就幾乎與將近四十種蕨類錯身而過,儘管不識,但它們那卓絕且層次分明的綠,隱然散發的氣質,和低調沉默卻又耀眼的身姿,讓你不想注意到它們都難。因為蕨類種類非常多,且都很相似,因此曾有人開玩笑的說:「蕨類,蕨類,覺得很累」。而這篇文章,挑選了一些蕨類介紹給大家認識,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讓大家對蕨類能有更深的認識,下次再碰見蕨類就不會感到那麼地陌生嘍!
【瓦葦】
090921春陽富士山 擬笈瓦葦
有的蕨類喜愛攀附,讓自己在水份條件較嚴苛的環境中生活,像個苦行僧般領受大自然最直接的考驗和節奏。
瓦葦就是苦行僧蕨類中的代表,在樹幹上、大石上、岩壁上都可以經常見到它的足跡。聯想一下古早屋頂上排列整齊的瓦片,“瓦”葦集生在葉片上半段的孢子囊群,就像瓦片般整齊排列。是可以和其他相類似苦行僧蕨類比較的辨認重點細節之一哦!
【巢蕨】
110209蘿蔔坑 南洋山蘇
110429台北植物園 山蘇
這種通常被稱為「山蘇」的蕨類,在臺灣有三種,即「南洋巢蕨」、「台灣巢蕨」、「巢蕨」。而其中分布得最高的「巢蕨」─分布於全島中海拔,為中海拔闊葉林的指標植物,是三種中最難吃的一種。其葉表不呈波浪狀,葉片也較剛硬,且孢膜長度由中脈長達葉緣或至少2/3處。只要掌握這幾個小特徵,相信你也可以很快就辨認出它的身分嘍!
【尖葉耳蕨】
11.02.11蘭園 尖葉耳蕨
身為臺灣特有種的蕨類,其葉柄密生許多的鱗片,葉叢生,展開如手指張開掌心貼近的雙手正承接著自天空落下的一切恩賜。其最基部一對羽片朝下反折,葉表面油亮光滑,冬季時也生意盎然,可見其擁有保暖抗寒的獨特秘訣。看似全身毛茸茸的它,洋溢著一股樂觀爽朗的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它,感受屬於它的獨特溫暖。
【瓦氏鱗毛蕨】
110409瓦氏鱗毛蕨嫩葉
噴泉般的新葉,猶如進行式的綠波流淌。在春天時姿態萬千的自去年冬天的枯葉叢中湧出,讓人見了只能屏息欣賞。這種生長在高海拔針葉林林下開闊處的瓦氏鱗毛蕨,植株頗大型,其葉片最寬處在中段,基部羽片往下逐漸縮短,下方最末一對羽片反折,春發嫩芽,夏綠葉濃密,秋逐漸凋萎,冬一輪褐黃老葉伴飾其旁,是一種在四季都有不同丰姿可以欣賞的獨特蕨類。
【木賊】
100926木賊
被稱為「接骨草」的就是「木賊」是也。以前的小朋友常常拿取這種蕨類的地上莖,拔開以後再接在一起,讓其他人猜猜看哪一邊是公的,哪一邊是母的,是童玩的一種呢!其實這種蕨類生存的年代已經非常悠久嘍!另外,您知道它的葉子在哪裡嗎?仔細觀察一下吧!這可是一種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蕨類植物呢!
【紫萁】
100409 蕨園紫萁
在中國被稱為「薇」的紫萁,是一種會睡覺的蕨類哦!當天氣太過寒冷時,它就會進入落葉休眠的樣態。等到溫暖的春天到臨,再吐出一身耀眼的新綠。在外國的溫帶地區,不似台灣有豐富大量的筆筒樹可製成蛇木屑供作栽植植物的介質,就是用紫萁的莖與鬚根搗碎來替代哦!
【臺灣瘤足蕨】
100926瘤足蕨
瘤足蕨的「瘤足」究竟在哪裡呢?仔細觀察它膨大的基部,上頭有好似長了瘤的凸起,就是它「瘤足」之名的由來了。這是一種常見於霧林帶,常與檜木林相伴的台灣特有種蕨類。當你翻開它的葉背,可以見到一種純粹的霜白色,就是和其他種類瘤足蕨分辨的簡易方法之一。
【稀子蕨】
040406福山稀子蕨 猴王
110119 大分黑熊志工行 稀子蕨
110416晨間散步 稀子蕨
稀子蕨名符其實,在葉軸表面會長出拳頭狀的不定芽。猴子會把不定芽拿來當零嘴吃,原住民也會烤來當花生吃,看來稀子蕨能存活到現在,卻又不擔憂被其他動物吃盡,其生命策略也有我們所不了解的奧妙地方呢!本種在全世界僅產於喜馬拉雅山東部一帶及台灣,與台灣多種裸子植物之分布相類似,可能都是冰河時期生物避難台灣時所遺留下來的物種。
【廬山石葦】
101228蕨園 盧山石葦
鄰近霧社的廬山是溫泉的盛地,這種蕨類也是以「廬山」命名,應該會讓大家更感親切吧!其葉片基部心型,葉背銀褐色,生長在林下樹幹上,葉柄經常斜上而葉片下垂,單葉,革質,頗具厚度。算是不難辨識的一種蕨類。其表面散生星狀毛,背面也密佈星狀毛,常見於中海拔地區,分布可達海拔2800公尺。
【柄囊蕨】
101228蕨園 柄囊蕨
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蕨類,若是您知道辨認的要點,就會覺得這真是一種很容易記憶的蕨類呢!只要翻開背面,就會發現它的孢子囊群,很像是「一根筷子插貢丸」,或是「螃蟹的眼睛」,再加上它幾乎對生的羽片,應該很難忘記它吧!喜林緣環境的它,在台灣中海拔地區算是常見的蕨類。也分布在尼泊爾、印度北部、中國大陸西南部等地。
【瓦氏鳳尾蕨】
110115大分 瓦氏鳳尾蕨
這種蕨類,造型很像是雉雞的尾巴,也很像是可以舉高把衣服從竹竿上頭插下來的器具。它的名字有個有趣的記法,就是用台語的聯想法把它唸成「哇係鳳尾蕨」,就記住啦!它喜歡生長在較開闊的潮濕環境,小羽軸兩側各具一排網眼,全島中海拔山區都可見到它們高大秀麗的身影,下次見到,就可以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向它們打招呼嘍!
【腎蕨】
10.11.12萬大南溪上切越嶺點 腎蕨
110114大分 腎蕨
腎蕨為極常見的蕨類,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做為插花的花材,被稱為「玉羊齒」。也是野地求生植物,它的匍匐莖上有可以儲存水份和養分的塊莖,俗稱為「金雞蛋」或「鳳凰蛋」,缺水時可以尋找利用。為什麼被稱為「腎」蕨呢?主要是因為它葉背的孢子囊群是腎臟的形狀哦!另外它的葉緣具有泌水孔,用肉眼即可輕易看見。
【假石松】
100904蕨園 假石松
假石松是火災跡地等乾旱環境常見的蕨類,如同地毯般的蔓生地面,像是一件披風似的覆蓋於裸露的地面,予以保護。具匍匐地面多回分岔的匍匐莖,並由其上長出挺空的直立莖。孢子囊穗3-5個一組,位於枝條末端的長柄上。
【伏石蕨】
10.11.12往萬大南溪路上 伏石蕨
顧名思義,伏石蕨喜愛趴在石壁、石頭、樹幹上,也可以暱稱它為「風不動」。它的葉子稍具肉質,橢圓形的是營養葉,負責行光合作用,累積養分;孢子葉較長型,孢子囊群為長線型,位於中脈兩側。只要蹲下來,從伏石蕨的高度看看它的葉背有無孢子囊群就可以輕易辨認出誰的工作是負責賺錢養家,誰是負責生小孩的了!下次走在山裡,仔細找找,很快就能找到它的身影嘍!算是一種很常見且可愛的蕨類呢!
【玉山茀蕨】
04.05.01-02玉山 玉山弗蕨
當冬天的腳步走遠,春天的輕快慢慢靠近,高山的潮濕岩壁上就可以見到玉山茀蕨悄悄的探出頭來,較常見於高海拔針葉林。
【黑鱗耳蕨】
110503蕨園 黑鱗耳蕨
這是一種非常有氣質的蕨類哦!當你見到它圓盤狀或接近扇形而攤開著的葉片,細緻中帶著自信,隱隱然就是有著一股極為嫻靜的情調往你襲來。會令人禁不住多看幾眼,甚至捨不得移開視線呢!它的莖部及葉柄密生黑褐色鱗片,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喜生長在林下的土坡上,另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區、中國大陸及日本,台灣產於中海拔地區。
【細齒貫眾蕨】
10.11.11安東軍山往溪底路上 細齒貫眾蕨
特徵就寫在名字上的它,讓你可以伸出手指,摸摸它的葉緣來印證一下哦!它的葉緣具有細細的鋸齒,最前端的羽片常呈三岔狀,彷彿正要飛翔的動物形體。
於中海拔地區常見的它,喜歡生長在稍有遮蔭的林緣下方岩石縫或岩石上,針闊葉混淆林之岩石地是它主要的生長環境。
【尖葉耳蕨】
11.02.11蘭園 尖葉耳蕨
它也是屬於臺灣特有種的蕨類,其葉柄密生許多的鱗片,葉叢生,展開如手指張開掌心貼近的雙手正承接著自天空落下的一切恩賜。
其最基部一對羽片朝下反折,葉表面油亮光滑,冬季時也生意盎然,可見其擁有保暖抗寒的獨特秘訣。看似全身毛茸茸的它,洋溢著一股樂觀爽朗的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它,感受屬於它的獨特溫暖。
【川上氏雙蓋蕨】
110409川上氏雙蓋蕨
在許多蕨類中,這是一種嫩葉可以食用的蕨類,而且頗具美味呢!由外型來看的話,其葉軸具有白色肉刺是非常明顯常見的特徵,可以用來和其他雙蓋蕨做簡易的區分。它喜歡生長在檜木林的林下潮濕處,孢膜香腸狀,緊貼小羽軸或裂片中脈。葉的面積頗大,像是攤開大大的手掌,向天,冀望能夠盡可能的攔截到灑進森林的溫暖陽光。
【裏白】
100122春陽 裏白的新芽
它的名字叫做「ㄌㄧˇ ㄅㄞˊ」,恰好發音和「李白」相同,有沒有很好記呢?它是裏白科的成員之一,和芒萁一樣在葉主軸的頂端有一個休眠芽,春天的時候可以仔細觀察它,就會看到新的葉軸從休眠芽伸展而出哦!若您用手把它的葉子翻過來看看,背面是一層很有質感的白色,這樣,您應該不會輕易忘記它吧?
【芒萁】
100926芒萁
110609員工旅遊 南仁山 芒萁
芒萁是裏白的好兄弟,許多人常常搞不清楚它們誰是誰。芒萁的葉只有一回羽狀分裂,裏白為三回羽狀深裂,聯想一下裏白的「裏」非常難寫,因此葉子分裂較多較複雜的就是裏白。在古早的年代,芒萁可是人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好搭檔呢!它的葉柄可以製成送禮用的水果籃,也有人把它做成鍋刷,非常環保,且質感奇佳呢!
【巒大蕨】
04.05.01-02玉山 巒大蕨
日本人是個喜愛吃蕨類的民族,在台灣的平地,有一種和巒大蕨長得很像的「蕨」,就是日本語中的「瓦拉米」。因此,在台灣花蓮的玉里山區,有一條步道就叫做「瓦拉米步道」,其實就是因為那裏有很多蕨的意思哦!而因為這種巒大蕨比「蕨」住得高許多,環境相較起來比較冷,因此身體上的毛比較多哦!拿起您手上的放大鏡,仔細觀察一下吧!
【萬年松】
110118大分 賽珂 萬年松
有人又稱呼它為「九死還魂草」或「死去活來草」。為什麼會有這些有趣的名字呢?因為如果遇上缺水的環境,它的葉子就會像拳頭般的萎縮,但若天降甘霖,沒幾天它又生意盎然了!是不是很有趣呢?有時若您到山中健行,會看到山壁上滿是小小的拳頭,朝天。沒錯,它就是萬年草嘍!下回可得睜大眼睛仔細找找看這些長在石壁上的小拳頭呢!
【槭葉石葦】
100622畢祿溪工作站旁的槭葉石葦
110531晨間散步 有七個指頭的槭葉石葦
「槭葉」就是楓葉的意思,您覺得它掌狀分裂的葉形像不像一張楓葉呢?除了造型簡單大方,令人印象深刻外,它也是臺灣特有種的蕨類植物呢!葉片上還有特殊的星狀毛,是一種常常可以在石壁或樹幹上發現它們蹤跡的蕨類。
參考資料:
《賞蕨 梅峰蕨類植物》臺大山地農場
《蕨類入門》郭城孟著 遠流台灣館編製
《蕨類圖鑑》郭城孟著 遠流台灣館編製
《Ferns andFerns Allies of Taiwan》Ralf Knapp 遠流出版
※此篇文章刊登於101期《台灣山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