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為自已看電影的經驗作一個 summary, 以下是我對電影不同方面的之最, 純屬個人觀點, 喜好, 偏見, 歧視出發:
最佳電影: 東京物語 , 小津安二郎
從一個家庭出發, 捕捉世界不斷轉變的無奈. The most passionate film I’ve ever watched.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阮玲玊)
首先, 阮玲玊在我的地位比一般 unmovable的殿堂級的電影還要高. 無可否認, 阮玲玊的斜事結構比張曼玉的演出更特出. 但張曼玉在戲中, 又演阮玲玊, 又演阮玲玊如何做戲, 同時並演張曼玉做阮玲玊, 張曼玉更要演回自已, 一時抽離, 一時 appeared as 抽離.
我敢講, 阮玲玊這角色比 “八部半” 的男主角還複雜, 張曼玉在此戲的表演, 我誇口講, 當世無雙.
最差電影: 大贏家, 高志森
許冠傑復出作品, 難以想象的 outdated 和 mismatch. 許冠傑+謝霆鋒+容祖兒+林心如+蘇有朋+高志森= a chemical reaction with fucking chaotics
影響最深電影: 重慶森林, 王家衛
看完後, 我便停不了的吃炸魚薯條
最 erotic電影: Swimming Pool, Francois Ozon
最 erotic 的地方, 是戲中的 contrast. 為何三點盡露的青春少艾 Ludivine Sagnier, 也不如就 60 歲, 密密實實的 Charlotte Rampling般 erotogenic, sexually appealing??
最 “artistic & precise” 電影: 浮世戀曲, 陳耀成
浮世戀曲基本上集任何藝術形式於一身, 由 Italo Calvino的Invisible Cities, 到 Van Gogh的耳朵, Liv Ullman投訴香港, 黃碧雲報導六四新聞, 杜葉錫欣容串, 加上黃耀明的禁色到舞吧舞吧舞吧終結;
浮世戀曲, 在時地人三方面, 已是可一已不可再.
浮世戀曲, 就是在那一時, 那一分, 那一秒的電影.
最 “捉心理” 電影: Eraserhead, David Lynch
講不出的心理恐懼, 我所看過最能透視你一直所最害怕的電影. Eraserhead不是利用 Sigmund Freud的學說, Eraserhead是一項對 Sigmend Freud 的 Psychoanalysis 的證據, 一項實踐.
最漫長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不散, 蔡明亮
兩套台灣戲,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physically長, 足足四小時, 我睇 VCD, 套戲又黑, 黑到可以照鏡; 不散則是感覺得最漫長, 套戲得十一句對白, 又唔郁, 睇完像看了三套戲.
我最喜歡看到在戲中reference的作家: Virginia Woolf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雖以 Virginia Woolf為名, 但 reference的是其 feminist的 patriarchal subversion, not my cup of tea;
最精彩當然是 The Hours, Mrs. Dollaway成為主線, 最好的地方是沒看過 Virginia Woolf的也能感受到 Virginia Wool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Split Narratives及 Lesbianism的關系.
另一套精彩的是 Francois Ozon 的 Under the Sand. 戲中 Charlotte Rampling係 English Literature的 Professor, 在 Lecture教 Virginia Woolf 的 The Waves, 戲中能以 The Waves, Virginia Woolf的 Suicide Notes, Virginia Woolf及 Charlotte Rampling的 Hysteria同 Charlotte Rampling的丈夫失蹤混而一體, 十分精彩.
最含糊演員: 張震
除卧虎臧龍外, 我看過的張震角色都是十分含糊. 無論是在 2046 轉眼即逝, 或於春光乍洩穿插於何寶榮和黎耀輝, 一個重頭來過的故事, 張震在王家衛的電影, 是一個莫名奇怪的華人, 可能因為他是台灣人; 但真真正正最含糊的是他的處子演出: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那個少年為何殺人, 不只是台灣的一個的迷團, 而是一個台灣的迷團.
最爆笑電影: 買兇拍人
突竟薩拉熱窩的華人青少年點樣用砵仔糕醫陽萎呢?
最佳續集: 教父2
一部續集如何不蕭規曹隨? 少了 Marlon Brando, 觀眾不只看到新的教父 Al Pacino, 還有的是新的教父定義.
最佳第三集: 無間道三之終極無間
大部份人認為係垃圾, 但我覺得劉德華的演出十分好. 還有的是, 我會認為戲中所有梁朝偉都有可能係劉德華般看無間道三.
最佳 Theme Music: 教父
教父一出, 誰與爭鋒
最佳Theme Song: 似水流年@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的是往昔情懷, 是新浪潮, 是Anita Mui, 是八十年代, This is a film more than a film, a song more than a song.
似水流年是對往昔情懷的形容, 也是其存在的模樣, 似水流年就是似水流年.
最佳向港產片致敬電影: Matrix
為何不是 Tarentino?? Tarentino 的電影, 一點香港的味道也沒有. 反而, Matrix 的 Neo, 除了 classic 得不得再 classic 的兩隻手揸機關鎗外, 還有對 Mark哥 褸的用途解釋及重新演譯.
最佳電影迷的電影: Dreamers, Bernado Bertolucci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最重複導演: 小津安二郎
王家衛那些是 self-referential. 小津安二郎拍電影則有如刷牙洗臉生活習慣般.
最戀母導演: Francois Ozon.
在 Under the Sand 中, Charlotte Rampling 的外母同 Charlotte Rampling 講 “Don’t under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 and my son.” 這句說話可說是我看 O先生的作品的一個總結.
最佳 Opening: 2001: Space Odyssey, Stanley Kubrick
其實你部電視機或 DVD機真係沒有問題.
最佳ending:
The Third Man, Orson Welles.
400 Blows, Francois Truffaut.
The World of Apu, Sayajit Ray
Under the Sand, Francois Ozon.
基本上, 以上電影的結局都是靠人走出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