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22 05:44:44| 人氣2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孔子念二百四十二年、百世之悠悠的喟然而嘆

    拙作係筆者對:

    何寄澎主編龍騰文化出版,《高職˙國文四˙附錄一˙大同與小康》,頁205-214

教學研究之我見、我思與回應: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游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祝嘏辭說,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

醆斝及尸君,非禮也,是謂僭君。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聲樂皆具,非禮也,是謂亂國

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別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別仁義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刑肅而俗敝則法無常法無常而禮無列禮無列則士不事也。刑肅而俗敝則民弗歸也,是謂疵國

筆者會如是的闡釋課文,乃103.10.9發表了一段如下的內容

    我們不得不清晰明瞭:

李登輝、(含史明等)、陳水扁(含林義雄等)、柯文哲(含蔡英文等)的錯誤導航及柯文哲現象(含林陳魏等)幽亂疵。案:幽、亂、疵者,辭出《禮記˙禮運》的大同、小康、幽國、亂國、疵國。因為,面對錯誤導航及幽、亂、疵(國祚民命向下沉淪的實義,實遠離了小康、大同也。)我們不能忘了:幽、亂、疵者,於台獨毒臺,於柯文哲現象,幽、疵全落在柯文哲身上,其皆源於李陳的錯誤領航而為

乃還原課文的大同、小康孔子家語˙禮運32》,更發現在:

    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佔用二,衍忒。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彊,子孫其逢,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凶。龜筮共違于人,用靜吉,用作凶

裡給出了《書經˙洪範˙稽疑》的大同,其更可原源於: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論語20.1)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3.2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論語11.24)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15.5)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論語6.1)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論語6.2)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易經˙序卦傳》)

乃可清楚的看到大同理想與實踐。但是,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論語3.24)又,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亦其惟《春秋》乎?(《孟子3.2.9)因此,《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左傳˙成公14年》)又,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後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史記˙孔子世家)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史記˙列傳˙太史公自序16)禮運,在此與歷史上,完全展現。即: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孟子3.2.9)乃: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孟子2.2.13)這是說:孔子研究三代史與為木鐸作《春秋》,因此:

    研究與教學中國歷史、思想(哲學)、社會與政治等,對上述的義理未把握,理解、闡釋或教學等,皆蘊含了不小的不逮與謬誤也。如: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儒學思想>儒學百問>事蹟與貢獻的14問有7問涉及周遊列國

    錢穆著:《孔子傳˙第六章孔子去魯周遊》,臺北:東大圖書76.7初版41-74。案:誠如頁42有其不可為而天命之在吾躬,乃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也。

    首頁>學習類>成語詞典>周遊列國【出處】曹余章《上下五千年˙孔子周遊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後,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遊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筆者對以上的論點多取保留的態度乃如錢穆孔子傳》:

    42小人故不識也,卻爆炸聲遠震四鄰

    45也在流亡羈旅之中

    46子畏於匡

    52曾多方之疑嫉,求行道困難,求避禍不失身亦復不易

    56遂使人拔其樹

    57孔子去衛過宋一路皆在阨中

    58孔子在陳絕糧

    60孔子絕糧非受兵圍

    62此數年來,去衛過宋,去陳來蔡,饑困頻仍

尤其是

    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東郭門外,或人謂子貢曰: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其頭似堯,其頸似皋繇,其肩似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纍然如喪家之狗。子貢以告,孔子欣然而歎曰:形狀未也,如喪家之狗,然乎哉,然乎哉!(《孔子家語˙困誓》)

可知孔子不是周遊列國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中國社會啟蒙運動也,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昏君亂臣賊子既得利益者懼,乘禮壞樂崩去之而然乎哉、然乎哉矣。但是,中國的歷史、思想(哲學)、社會與政治等,即與世由是展示、展現、呈現迥異的論點與史詩: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案:此即《禮記˙禮運》的歷史循環論。

    雖百世可知也。案:此即《書經˙洪範》的世界永久和平大同

更尤其是該附錄,故國那麼好的歷史哲學、政治哲學及生命哲學(個人與國家),竟然被不逮或謬誤厄煞了。真是:民族與文化的罪人也!尤其是:

    時值危機的當代,世界又無以回應。故國於是的瑰寶,豈能自棄於或隱於不逮或謬誤中嗎?前如戴震的批評,後如熊十力先生的批評,尤其是儒學現代化與訓詁義理明之辨。如:

    207昔者,仲尼與於蜡賓1,事畢,出游於觀2之上。注釋:1仲尼與於蜡賓:孔子仕魯,參與蜡祭,擔任助祭之人。仲尼,孔丘字。與,音ㄩˋ,參加。蜡,音ㄓㄚˋ,歲末大祭之名。賓,助祭之名。2觀:音ㄍㄨㄢˋ,古代天子或諸侯宮門兩側所設的樓臺,用以懸示法令之處。所釋雖無謬誤,卻顯不逮矣。不逮,乃訓詁義理明之辨即不逮矣。訓詁義理明之辨不逮,所釋雖無謬誤,卻確定不逮了。因為:

    會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來表示賜予別人東西。與從與從舁共同抬起故從舁合起來表偕同、朋友。本義作賜予施予給予。(《正字通》)王奪之人,霸奪之與(《荀子》)取與者,義之表也(司馬遷《報任安書》)交往交好也生與來日(《禮記˙曲禮》)隨從隨著也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國語》) 參與也懷嬴與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等候等待也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估量也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朋黨也從舁、從與、與聲(《說文》)及也孰與君少長(《史記˙項羽本紀》)替也如與我想想離開也如與世隔絕與眾不同同歟語助詞。案:就下一蜡注言,其中陸德明及皇疏之於與、預所言,宜進一步考據也。不過,筆者就《禮記˙禮運》及《孔子家語˙禮運32》文本取

    ,ㄓㄚˋ,是一種祭禮。在周朝稱為蜡,於歲末大祭萬物。陸德明《經典釋文˙卷十二˙禮記音義之二》:蜡,祭名,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臘。又音ㄔㄚˋ、ㄌㄚˋ。皇疏說:緇衣羔裘是諸侯視朝的衣服,諸侯視朝與群臣同服,孔子是魯臣,所以也穿此服朝君。年終時蜡祭報功,象物色黃落,魯君穿黃衣狐裘,孔子為臣,助蜡祭,也隨君穿黃衣狐裘。所以,禮運說:昔者,仲尼預於蜡賓

    形聲從貝冥聲甲骨文上象屋形下是人和止表示客人來到屋下即賓客到門來也。金文將止改為貝禮尚往來也小篆從之。王國維說金文及小篆易從止為從貝者乃後起之字。本義作地位尊貴、受人尊敬的客人所敬也(《說文》)賓者,接人以義者也(《禮記˙鄉飲酒義》)賢也謀賓介(《儀禮˙鄉飲禮》)賢者為賓其次為介又其次為眾。賓客之通稱也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小雅˙鹿鳴》)賓尊主卑也賓出,主人拜送(《荀子˙禮論》)相待如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往來守時雇員和東家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漢書˙王莽傳中》)接待客人贊禮的人也賓於四門(《書˙舜典》)服從賓從(歸順服從)賓服(臣服服帖)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莊子˙說劍》)門客謀士也太子及賓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

    形聲從見雚聲本義作仔細看觀,諦視也(《說文》)觀,視也(《廣雅˙釋詁一》)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易˙系辭下》)衍為觀覷(觀看)觀占(觀瞻觀看)觀玩(觀看賞玩)觀濤(觀賞浪潮)觀成(觀看成果)觀察審察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秦策》)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示範顯示也嘉量既成,以觀四國(《周禮˙冬官》)遊覽玩賞觀賞也公將如棠觀魚(《左傳˙隱西元年》)佛家語觀語:關心內觀自己的心性探究真理于一心,觀法用智慧來照明真理閱讀也餘因得遍觀群書(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容飾外觀景象情景也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對事物的認識看法也如世界觀人生觀觀化聽風(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觀測觀察也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測量也觀點也觀察事物時所處的立場或出發點從一定的階級利益出發所形成的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觀感也觀看某事物後的感情體會觀念也思想意識傳統觀念客觀事物或主觀經驗在人腦裏留下的概括形象關於某方面的認識和覺悟觀瞻也具體的景象和景象給人的印象外觀和對外觀發生的反應也。如:雲車風馬,從衛觀瞻(《宋史˙樂志》)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張示法令的地方同闕(古代帝王宮門前的兩座樓臺)觀謂之闕(《爾雅˙釋宮》)孫炎曰宮門雙闕,舊章懸焉,使民觀之,因謂之觀。台榭中國古代將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稱為臺,台上的木構房屋稱為榭,兩者合稱為臺榭(亭台樓榭瞭望檯)。如宮室不觀,舟車不飾(《左傳˙哀西元年》)

筆者如下釋之:

    孔子仕魯,陪同蜡祭。

    觀:天子或諸侯殿也。於其上,孔子念二百四十二年、百世之悠悠而「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嚮往)。」喟然而嘆。實

    《書經˙洪範》的大同易為《禮記˙禮運》的幽亂疵及歷史循環也。

    尤其是:頁212充分流露出孔子對大同世界的嚮往之情。乃取完全的保留態度!蓋,孔子嚮往的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更尤其是「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這已是儒學的基本學術了,豈能如此歷史、文本詮釋循環倒錯及訓詁乖義理呢?

敬請賜教批評,謝謝!



孔子念二百四十二年、百世之悠悠的喟然而嘆



孔子念二百四十二年、百世之悠悠的喟然而嘆 
 

台長: 楊冀華
人氣(2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