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2.5.13)我在國家教育研究院看書,友人拿來一篇Sinner的文章〈試談拉康的鏡像階段〉要我看,更要我做批判。以下即該文的內容及我的批判,(批判全在註中)懇請大家批評賜教:
人們總是憑藉著語言與符號的創造與運作,不斷地進行文化的生產與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動了符號的進一步差異化與層次化。後現代主義對於傳統文化與傳統價值體系的批判,沒有一個可以脫離對於語言與符號的批判,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生產與再生產過程,基本上就是各種符號的不斷重建與解構的過程;我們必須置於後現代主義的脈絡來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後現代主義符號遊戲與話語結構的理論起源,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號批判理論,拉康的研究方向結合了精神分析學、語言學、拓樸學與人類學,不但啟發了 Foucault 等人的後結構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也影響了後現代主義者的思路。
法國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總結了社會人文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像」、「象徵」與「現實」構成了人們生活世界的三個動力因素,而這三者又各自成雙地相互扭結成三個軸線,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文化。拉康早從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研究中,便創造性地把對於人的精神分析與語言的運用連結了起來,而他在三六年發表的《論鏡像階段》標誌著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的誕生,他的學說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學運動的分裂,因為拉康所探討的「我」已經不是佛洛伊德與傳統意義上的「我」或「主體」,而是同語言及其潛意識結構基礎相關的新概念,我們可以說,拉康學說的精華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語言結構是潛意識的內在結構的外化」;或者說,「潛意識就是被內在地結構化的一種語言」。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學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時期,我們先不談那麼多,筆者只簡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論述「鏡像階段(Mirror Stage)」。
鏡像階段是嬰兒生活史的關鍵時期與重要轉折,這是每個人自我認同初步形成的時期,其重要性在於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個想像的、期望的、異化的、扭曲的與被誤認了的對象。嬰孩在六個月大到十八個月大這段時間尚未有走路與自行站立的能力,需要依靠他人的抱持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影像,這時候他還不能在鏡像中區分己身與母親等等其它對象,嬰兒是把自我與他人混淆起來的。後來隨著嬰兒肢體動作的增加,嬰孩終於能夠在鏡像中辨認出自己的影像,在鏡像中區別自身與其它對象是同時發生的,嬰孩也在鏡中看到了抱著他的母親影像,與四周熟悉的家庭環境,而後者使得嬰孩更加肯定了影像中的己身。當嬰孩在鏡像中看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的軀體,並且鏡像會隨著自己動作小拇指而變化時,他會完全淹沒在歡欣興奮的情感中,於是嬰兒對這個鏡像產生了自戀的認同,這是每個人的自我初步形成的時刻。
但是嬰兒是在一種想像的層面上認同了自身的影像,嬰兒是在「不是他」的地方見到了自己,他會把鏡像內化成一個理想的自我,並且被鏡像給銬住與俘虜住;完整的倒影與嬰兒在此之前支離破碎、不協調的知覺印象,形成了極尖銳的對照,嬰兒的狂喜是一種輝煌卻又基於幻影的自戀經驗,同時產生了一種誤認的過程,誤認一個理想化的自我,這時候自我也被異化成另一種客體而存在。鏡像階段是一個從破碎到想像的認同過程,嬰兒透過肢體的動作與鏡像的辨認,而將自我形象從不完整的印象延伸成全形的幻覺,仍然實際缺乏獨立能動性的嬰兒,在想像上提前展現自己對於軀體的駕馭。嬰兒是靠著那外於自身的他者才到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這種過程實質上包含了期待與錯覺,當「我是完整的」此鏡像幻覺成立的同時,也是「我是分裂的」這個事實被揭露的時刻;鏡像認同的弔詭即在於「自我就是他者」,嬰孩將自我認同為一個對象或異己,這個過程是建立在一個錯誤認知的基礎上。
這個過程也構成了人們後來所有的認同模式,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對於自我的認同,主體對任何對象的認同都是一種期待的、想像的與理想化的關係,主體會在後來發現之前的認同是一種誤認,於是認同與破滅就構成了主體不斷重複的發展。拉康進一步表示所謂的鏡像並不只限於真實的鏡子,也包括週遭他人的眼光與其對自我的反映,主體在成長過程中的認同建立是經過各種不同的鏡像反射,這也包括與週遭他人的互動與意見來確立,但是他人的眼光以及各種自我反映的鏡像總是不一致的,在嬰孩時期與成長過程中所經歷過的歡欣興奮的欲望驅使下,主體總會局限地、誤認地、滿足地認同某一個鏡像,然後當這個認同破滅之後,又會更期待下次理想化的認同。於嬰兒時期的鏡像階段之後,所餘存的想像的與現實的角力與辯證,就這樣反覆出現在人們的生活裡。
筆者只是稍微描述了拉康的早期論述,他對於語言與其潛意識的研究中,還揭露主體的非穩定性與不確定性,拉康的主體概念通過了與語言的象徵性關係,而與潛意識的運作結合在一起,這再談下去就相當複雜。
最後,我們參考下列的內容:
鏡像期mirror stage (stade du miroir):
1936年,拉岡在馬顯巴德舉行的第14屆國際精神分析會議宣讀論文。這是他第一次就精神分析理論正式立論,所探討的主題就是鏡像期的觀念(1936年的初稿從未正式出版,不過修改過的版本在1949年出版。)。從個這時候開始,鏡像期便成為拉岡理論中不斷出現的指標性觀念。拉岡在不同的研究階段一再回到這個觀念,按照不同的場合來重新解釋,也使這個看似簡單的觀念逐漸呈現愈來愈複雜的面向。
法國心理學家沃隆早在1931年便提出鏡像試驗。沃隆也與拉岡有私交,但拉岡卻認為鮑溫才是鏡像試驗的發現者。鏡像試驗指的是一項特殊實驗,實驗的目的是要在人類嬰兒與血緣最接近人類的動物黑猩猩之間建立辨認指標。六個月大的人類嬰兒與同年齡的黑猩猩有一個明顯的差異:人類嬰兒看到自己在鏡子裡的影像,會產生極大興趣,感到喜悅並把它當成自己的身形,而小黑猩猩卻很快就發現這個影像只是幻影,並失去興趣。
拉岡的鏡像期觀念(有別於沃隆的鏡像試驗)則不僅是實驗而已,它所代表的是主體性結構的基本面。在1936-49年這段時期,拉岡似乎把鏡像期當成幼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定階段,在時間上有起點(六個月大),有終點(十八個月大) 。但在1949年,許多跡象顯示出拉岡的觀念已(193)經在擴大。到了1950年代初期,拉岡已經認為鏡像期不只是幼童生命中的一個階段,更是代表主體性的永久結構,是想像層的典型呈現。這個階段同時也是一種展示,主體永遠身陷其中,被自己的影像吸引、迷惑:鏡像期的現象我認為可以有雙重定位:其一,它是孩童心理發展上一個決定性的轉捩點,因此具有歷史性。其二,它是一個典型,代表個體與身像之間不可或缺的本能欲力關係。在拉岡進一步發展鏡像期觀念的過程中,「歷史性」的重要性逐漸落於結構性之後。到了1956年,拉岡已經可以說:鏡像期絕不僅只是兒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現象,更是二元關係具有衝擊性的明證。
鏡像期理論說明自我如何在認同的過程中成形,也就是自我是人認同自己的鏡像產生的結果。這個現象發生的關鍵在於:人類嬰兒其實是未成熟即出生。在六個月大時,嬰兒的協調能力還沒有發展,但他的視覺系統已經相當成熟了。也就是說,在還不能控制身體活動之前,他已經有能力在鏡中認出自己。嬰兒看到自己的完整形象,而這個合體過程又與身體的不協調產生對照,使嬰兒感受到碎裂身體的經驗。形象的完整使主體感受到肢解的威脅,因此嬰兒一開始就把自己與形象之間的對照看成一種競爭關係。如此一來,鏡像期主體與其形象之間就會產生帶有攻擊性的緊張。為了緩解緊張,主體會認同這個形象。面對另一個自己,產生初發性認同,這就是自我成立的基礎。在認同產生之際,主體接受自己的形象,當成自己所有,拉岡認為這是一個喜悅的時刻,因為認同產生一種想像的駕御感:(孩童)得到快樂,因為他雖然事實上能力還不夠,卻預先經驗到某種程度的肌肉協調,取得想像的勝利。不過這份脆弱的駕御感與母親的無限能力根本不能比,所以孩童在喜悅中也可能產生憂傷反應。這裡的認同也涉及理想自我,理想自我具有應許未來完整性的作用,透過期待來維持自我的操作。
鏡像期的存在說明了自我其實是誤識的物,也是主體自我異化的所在。鏡像期代表主體進入想像層的過程,但是就符號層來說也有重要的意義。嬰兒身旁總有懷抱或扶持嬰兒的成人,這個人就是符號層存在的具體指標。主體帶著喜悅把自己的形象當成自己所有,然後在下一瞬間,他會把頭轉向身旁的成人,似乎是在要求這個大他者的代表,希望他能核實、認可這個形象。希臘神話提到納西瑟斯愛上自己的水中像,從這個故事看,鏡像期與自戀也就是納西瑟斯症。(195)(狄倫伊凡斯著,劉紀蕙等譯:《拉岡精神分析辭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10初版,頁193-195。)
總評:這是一個有問題的觀點,尤其是自我認同的佛洛依德與拉康觀點,我以為應該是孟子的人禽之別的自覺開始為是,乃自覺自己與萬物不同而開啟自我認同的人生歷程矣。因為,鏡像階段應該是從3-5歲開始,尤其是父母吵架而讓小孩有天崩地裂的害怕、擔憂所致者,這實安全感的自我保全問題導致者。蓋,嬰兒、兒童、青年或青少年沒有獨立的能力,獨立乃依靠自己而活的宣示,害怕與擔憂由是起而為憂患本能與意識也。因此,這不是自我認同而是生命自我保存的本能招喚也。
文章定位:
人氣(529)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