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05 20:00:00|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深論為什麼孔子之美是美與藝術的正宗

    在人類生活中,永遠存在著只能由心靈去接觸,而不是由自然科學方法(機械的)和邏緝推理而解明的東西。在徐復觀看來,這些只能由心靈去接觸而不能由自然科學方法和邏輯推理而解明的東西,並非不真實,更非不需要,若是站在人的生活立場來講:或許這些東西即是最後的真實、最後的需要……它們的最高宗旨在於培養和成就一個高尚的人格,此即是教化功能。由人格的教化,復由人格的教化形成時代的風氣,以整合人類的生活世界,這是徐復觀所祈求之真正的人類生活……為人生的藝術,此即表明藝術並非圓滿自足,它有其必不可少的人生希冀和社會擔當。藝術的真理即寄託在那裏……康德為了講純粹的審美判斷,開出了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即無功利和無目的……康德所講美的自主性與純粹性在於其否定的意義,即它不是科學,不是知識,也不是真理……即我們能認識什麼已經在藝術或美學之前就被回答了。真理的問題已經在美的問題開啟之前就結束了……他使我們走出人類信念與欲望的領域,進入一個穩固的平靜的世界。用康德著名的公式來說,藝術對象表現出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它賦予我們這樣一種超然感,好像站在上帝般的位置上,觀看人類的欲望是什麼樣子。但是,對主體的這種提升同時也是一種貶低,它把我們從生活中移到地獄的邊緣。可能有人會說康德把藝術從粗俗的占用中拯救出來,他的理論可以使義述免遭各种意識形態的借用。然而,做到這一點也要付出代價,它使人類對藝術的任何使用都變得不可能了。(《文學對抗哲學》頁8)……席勒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這種美學理論,他把藝術結合到遊戲之中,並把藝術看成是精力過剩,由精力過剩而激發人的想像力的遊戲。這樣,在席勒那裏,由想像力的遊戲於不知不覺中建立了一個第三王國,即歡樂的遊戲和形象顯現的王國。在這個王國裏,反對一切的限制和關係的束縛,甚至反對國家和社會所給予的道德約束,從而獲得一種精神的自由。(頁332-333)此段非常的重要,義意亦深遠然而,所言雖是,卻無以跨越典範的不可共量性,尤其是對自家的無盡藏意識不足,(《王陽明詩集87更別說聖人處此百死千難而吾性自足的無盡藏體驗了。(《王陽明年譜640此仍為中西體用的掙扎,疑徐復觀亦如是而未見孔子之美也因為,就康德的美學言,其雖為現象學意義,卻確實開始之前即解決了美學的真理問題。其後,席勒及黑格爾乃給出了美學的藝術世界。但是,這仍然是西方美學的意義,實是同一性的基根問題之追究。但是,我以為這是西方存有的遺忘之文明的沒落。蓋,《純粹理性批判》雖然解決了美學的真理問題,其之實質問題是認識的同一性而為清晰明瞭的終始條理的知識同一性,乃真理應該回到符應說、最少也該是實用說,不宜躲在融貫說的現象學中。接著乃是《實踐理性批判》,此乃價值論的意識問題,即約定俗成的文本、歷史、時代(實用或現代性)之同一性,即我們如是的肯定它:歷史、現在及未來。然而,人生若如是,那也太乏味了而為另一種命定如社會化或禮亂首等。因此,《判斷力批判》,乃為學問而學問的為藝術而藝術之純粹愉悅美學或概念遊戲- -文學。故,其後即席勒的第三王國,再後即第三波革命- -虛擬實境廣電漫畫。因為,第一世界即生活世界,第二世界即真理世界或藝術(文藝)世界,第三世界即M化世界,(資本主義及自由主義的詭計得逞結果)現在是虛擬實境的世界。故,真理的融貫論戰勝了一切,唯名論與語言學加深了虛擬現象,人就活在虛擬的世界中。更糟的是:這個虛擬世界竟是徹底的虛無主義,宗教亦徹底的斷裂而世俗化。人被斬斷了泛神論的希望,尚阻絕了釋迦牟尼的自救之道,更徹底地剝奪了救世主的救恩希望,人真的落入孟子暴行邪說橫行肆虐的世界。就此,老子開出了關外的求生意義,莊子開出了寄情田野自然的悠然南山自身,客家人用兩隻腳投票的開出了新桃花源,(仍躲不過禮壞樂崩的挑戰)由是開出了寄情山水筆墨的藝術世界,(文字獄比前述的命運更慘)孔子述而不作地開出了士不可不弘毅的與易木鐸救自經、舉逸民、興滅國、繼絕世志節。期望人從歷史的墜落中覺醒,讓大家記取歷史的教訓。所以,人就應該活在真理的符應說中,少說也該活在真理的實用說中,最少也該活在信的承諾與實踐承諾之符應或實用檢驗中。否則,不是老莊客家人用腳投票,乃孔孟荀的批判非吾徒誅一夫與易也。故,政正承諾德治與寶位與權經權而大同禮運吾與點也中國矣。就此而言,還有什麼美與藝術能超越她呢?既是羅漢道、菩薩道與救世主道,更是泛神論的見群龍無首吉(絕非小國寡民),藝術品只是道、吉的歷史陳跡,(最好的證明即《易經˙繫辭下傳》的神農燧煬皇帝堯舜禹舟杵宮室道文武周公書契憂患,其後為孔仁孟義荀禮周誠熊仁而五千年歷史文化矣。)歷史陳跡於文以載道也。唯,此道乃清清楚楚的仁與不仁的安仁利仁之仁道矣。更有甚者的是:誠哉是言也的民到於今受其賜之百世可知之因民到於今稱之。所以,箇箇人心有仲尼,(《王陽明詩集87還有什麼美與藝術能超越她呢?如此,代代的人及不朽的中國,個個活時以其自身無時不地無事的不以其自身為文質彬彬地藝術品,其歷史陳跡更在中國串起不朽的存在與存有之祚,是謂三本禮的祭如在永祀永錫也。

 

台長: 楊冀華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